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编 者 按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强“公众参与”“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要求,要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这需要通过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规划编制要接地气,规划实施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责任规划师(社区规划师、乡村规划师)制度,搭建了规划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需求良性互动的“桥梁”,打通了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实践中也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本期刊出部分地方典型实践经验,供参考交流。


为汇聚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会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于2020年6月联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全程服务”的基本原则,以1名以上乡村规划师服务覆盖1至3个乡镇的形式,为乡镇、村庄规划建设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要求各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在自治区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出台3个月内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实施方案,指导所辖县(市、区)于2020年底前开展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试点工作,并取得实质成效。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图 乡村规划师驻村进行调研和访谈


截至目前,全区大部分县(市、区)均已开展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其中柳州市鱼峰区和玉林市北流市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柳州市鱼峰区采取与当地设计院合作的模式,聘请了柳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位从事规划、建筑、景观、策划等不同专业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作为挂点的乡村规划师。玉林市北流市印发了乡村规划师制度工作方案,由该市成立的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招聘22名乡村规划师,以“1个规划师+1个镇”的形式派遣到各镇,拉开了全市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试点工作的序幕。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图 乡村规划师入户征求村民对规划的意见


一、推行挂点服务,架起多方沟通桥梁


位于柳江流域的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白沙镇属于典型的城郊接合部,是柳州市城乡融合发展的主阵地。过去由于空间规划重叠,乡村规划长期缺乏统筹,导致两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偏低,制约了乡村地区的发展。过去编制乡村规划,普遍存在照搬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的问题,难以满足乡村建设发展要求和农村老百姓的实际需要。2020年5月21日,柳州局、鱼峰区政府同柳州市城乡规划院签订协议,聘请该院5名技术人员担任乡村规划师,派遣到里雍镇、白沙镇进行为期两年的挂点服务。乡村规划师团队的主要职责是:就乡镇发展定位、整体布局、规划思路及实施措施,向乡镇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乡镇涉及规划建设事务的研究决策;对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村庄规划提出编制要求并审查把关等。过去的乡村规划更多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农民参与度普遍不高。现在要编制“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这对乡村规划师规划理念的更新提出了新要求。


和柳州市在两个镇先行开展试点不同,在村庄规划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北流市,把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铺开到全市各乡镇。按照5月22日印发的《北流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工作方案》,该市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由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主导开展,负责为各镇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对全市村庄规划总把关。方案要求,乡村规划师要深入挂点乡镇开展定期走访,了解村庄布局现状特征和主要问题,当好镇规划员、村庄宅基地建设报建员、乡村建设巡查员和宣传员,牵头组织村庄规划编制,并指导农村建房报批等工作。


二、扎根乡间地头,美丽蓝图接地气


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柳州市还是北流市都处在摸索和起步阶段。北流市成立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规划师以驻镇、驻村服务的形式助力乡村发展。从2019年3月起,设计团队以驻村工作的模式,倡导“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说农民话”,发挥农民在村庄规划中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按照规划图自主开展“三清三拆”,力求“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在设计团队技术指导下,北流市新圩镇河村通过集成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自然资源政策,打造形成了宜居宜游的现代新型农村。做足老房子的文章,是河村得以成功塑造的关键。据该村党委书记陈家平介绍,经过设计团队的整体设计,河村40栋古色古香的祖屋在“三清三拆”中保留了下来,超过500栋新房子被改造美化,250多间废弃房屋则被拆除。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图 北流市新圩镇河村


在西埌镇木棉村,一片竹林的存在让这个村庄独具特色而富有生趣。设计团队指导木棉村建设了玉雕工作室、陶瓷手工课堂、农家野菜餐馆等,使村庄布局与产业融为一体。目前,该村已引进奎江陶社乡村旅游公司,发动80%村民入股参与经营,培育形成了旅游、餐饮、电商等乡村特色产业。


与木棉村在规划中突出产业不同,新圩镇司马第村突出的是文化。而设计团队的介入,让这个村庄的文化底蕴更加丰满。司马第是一座占地3800平方米的古民居群落,被北流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司马第村也因此得名。村内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榕树、古芒果树,还有进士学堂、讲理堂、图书馆等,文化是村民们最大的底气。在村庄规划建设中,该村实施了道路“白改黑”(将灰白色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为黑色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环境整治、污水治理等工程,建成了湿地公园、乡村公园等公益设施。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图 北流市西埌镇木棉村


三、立足城乡融合,全域统筹长远谋划

  

《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试行)》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全程服务”的工作原则,以1名以上乡村规划师服务覆盖1至3个乡镇的形式,为乡镇、村庄规划建设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乡村规划师每月挂点服务每个乡镇不少于7天。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规划的指引。推行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就是为乡村规划编制投石问路,为乡村振兴发展谋篇定向。规划主管部门要注重理念传输,引导乡村规划师及时更新规划理念。过去照搬城市的规划理念肯定是错误的,只会让规划脱离乡村实际而难以落地。要从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认识乡村规划,及时从过去空间规划各行其是中走出来,强化乡村规划的整体统筹和通盘考虑。


柳州市鱼峰区的里雍镇、白沙镇原本不属于柳州市城区,城乡融合度低,公共配套跟不上,且存在山区多、基本农田多、可开发土地少等特点。如果一味强调建设,规划就缺乏统筹,就会顾此失彼,影响整个国土空间和自然生态的平衡。乡村规划不仅要考虑建设空间预留,更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而玉林市北流市的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之所以能够成功打造一个个美丽乡村的示范样板,关键就在于他们坚持扎根乡村,把村庄规划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让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的工作方法值得借鉴。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上海市社区规划师参与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市长谈国土空间规划︱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道平:紧扣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努力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

市长谈国土空间规划︱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春: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贵州“强省会”行动

自然资源部推进责任规划师制度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在看点这里
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部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广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开展情况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