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北京的地铁是拥挤的
我们都将在地铁上度过人生中很多时光
而地铁站和周边空间的设计和意义
往往被行色匆匆的你忽视

北京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目前正处在轨道交通集中建设期。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将构建环形+放射的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达到1.1-1.2公里/平方公里。“地铁站离家越来越近”将成为触手可及的愿景。

然而,由于城市副中心一些地铁站建设年代较早,如八通线梨园站,目前站前广场作机动车停车场使用,人车交织现象明显,行人绕行问题突出,部分设施老化严重,乘客进出站及换乘体验不佳,极大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体验。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梨园站现状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最后一公里痛点

为改善接驳体验,提升环境品质,2019年底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会同北京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哥本哈根盖尔建筑事务所开始了梨园地铁站的更新设计,提出将地铁站从一个纯粹的交通空间转化为活力中心的目标。

本次项目计划全面提升梨园站及其周边慢行交通及环境空间品质,让地铁站在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体验的同时“不只是交通枢纽”,更成为社区生活枢纽,彰显社区品质,提供交往会面的地标性场所。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梨园站现状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梨园站改造效果图

梨园站及周边基本情况

梨园站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片区,紧邻九棵树东路和云景东路,周边以居民区为主,建有淘宝城、贵友大厦、园景小区、新通国际花园等,车站客流量较大,早晚高峰现象明显。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梨园站地理位置(来源:百度地图)

项目针对轨道站点核心区交通组织与公共空间环境改善提出以下几点改造思路。


01  广泛开展公众参与,回应市民核心诉求

   



完善公众参与渠道,通过微信小程序征集地铁乘客及周边居民意见,建立“问题征集-方案反馈-改造评估”全流程公众参与机制。在项目调研阶段,通过举办“路见梨园站”主题活动,收集了来自297名市民564条具体建议。市民最关心的话题依次为“公共自行车”“排队空间”“机动车停放”及“私人单车停放”,四类话题的提案数量占比超过一半。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路见”公众参与结果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路见”公众参与活动现场


02  设立地铁站前广场,把小汽车空间归还给行人

   



1 取消站前停车,打造行人广场

根据规划提出的愿景,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体系和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提高轨道车站接驳换乘水平,营造舒适有序的步行和自行车接驳环境。轨道站核心区是城市中人流高度密集区域,其功能组织优先级应遵循行人>自行车和电动车>公交>小汽车(临时停靠)>小汽车(停放)的关系。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地铁站接驳组织优先级

本次改造统筹考虑站点周边地铁用地、市政用地、建筑前区,“到边到角”高效利用城市空间,打造活力地区门户中心。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地铁前广场改造平面

设计团队经过详尽调研,多方沟通,取消了梨园站站前机动车停车场与匝道,打造宜人的地铁站站前步行广场,杜绝轨道核心区内机动车与行人争权。在保障进出站乘客通行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乔木设置座椅,提供具有遮荫的休憩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步行换乘和休憩停留空间。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梨园广场改造前后对比

2 激活建筑前区,提升沿街店面,强调空间整体观感

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梨园站外立面环境品质不佳,缺少商业活力,市民反映“典型四线县城风格,与周围不协调”。本次结合梨园广场改造,对淘宝城建筑立面及建筑前区进行一体化改造,整体提升梨园站前广场空间品质,提振首层商业活力。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淘宝城立面改造前后对比


03  精细设计非机动车停放区,引导规范停车秩序

   



随着轨道交通客流量的不断攀升,自行车停车难成为了轨道站点的痛点之一。“公共自行车”及“私人自行车停放”是本次公众参与中市民最关心的第一、第四项议题。

本次改造基于现场按需定量设置公共自行车、私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停放面积,结合流线科学确定停放区域,加强运营管理,为轨道站点自行车停车难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路径。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自行车停放区域改造前后对比

1 预留增长空间,按需设置停放面积

在梨园站现状非机动车停放总量基础上预留50%的增长空间,划定自行车停放区,满足市民停放需求的同时,规范停放秩序,避免高峰期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非机动车停放需求测算

2 依据通行路线,合理布局停放位置

根据人行期望线,在靠近地铁站、公交站、过街处区域分别设置自行车、电动车、公共自行车各自独立的停放区,在保障站前疏散空间的基础上,减少骑行者绕行。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通行流线及自行车停放区布局


04 增加步行空间、减少行人绕行

   



1 取消机动车辅路,拓宽慢行空间

目前,九棵树东路、云景东路的人行道、自行车道较窄,梨园站房北侧人行道宽度不足0.5米,远远达不到国家、地方的技术标准,市民反映强烈。

本次改造通过取消九棵树东路局部路段两侧辅路、适当压缩云景东路机动车道宽度,用以拓宽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公交站台宽度,改善绿色交通出行环境,保障出行安全。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九棵树东路辅路改造前后对比

优化进站排队空间,改善等候体验

本次“路见梨园站”公众参与活动中, “排队空间”是市民第二关注的议题。由于工作日早晚高峰进出站客流量较大,市民们所反映的“排队空间太长”“早高峰限流绕圈太乱了”是许多地铁站的共性问题。

长期以来,地铁站内外的导流围栏,在维护乘车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隔离引导作用。然而随着秩序意识的提高,导流围栏设置的必要性逐渐降低。目前,北京地铁公司正在对多数地铁站的硬质导流围栏进行拆除,为乘客增加通行空间,提高通行效率。在大客流时段,地铁公司将采取可移动的软质导流围栏替代,方便乘客通行。“眼中无栏,心中有栏”是地铁站内外导流疏导的趋势。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北京地铁撤除/改造导流围栏实施效果(来源:网络)

本次改造,考虑到梨园站早晚高峰进出站客流集中的特点,优化了排队空间,减少了排队绕行次数,利用绿植花箱替代不锈钢导行护栏,改造排队空间遮阳雨棚设计,增加引导标识,在保障通行秩序的基础上,综合提高乘客早晚高峰期排队等候体验。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排队区改造前后对比

城市轨道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让建设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如何让数日复一日使用地铁的市民有更美好的体验,如何让轨道站点周边更加和谐有序、不断提升地铁服务水平,梨园站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破题思路。

行色匆匆的你是否也会偶尔停下脚步

观察地铁站周围的变化

我们作为成千上万通勤者中的一员

见证着轨道交通的完善与发展

更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车站

不仅仅是一次行程的终点

也是下一趟旅途的起点


本内容及图片由通州分局提供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关注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近期热门文章▼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城市设计特约编辑招募计划,后台回复“特约编辑”。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什么样的地铁站更具活力?北京梨园站改造思路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