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撰文

黄建军 | 上海水石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工程师

陈强 | 中邦汇泽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首席设计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书简 | 中邦汇泽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所长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19-11期 P13-18

◆ ◆ ◆  ◆             


项目概况


长春南岭净水厂位于长春市亚泰大街与净水路交汇处(图1),总用地面积30万平方米,植被覆盖率极高。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但又不对原本自然生境造成较大破坏是净水厂再生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园区内遗留了大量工业废弃设备和工业厂房,在保持原有建筑特色的前提下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并赋予新的城市功能是本次建筑改造的核心;厂区周边为较密集的城市居民区,尽快完成厂区功能转换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改造的基础出发点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1 南岭净水厂区位


项目构思


根据现状特点并与建设单位多次论证后将整个园区规划定性为城市生态公园(图2),改造后的建筑功能定位为文创办公。提出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最大程度塑造城市生态活力的设计原则,分别从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人文资源传承再生两方面展开设计。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2 园区平面图


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根据对场地内植物、动物资源的调查分析,将场地划分成重点保护区域、轻度开发区域和可改造清理区域(图3),并形成分区规划、动线规划、场地清理原则及场地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对重点区域生态林地划定保护红线,对大树、古树登记建立档案,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保护和复壮。梳理场地现状打造生态廊道,尽量利用原有路网,对破损道路结构进行修复,对于新增加的路网,采取低影响开发措施;让自然做功,充分利用场地现状高差形成重力流排水,让自然雨水水系作为主要排水通道。利用可改造清理区域适当引入人群,在基于对现场进行充分调研的情况下,新增设计部分巧妙地结合现状地势地貌、植物分布状况进行情景化设计。


图3 现状绿化清理控制图


人文资源的再生与传承


设计对现状建筑进行了全面检测和现场调查后,从历史价值、结构状况、产权特征等方面提出可行性修复及再生策略。南岭净水厂是吉林省二级重点保护院落和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较多。从建立第一净水系统开始至第七净水系统,每个系统都建成于不同历史年代,形成了各时期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特征,同时不同时期的建筑还有不同的结构类型,设计上综合分析后对不同建筑采取不同的改造策略(表1)。


▽表1 建筑改造策略及前后对比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园区内景观设计充分与园区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相融合,从空间场所的利用改造到景观材质选择,从公共艺术设计到景观互动设施,处处体现了原厂区的历史印记与“水文化”场地精神。公共艺术从“认识水”“利用水”“善待水”“亲近水”4个主题进行艺术小品的创作,让水文化渗透到园区的各个角落,并形成园区的精神灵魂。净水厂地下共分布多处沉淀池及清水池,设计对现场进行充分调研后,结合各处场地特征,对这些储水工业遗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造利用,强化场地工业记忆,并让游客参与到水文化互动体验中来(图4~7)。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4 下沉式雨水花园科普互动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5 净水互动乐园设施体验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6 艺术广场成为市民交流与活动的聚集场所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7 露天沉淀池改造为亲水互动休闲空间


在改造施工过程中,设计师针对拆除材料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材料的属性进行选择性利用;同时留存了部分机械设备,委托雕塑艺术家进行再次创作,让旧机械获得重生(图8~10)。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8 对建筑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9 生态材料的使用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10 对现状旧机械的创造性设计


结 语


“城市双修”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含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既包括物理空间环境的修复修补,也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等软环境的修复修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可以生活得更加美好,让生活在环境中的各种生物都找得到属于他们的活动场地。


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后更名为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建成开园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植物群落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保留,厂区的大部分建筑也得到了保留修缮,城市功能逐步融入园区,已经成为城市文化休闲的网红打卡地点(图11)。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图11 长春南岭净水厂改造后整体效果


©图片出处详见原文。


本文引用格式

黄建军,陈强,杨书简.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J].中国园林,2019,35(11):13-18.

























中国园林·刊首语 | 2019-11

中国园林·新刊速递 | 2019-11目录


-End-

《中国园林》新媒体部

编辑 | 李旻

排版 | 陈雯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微店选购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园林杂志):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厂再生设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