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复兴案例: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规划日课(09.21)


本期日课推荐来自《国际城市规划》杂志,《城市复兴的设计模式: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研究》一文。文章详细介绍了国王十字中心区的城市复兴设计。


规划目标包括两方面,一是织补城市肌理,提升国王十字作为交通枢纽的附属地块价值,加快人员流动,为火车站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务;二是修复城市机能,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现存问题,服务当地工商业及住户。


城市复兴的设计模式: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研究

2017-09-20 吴晨 丁霓 国际城市规划


摘录:国王十字中心片区的建筑和设施建于不同历史时期,区域呈现破碎感和片段化。国王十字作为中心连接点,是提升区域整体化的重点区域。为此,新规划并非仅仅立足于该地块的建设,而是致力于推动整个区域的复兴、整改与疏理(图1)。

 

图1  国王十字中心区鸟瞰

资料来源:http://www.alliesandmorrison.com/project/kings-cross-central/


国王十字中心区的复兴


2008年开工的国王十字区新规划,中心区总面积27h㎡,新规划尊重城市肌理,强化与周边区域的连接;积极保护、利用原有工业遗存;调查社区住户的需求和意见,以顺势而为、相辅相成、人性化的方式衔接新规划区与老社区。通过肌理织补、空间重构、区域经济等综合修复手段以及景观体系营造,规划了一个疏密有致,集商用、住宅、办公、休闲、教育于一体的中心区(图2)。


图2  国王十字中心区新规划

资料来源:http://www.alliesandmorrison.com/project/kings-cross-central/


从物质空间织补到社会环境修复


国王十字中心区的物质空间设计的重点是城市空间的织补和交通节点的建立(图3)。在交通流的组织上,除了与外部加强连通,还着重考虑了地块内部的车行线路。中心区内部设有明确的交通标识,沿路适当间隔地设置出租车等候点,方便中心区住户及游客。人流组织方面,两条主要步道作为骨架,其余空间为大众均可通行的,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的公共区域(图4)。


图3  国王十字中心区空间规划

资料来源:King’s Cross Public Access Routes 2014


图4  国王十字中心区公共活动场地

资料来源:https://www.kingscross.co.uk/parks-open-spaces


综合修补与建筑节点设计


为实现城市综合修补,国王十字中心区在规划工作初期就建立了民众参与系统,通过民意调查形成设计纲领,因此纲领也被称为“人民城市的设计纲领”和“区域复兴的影响因素”(图5)。设计纲领充分尊重民意,建立有针对性的、能活跃区域气氛的公共空间,增设细化服务对象的商业空间,建立多层级、多功能融合的空间;通过对历史建筑和工业遗存的改造(图6),修复了该地区的文化历史遗存,形成各个小片区的兴趣点。


图5  国王十字中心区民意调查问卷

资料来源:Statement of Community Engagement, Document1-The story of Argent St George’s community consultation in King’s Cross. 2004.01

 

图6  历史建筑改造为餐饮服务建筑,成为节点空间

资料来源:http://www.londontown.com/LondonInformation/Attractions/German-Gymnasium/a07a7/


社区修补与线性公共空间的设计


国王十字中心区新规划的公共空间以路径式、人性化尺度为原则。人性化尺度的路径式公共空间串联起了主要广场和各次要广场。路径式公共空间一般较宽敞,沿街多为休闲类商铺,如咖啡厅等,并可在室外摆放座椅;路边还随处设置休闲座椅、艺术雕塑等。区内限制机动车通行,鼓励非机动车及步行。空间尺度优先考虑步行,最大限度保证行人活动空间的灵活性,沿街商业则能促进活动的发生。这一构架的优势在于引导人群从一个公共空间去往另一个公共空间,具有引导性与吸引力。


小结


国王十字中心区的复兴,从物质空间的规划建设,到区域历史文化、经济和功能修复多方面考虑,是一个针对区域破碎现状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规划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谋求最大的影响范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众参与的规划框架,为人民增加福祉;以保护型建造的方式,修补了区域历史文化的遗失;以修补的方法,扩大建筑在有限范围内对周边社区的影响,达到开发商与原居民的利益均衡;用织补的手段,促进区域人流、车流疏解,建立风貌统一、肌理相接的新型区域。作为交通枢纽区域,以及教育资源、历史文化建筑集聚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地段,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是值得参考的城市综合修补案例。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城市复兴的设计模式: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研究

本期推荐的另一篇文章为:《重新审视和赋予巷弄系统振兴的意义》,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


在前一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处于重新区轻老城时,很多老城巷弄沦为失落空间。近年来对老城复兴关注度上升,可巷弄作为不易出政绩和获效益之地,大都还受到冷遇。或有个别区位好、商业价值高的被遴选进行示范改造如成都宽窄巷、福州三坊七巷、上海新天地巷弄等,但在改造中除了力求自身活化的成功以外,不应忽略巷弄振兴与老城整体战略方向之间的综合协调关系。特别是在未来老城发展战略将更加转向民生的背景下,巷弄系统振兴的意义确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赋予。《城市规划》杂志2017年第7期刊登的杨思声的文章,以厦门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 厦门老城综合交通体系调整方向:地域特色的TOD模式

Adjustment direction of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Xiamen historic quarters: TOD mode with geographical features


▲巷道网络与厦门老城慢行系统组织

Alley network and the structure of slow-walk system in Xiamen historic quarters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重新审视和赋予巷弄系统振兴的意义



规划思维成长营:如何学习规划方案背后的逻辑,通过理论与案例解析,学习规划设计之道。

规划日课,欢迎投稿


以上由规划云收集

【 www.guihuayun.com 

城市规划开放知识图谱

欢迎大家访问网站,搜索行业内容


【 国匠城 

城市规划行业知识社群


注册会员:123443人

微信关注:  71485人

认真 坚持 梦想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