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建设就是“灵魂工程”。乡村的振兴,需要乡村文化的振兴。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内涵丰富,是乡村之魂。
第35届“青春诗会”举办地——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风景秀美、历史文化厚重,这里是“中国葛之乡”,有曾与景德镇窑齐名的“兴安窑”,有“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舞龙灯、串堂、赣剧流传至今。当年,革命烈士方志敏先生在这里创建了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孕育了伟大的“清贫精神”。
乡村振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号召,真实描述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亿万农民的伟大奋斗以及乡村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诗刊》社与横峰县委、县政府,首创驻村诗人制度,实施“振兴乡村,文化铸魂”项目,现面向全国征集,遴选驻村诗人。

来源:诗刊社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及公益分享

往 | 期 | 回 | 顾
8、当设计走进乡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乡村文化人):全国征集!《诗刊》社征集驻村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