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武汉规划展示馆召开了《积微成著,众“智”成城——武汉市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优秀方案评选会》,来自社会各界近百名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代表共同对武汉市的十个社区“微改造”项目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标志着武汉市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微改造”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切身利益。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我们的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安全隐患大、服务设施老旧、公共空间缺乏、生活就业不便捷的老旧社区。为了切实解决这一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16年起,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武昌区政府,以武昌区为试点,开展了戈甲营社区、华锦社区等社区的社区规划试点工作社区(点击回顾)。规划试点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探索出了规划部门、区政府、街道、社区、居民、规划精英等多群体共同协商决策的规划方法,以及通过“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将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社会治理无缝对接。
2018年-2019年,在武昌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共同委托7家规划编制机构开展了江汉区循礼社区、青山区通达社区等10个老旧社区的社区“微改造”规划编制工作。
2018-2019社区“微改造”社区情况
为了进一步强化各个编制从以物质空间为主的规划思想向“见物又见人”的规划理念转变,鼓励社会各界更多有热情、有情怀的设计师加入到社区“微改造”工作中,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性的搭建了武汉市社区“微改造”共筑平台,在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统筹对接、交流粘合以及培育孵化等一系列工作后,今年6月份初,10个社区团队于正式提交了各自的老旧社区“微改造”规划编制成果。
2018-2019年度老旧社区“微改造”推介启动会
先进城市社区规划经验培训
试点社区多方交流研讨
社区“微改造”大赛筹集多方智慧
6月13日,为了能在这10个社区中评选出大家心目中共同的社区“微改造”规划范例,以评选促进全市老旧社区品质提升工作的有序推进,进一步发挥社区“微改造”规划在全市“红色引擎”工程和“幸福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作用,强化社区“微改造”规划的普及和有序实施,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更多的对社区改造,基层治理有热情,有理想、乐于奉献的人加入到武汉市社区“微改造”工作中,由刘奇志副局长主持,田燕总工程师参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集各级政府部门代表、行业专家、社区代表、规划设计师以及市民代表等各方共同在武汉市规划展示馆召开了“2018-2019年度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工作推进暨优秀方案评选会”。
10个社区“微改造”方案展出(本照片由规划实验室wpdc拍摄)
为更好的体现社区“微改造”工作的共同规划特质,本次会议采用规划设计师和社区代表共同汇报的方式,规划团队从社区存在问题,工作过程,规划成果,工作成效,规划亮点等方面进行汇报,最终,由专家、部门代表以及市民代表共同组成的评审组评选出了本年度社区“微改造”规划的最佳方案奖以及4个专项奖。
获奖名单 |
最佳方案奖 | 《江汉区循礼社区片》 |
---|---|---|
空间设计奖 | 《青山区青翠苑社区》 | |
多元参与奖 | 《洪山区伏虎山社区》 | |
人文关怀奖 | 《青山区通达社区》 | |
最受市民欢迎奖 | 《洪山区劝业场社区荣泰小区》 |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总结本次社区微改造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社区微改造模式,为我市静区的规划编制和环境品质提升作出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并在全市更大范围推广社区“微改造”工作模式,让社区居民向美好生活更进一步!。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围观一下这10个社区“微改造”成果吧!(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众规武汉):积微成著,众“智”成城——武汉市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优秀方案评选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