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皇家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园林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周代的灵台、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上林苑、唐代的大明宫、宋代的艮岳、元代的太液池……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皇家园林无一不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成就,里面上演过史诗般的历史传奇。
在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帝不囿于居住在城中心的禁城大院,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祖孙7代帝王都选择在北京西郊一块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地方,动用全国的顶尖工匠和巨额皇室资金,连续不断地打造出若干座豪华舒适的宫苑。他们利用三座名山和广袤的湿地,创作出了五座大型皇家园林,并且平均每年有至少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办公和生活;在这些园林周边还密集地分布有政府机关、皇帝赐予宗室和大臣居住的小型园林、宗教寺庙、禁卫军、水利、农田、村镇等各种配套设施。这所有的内容共同构成了三山五园,一个位于郊外的帝国政治中心,它在鼎盛时期的总面积甚至超过了北京古城——这正是本书主要关注的对象。
实际上“三山五园”的称谓并非出自官方,它概括了这个体系的核心要素,而在官方记载中“山”与“园”常常互相指代:即“三山”和山上的三座园林——香山和静宜园、玉泉山和静明园、万寿山和颐和园(光绪朝之前称为清漪园),是皇帝祭祀和游赏的行宫;另外两园——畅春园和圆明园,则是皇室常年居住的离宫。据统计,三山五园在清中后期曾经至少包含了10座皇家园林和14座皇家赐园,总面积达1174.1公顷,其中皇家园林占85.8%,总面积约合14个紫禁城的大小。由于高超的艺术水准,它们借助传教士的书信和绘画在18~19世纪一度风靡于欧洲,掀起“中国风”的审美狂潮。
但遗憾的是,封建王朝的衰败导致三山五园在1860年遭受了西方侵略者的严重摧残,不到2万人的英国和法国军队不仅在短时间内攻占了清帝国的首都,还将皇家园林洗劫一空并付之一炬——这一罪恶行径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污点、是东方文化艺术的巨大损失,为此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强烈谴责这场战争。虽然在王朝的最后,清朝统治者耗尽了所剩无几的力量来修复它们,但也未能扭转衰败的走势。今天,整个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曾经用于祭祀康熙帝的皇家寺庙在闹市中黯然失色,曾经演练云梯特种兵的碉楼在山林中茕茕孑立,曾经流淌着泉水穿园而过的河流被禁锢在水泥池中。
虽然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它蕴藏的文化和艺术仍然令人为之倾倒,它由盛到衰的历史令人刻骨铭心,给予后人深刻的教育和启示。
当我们翻开古代工匠绘制的设计图样、画师描绘的园林场景、皇帝创作的御制诗文和大臣抄录的宫廷档案,会惊讶地发现:三山五园不再是历史的片段或是空旷的遗址,也不再是单纯的园林风景,它其实是一个由皇室、臣子、农民、商人、工匠、僧侣和军人等组成的古代社会的缩影,这里面既有国家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演练,也有皇室的日常起居和艺术生活,还有官员的苦心经营和百姓的辛勤劳作……这里面出现过的人和发生过的事,都使这个文化遗产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
对三山五园了解得越多,就越觉得它远逝的辉煌值得让更多人所了解。“今日宜逛园”这个标题正是希望读者朋友们带着这些知识背景,真正地走进皇家园林的美学与生活。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热爱传统历史文化的园林专业青年学生,他们因三山五园而相聚,利用10年的时间搜集史料和阅读文献,并在近4年里用专业技能开展三山五园的复原研究和公众科普活动,为本书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它凝聚了这支年轻团队中所有人的热情与心血。
这是一部专业的园林科普书。作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地用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纸还原三山五园的创造历程、古人在园林中的生活方式并解读这背后蕴含的科学、文化和艺术原理。全书共分为四章,中间又穿插着十个特别策划的主题页:前两章聚焦于圆明园、颐和园等五座核心皇家园林乃至整个地区,通过大量的复原图、绘画及照片来讲述三山五园从缘起、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特别引用了清代帝王在建造、欣赏和使用园林时的语录、起居注等真实史料,来帮助读者了解创作园林的真正动机和美学思想;后两章介绍了三山五园中的皇室生活和后勤管理,这部分可能是读者朋友们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国家的政务办公、皇家的衣食住行等都包含在内,同时这些活动的运转也离不开工匠和管理人员的默默付出。应该说,前半部分是介绍皇家园林“台前”的美景,后半部分为“幕后”的人与生活,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立体而完整的三山五园,才能更加体现文化意蕴。
这本书在揭示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文化底蕴、审美取向和生活方式上作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阅读它,读者朋友们或许会感到皇家园林和皇室生活不再神秘,或许会被三山五园的文化魅力所打动并来到实地品悟,或许会由此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并由此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希望它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目录
写在前面
序
专题1 壮丽“江山”《三山五园盛时图景》 012
专题2 数据说话:三山五园的那些冷知识 016
专题3 三山五园清代皇室日历 017
专题4 影响三山五园的十六位古人 018
专题5 如何看懂园林的复原图 020
一 三山五园的万千景象 023
1 纳入林泉之美的皇家行宫:静宜园和静明园 024
2 人工山水之中的帝国心脏:畅春园和圆明园 050
3 以水利为初衷的园林建设:清漪园到颐和园 101
专题6 图解历史:三山五园千年发展轴 128
二 京西特区的通盘设计 131
1 与京迥异的布局特色 132
2 山水文化的集中体现 137
专题7 三山五园写仿景观分布 146
3 隐藏其中的各地风光 150
三 皇室成员的园居生活 173
1 山水巡游 174
2 前朝后宫 185
3 节日庆典 200
专题8 圆明园的上元十二时辰 202
4 骑射演武 207
四 皇家园林的后勤管理 257
1 管理团队 220
2 皇家银库 225
3 农副产业 226
专题9 图解《御制耕织图》中的23个步骤 230
4 皇家工程 232
专题10 图解一座亭子是如何建成的 237
结语 239
附录1 三山五园地区文物保护单位概况 240
附录2 团队分工及复原说明 246
附录3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2


今日宜逛园:图解皇家园林美学与生活
朱强 等 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9年8月
ISBN 9787521902037
定价 98元

相关信息请浏览“阅读原文”
相关链接:
美术遗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图书资讯丨今日宜逛园:图解皇家园林美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