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旨
建成遗产是彰显国家和民族历史身份,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是建成遗产大国,对遗产的保护和适应性利用是保持城乡建成环境特征、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实现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遗产保护教育的发展,特设立了此项优秀学生作业评选。我们既期待灵光闪现的天才创作,也期待图史里的考据与发现,还有可以使遗产延年益寿的技术探索;不仅回应历史,更要指向未来!
二、组织方
本次活动由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主办,《建筑遗产》学刊承办。
三、设计主题
本次作业评选设置建成遗产本体及其保护研究、保护利用及更新设计与建成环境修整三个主题。参与者可在主题范围内,自行选择切入点完成相关研究和设计,可以是但不限于保护与修复设计、利用设计、展示设计、周边环境城市设计、文物保护规划、物理环境提升及保护修复技术等。
四、提交材料要求
4.1 本评选针对中国高校,各高校统一组织选送、公开评选的方式。经教育部认证的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专业学生(含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文物建筑等专业)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加,每组成员不超过2 人,指导教师亦不超过2 人。小组参加如有需要,只由组长负责联络;
4.2 提交作品须为2020 年完成的设计作业;
4.3 请以学校为单位提交作品,每校可最多提交5 项作品;
4.4 请各校于2020 年9 月15 日(以邮戳或快递发出时间为准)之前将作品和报名表格寄送至以下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 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 楼701 室《建筑遗产》编辑部 朱艺媛收,电话:021-65982383。
提交作品包括:
(1)一个pdf 格式的展板,幅面为:宽1 200 mm,高2 300 mm,分辨率不低于150 dpi;
(2)一个 50 页以内的 ppt 文件。内容包括:历史与现状研究、价值判断、设计概念、保护利用要点与技术措施等,能够充分说明设计构思的图纸和相关其它资料,PPT 文件应包括说明音频及播放时序;
(3)作品以光盘形式提交,本评选不接受任何纸质文件;
(4)每校应提交报名表格一份,报名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得报名表
五、奖项设置
本次评选将就各主题设置以下奖项:
一等奖 2 项
二等奖 2 项
三等奖 5 项
优秀奖 9 项
六、评奖办法
6.1 评审专家组成
评审专家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确定。
6.2 评选标准
• 深刻的遗产历史与现状研究;
• 准确的价值判断;
• 保护遗产价值,提升建筑效能;
• 合理的空间布局;
• 对建筑特征的保护;
• 对遗产及其所处环境的深刻理解。
七、版权说明
参与者提交作品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条款,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凡主动提交作品的“参与者”或“作者”,主办方认为其已经对所提交的作品版权归属作如下不可撤销声明:
• 原创声明。提交作品为参与者原创作品,未侵犯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该作品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未申请专利或进行版权登记,未参加过其他评选,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参与者保证作品终身不以同一作品形式参加其他的设计评选或转让给他方。否则,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与评选、入围与获奖资格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知识产权。作者拥有评选作品版权,但主办方、承办方可以行使除作者署名权以外的其他版权权利,包括但不限于无偿对评选作品进行展示、出版和宣传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对作品进行转让、复制、转载、传播及摘编等。
※欢迎参加※
欢迎购买《建筑遗产》2020年第1期
(总第17期)
本期定价99元
※ 官方微店有售 ※

2020年《建筑遗产》学刊(17~20期)
(定价99元,全年4期共计396元,2020年优惠活动期间八折优惠)
※ 欢迎全年订阅 官方微店有售※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923
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
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
官方网站:www.jianzhuyichan.cn
新媒体内容统筹:潘玥
电话:(86)21-65982383
邮箱:jzyc.ha@tongji.edu.cn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建筑遗产学刊):征集 | 2020年度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