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历史;与历史面对面,有很多方式——我们选择了建筑,却更加手足无措。
历史不是既定的温暖,甚至大多时候会让人觉得如此冷漠,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读懂她,即便和历史面对面相逢了,往往换来的也不过是一次擦肩而过。
如果我们仍然执意选择建筑来与历史面对面,那么,我们只有先回到历史里。厘清斑驳痕迹里的时间线索,顺藤摸瓜找到被历史尘埃蒙蔽的事实,再剥离尘埃,用心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
进而拉开结果,细心清理出历史的边边角角,再精心打磨凸显这一过程的合适的方式,让被发现的历史真面目得到倾心呈现。
这或许也证明了我们“阅读时间的能力”。
缘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威尼斯宪章》经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介绍到中国。《威尼斯宪章》认为,古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初建时的价值,还取决于它在历史变迁中的添加、去除的东西——历史信息。之后,保护文物古迹的历史信息成为古建筑保护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历史信息的提炼和总结成为古建筑价值体现的内涵之一;在保护的原则下,古建筑本身所具有的遗产真实性的讨论在 1994 年于日本通过《奈良真实性文件》之后,渐渐引起了中国文物保护界的注意。真实性是一个基于时间和物质的双重概念,如何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及价值成为古建保护的新方向。


主旨

在物质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从决策者到普通民众都已认识到物质遗产的重要性,文保事件也逐渐走出专业领域,频频出现在大众媒体并引起广泛讨论;人们对历史建筑的态度已从“要不要保护”变成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而保护范围也从单体、群体的修复,拓展到环境整治、风貌规划,由此产生的复杂问题在单一学科框架下已无法解决。建筑师作为方案的实施者,亟须升级知识体系、扩充知识和技能储备,与历史、地理、考古、文保、规划、景观等部门的联动愈发成为常态。各领域之间如何形成有效对话,建筑师如何将跨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转化为设计理念,是决定历史建筑与环境保护项目方向与品质的重要环节。
拓展阅读:
对立与融合:12个建筑师介入遗产保护的案例
黄印武丨瓜州榆林窟环境整治与管理及辅助用房设计
废墟再生 – 广仁寺前区环境整治设计
五龙庙今夕对比
内循环·剑川沙溪散记
议题

近年国内遗产保护案例
建筑师如何介入遗产保护
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历史
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判断
遗产保护中多领域跨学科合作的可能
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普世价值与文化特殊性
……
嘉宾

赵鹏
(对谈主持)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黄印武
1996 年东南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 2001 任 a+d(《建筑与设计》)杂志编辑, 2002 年留学瑞士联邦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ETH—Zurich),获 Nachdiploma 学位。2003 年起受聘于瑞士联邦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景观与空间规划研究所,担任瑞士沙溪复兴工程项目主管至今,主要负责国际慈善资金的管理与实施,在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实施完成了沙溪复兴工程的一、二、三期工程。2006 年获香港大学建筑保护专业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文化遗产保护和平面设计。
代表作有:沙溪复兴工程一、二、三期, 瓜州榆林窟环境整治与管理及辅助用房设计
王辉
URBANUS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1999 年王辉与刘晓都、孟岩共同创立 URBANUS 都市实践,在共同经营公司早期在深圳的工作后,王辉于 2003 年起主持北京公司的运营工作,并参与了京津唐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等的许多城市和建筑设计工作。他主持设计的项目包括北京 2019 世园会植物馆、西侯度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点、深圳坪山文化聚落图书会议中心、天津·京杭大运河创想中心、五龙庙环境整治设计、北京白云观珍宝花园、唐山城市展览馆及公园、唐山博物馆改造扩建、天津老城厢商业街区、天津滨海新区响锣湾和余家堡的数栋写字楼、大连海•中国美术馆、上海多媒体谷、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深圳规划大厦、深圳地铁大厦等。王辉还参与了多项城市研究,包括北京前门东四合院保护与重生计划、北京未来科技城核心区研究、北京 CBD 核心区概念性规划设计及单体设计和北京梨花村新型生态社区、浦东水泥厂改造研究、北京二热厂改造研究等。
代表作有:山西运城五龙庙环境整治设计、 广仁寺前区环境整治设计
周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城市与建筑评论家
“我们的城市” 联合策划人
沈旸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齐晓瑾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副所长
李光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
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
主任助理
李耕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
阅读时间的能力
——从遗产保护设计谈起
对谈直播
直播时间:
2020年9月30日
19:45-22:00
直播平台:
群岛Archipelago直播间
直播入口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bilibili直播房间号 22261363

欢迎购买《建筑遗产》2020年第2期
(总第18期)
本期定价99元
※ 官方微店有售 ※

扫二维码进入本刊微店页面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923
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
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
官方网站:www.jianzhuyichan.cn
联系电话:(86)21-65982383
投稿邮箱:jzyc.ha@tongji.edu.cn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建筑遗产学刊):直播预告 | 阅读时间的能力——从遗产保护设计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