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文章导读】中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统计口径优化思考

统计口径对地区城镇化率有巨大影响,在中部县域半城镇化现象普遍存在背景下,以行政和实体地域界定城镇人口方法并不完全适合,这将导致测算的县域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实际水平。

《城市规划》杂志2015年第11期发表了潘鑫、魏旭红和王颖的论文《中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统计口径优化思考——半城镇化现象的视角》,针对中部县域城镇化典型特征,结合现有统计口径存在的缺陷及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探索县域城镇化水平校核方法,以期加强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算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作者提出,优化的方向分2步骤,一是要进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校核探索。包括建立以实体地域为基础的县城功能统计区、将以乡政府驻地为依托的集镇人口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将部分工农兼业人口和潜在的回流人口纳入县域城镇人口统计中。二是应进行非普查年份城镇化率校核。


图1 乡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示意

Fig.1 The model of rural urbanization


图2 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示意

Fig.2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local urbanization


图3 异地城镇化发展模式示意

Fig.3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non-local urbanization




——————————————
了解更多《城市规划》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