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城市数据派主办的
第一届全国规划行业大数据应用优秀机构
评选活动于2018年成功举办
在50余家机构的积极参与下
颁奖典礼在2018年7月北京圆满举办
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第一届成果汇总了约230项大数据项目
形成近800页的《评选报告》
点击下载该报告

2021年城市数据派重磅推出
第二届全国规划行业大数据应用优秀机构评选
本届活动收到了众多机构提交的
大数据实践与研究项目成果
感谢所有报名机构的大力支持!
此次报名参选机构类型多源
包括传统规划设计机构、
交通设计机构、
建筑设计机构、
勘察测绘机构、
自然资源相关部门、
以及大数据研究中心、信息中心、
新兴的前沿数据科技公司等
参选成果总数也大大超过上一届
提交的成果类型非常丰富
涵盖国土、交通、规划设计项目、
软件工具研发、平台开发搭建,
以及各类专利、软著、论文、著作等类型
6-8月将开启参选机构成果展示
我们将通过城市数据派微信
以及城市数据派官网
www.udparty.com
展示参选机构提交的部分成果
9月将重磅发布第二届参选成果报告
及举办颁奖典礼现场公布评选结果
关注城市数据派不错过精彩!
第二届全国评选参选机构介绍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是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属的自收自支处级事业单位,主要为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行业系统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化、大数据服务。信息中心共有员工93名,其中中高级职称52人。
信息中心主要承担全市规划自然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和规划自然资源数据的集成、更新、应用,以及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系统网络和信息化安全技术保障,信息化新技术应用、研究、服务等工作。
信息中心已建立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分中心、自然资源部重庆数据备份中心、百度慧眼实验室3个科研平台,获教委批复与重庆邮电大学共建电子信息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了规划自然资源云、国土空间信息平台、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共拥有47个自主知识产权产品,32个项目分别获得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全国地理信息系统、重庆市科技进步奖、重庆市城乡规划设计等奖项。
以下大数据项目成果仅为该机构提交的部分参选成果展示,想看到所有大数据项目成果及关于项目的更多介绍和使用技术? 期待城市数据派9月重磅发布【第二届全国评选报告】,将汇总所有参选大数据项目成果详细介绍!
为解决建设用地前期工作耗时长、选址是否涉及管控红线不明确等问题,市规划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对外开放基于“多规合一”的“一张图”数据库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红线智检服务,用地单位、设计单位可随时、随地使用该服务检测项目拟用地范围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四山管制区等国土空间管制底线情况及占用面积,不需再专门跑其他部门核实占用红线情况,从而大大节约了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该项服务是重庆市承接国家建设用地审批权委托试点,改进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前置服务的举措,在提升用地审批质效、助力重大建设项目加速落地的同时,还可以为用地单位提供切实便利,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用地单位少跑腿”。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区县人民政府审批。按照市领导的指示,为加强村规划与城市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性,促进与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减少矛盾冲突,基于空间大数据平台开发村规划合规性审查模型。村规划编制单位,技术审查单位只需要上传村界和土地利用规划,模型提取上一年度的土地利用现状中的建设用地数据和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设用地计算出规划中的新增建设用地,然后用新增建设用地与永久基本农田、历史文化、地质灾害、自然保护区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规划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是否合理,超出指标,同时判断规划是否跟上位规划、各类专业专项规划、国土空间管控要素是否发生冲突、检测结果以图文一体的方式展示。
按照《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和《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文件的要求,为掌握全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利用空间大数据技术,建立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模型,开展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工作,从而掌握重庆市、区县、建制镇和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状况基础信息,形成全市(区县、乡镇、村)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评价分析报告,有利于提升土地参与宏观调控能力。
选择计算土地利用年度变化范围(市域、区县、乡镇、村)
开展重庆市中心城区微型公共空间布局及品质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现状微型公共空间在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服务能力,探索其规划指标,进而研究其总量是否达标、布局是否合理、品质是否跟得上市民需求、特色是否传承了地域文化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补充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构建“小型、多点、全覆盖”的微型公共空间微循环网络系统,逐步改善微型公共空间的服务水平,创造高品质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研究利用空间大数据对微型公共空间进行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并提出公共空间布局模型,能够为未来的微型公共空间布局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
观音桥-五里店-江北城公共空间300米半径覆盖范围分析图(居住用地)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要求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督机制”,“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内容”。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设应用了“阳光督察”系统,保障行政审批过程的规范、透明、高效。但阳光督察系统仅对文书和流程开展管控,缺乏空间上的管控。为了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严肃性和刚性约束,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指导下,规划信息中心开展了阳光督察“一张图”建设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全市空间数据和规划业务管理运行过程数据、异常风险项目防控数据、用户报建评价数据、抽件督察数据的有机融合,实现空间化督察、展示与分析。同时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现国土空间规划业务运行管理的整个审批流程,快速处置进入督察环节的项目,使督察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在一张图上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监控,极大的提高督察工作效率。
确立了基于城乡规划综合数据库、综合市情数据库、交通综合大数据、规划电子政务平台开展监测评估系统建设,利用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动态处理技术、多维数据分层空间单元承载技术建设监测与评估专题数据库,利用基于时空数据的算法脚本动态调用技术、基于自动工作流的时空分析模型引擎技术、分布协同式GIS远程分析服务技术构建与运算监测指标与评估模型,利用时空多维数据联动呈现技术对监测与评估运算结果进行表达,实现对城市运行情况的跟踪及对异常情况动态捕获与警示、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提出对规划修改、公共服务设施后续实施时序的建议,为各类监测与评估报告、规划研究报告提供数据支撑。
最近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或“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加“星标”,不迷路!看完文章顺手点点“赞”或“在看”,就可以准时与我们见面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作为市规划自然资源信息中心,他们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审批效能?丨第二届全国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