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月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2月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三五”以来我市“三农”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主持,市委副书记、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沈文祖出席。
“十三五”期间
我市“三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
我市“三农”工作如何定方向、明路径
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
全国影响、南京特色的
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子?
“十三五”期间
“三农”工作交出了一份
厚重亮眼、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去年叠加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等严峻挑战,全市“三农”工作打好“十三五”收官战,农业农村发展整体迈上新的台阶。
“四好农村路”推动溧水美丽乡村建设。通讯员 张福敏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厚重亮眼、人民满意的成绩单,逐步展现出“强富美高”新南京的“三农”图景。
(向下滑动查看)

进入新发展阶段
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新形势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尽管“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六合区冶山街道东王万顷良田安置区,12幅色彩艳丽、寓意丰富的巨型农民画亮相。通讯员 耿云松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去年12月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明确信号
“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
须臾不可放松
务必抓紧抓实
老山脚下,坐落着全国最美村镇——不老村。浦口区供图
前不久举行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则对做好“三农”工作作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力争通过10年努力,基本建成产业兴旺发达、环境优美宜居、生活丰裕富足、乡风文明尚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鸟瞰南京官塘赫美丽乡村美景。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要着眼在全省全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着眼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之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对标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突破的重点方向;
融入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三农”工作蕴含的巨大潜力。
溧水和凤田园乡村美景。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具体实践中,就是要紧贴“十四五”规划,聚力“四高城市”目标定位
把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建设高质量发展全球创新城市的重要支撑;
把提升农村功能品质,作为建设高能级辐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
把创造农民美好生活,作为建设高品质生活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追求;
把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作为建设高效能治理安全韧性城市的重要基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张敬华强调要做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向下滑动查看)

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坚决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会上,相关板块和部门纷纷表示,要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向下滑动查看)
以系统化思维抓提升,以超常规举措破难题,激活产业振兴动能,在“农业高质高效”上打造“江宁样板”;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在“农村宜居宜业”上塑造“江宁特色”;办好富民惠民实事,在“农民富裕富足”上探索“江宁路径”。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做到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创新驱动力;强化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支撑力;强化主体培育,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品牌影响力。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南京国家农高区建设为龙头,加快科技赋能农业、科技振兴乡村,奋力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全力推动产业聚合,加快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积极促进城乡融合,持续提升农村居民福祉;加快实施项目整合,不断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效;切实加强组织统合,努力展现全新工作成效。
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职责。积极通过存量挖潜和制度创新,探索发展与保护的新路径,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务实工作作风,整合资源要素,精准施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国家级新区现代乡村全面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农村生活方式、绿色农民生活习惯,全方位筑牢生态屏障,真正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将把南京国家农创园作为服务全国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坚持世界眼光、国家战略、南京贡献的初心使命,以更大力度建设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机制、强化创新带动,加快打造全球知名“农业硅谷”。
突出理念创新,凝练乡土特色,打造示范标杆,以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迈向纵深、乡村建设行动落到实处,争做美丽南京建设排头兵。
以更加自觉的政治担当,把中心镇村建设摆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更大力度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样板区、新型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作出贡献。
筑牢筑实百姓健康屏障,推进优质资源双向流动,织密织牢基层服务网底,加大妇幼健康保障力度,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推动农村卫生固基补短、深化拓展、提质增效。
来源:南京发布
审核:陶乐
审稿:杨丁丁
发布人:潘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新图景,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