修复何为
书画修复的实践与理论再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大讲堂
“艺术新视野”系列讲座第一期

内容提要
修复理念是修复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思想,是开展科学保护修复工作的前提。在这门传统技艺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其指导理念、评判标准的古今、东西之别,一直处于争议的漩涡之中。近期四川佛教造像修复引起的争议就是此类争议的一个表现。中国书画修复与装裱由个人操作完成,作品尺度小、展示方式规模小,但同样存在这类问题,并且更需要个人深入思考。主讲人将从四十余年的实践操作经验出发,结合实际修复案例剖析在中国、东亚和西方的修复理念交汇之中,探讨真正适合中国书画的修复理论之路。
讲座信息
主讲:陆宗润(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邵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8年10月26日(星期五)14时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F109教室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主讲人简介
陆宗润,当代著名古书画装裱修复大师,长期在上海博物馆工作。先后师从扬州派修复名师徐茂康先生、苏州派修复名师窦治荣先生(曾修复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上海博物馆修复名师万育成先生。
1989年赴日研习日本书画修复装裱,兼采中日装裱技艺之长,并对东亚书画的特性与修复需求进行深入思考;1998年,于日本大阪设立汉和堂书画修复工作室,翌年即获日本国文部省文化厅的资质认定,成为日本仅有的十家具备国家书画藏品修复资质的工作室之一,也是日本唯一的修复古代中国书画的专业工作室。在实践的同时致力于书画鉴定技艺的传播、教学和理论探讨,多年担任日本广岛安田女子大学任客座教授、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特别讲师,并多次在台湾、澳门、北京、上海的博物馆、研究所、大学开办中日书画修复及碑帖研究相关课程和讲座。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计划咨询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曾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古代壁画摹制技法人才培训”,任中国美术馆承办的“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专业培训班”中国画修复主课教师、荣宝斋承办的“荣宝斋装裱修复技艺人才培养培训班”任主课教师,文化部非遗司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安徽泾县中国宣纸传承与发展研修班”任课教师等;个人专著《书画修复理论》已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立项,即将正式出版发行。
美术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