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是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是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青岛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行“两统一”职责,坚守红线底线,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从利用“互联网+”对耕地实施智能化监测管理,到试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在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上下功夫,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着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平度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


综合整治土地  增良田美乡村


  作为计划单列市,近几年,青岛经济发展迅速,建设项目落实补充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青岛市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实也摆在面前。

  “耕地资源是历代人开发保留下来的,也应该世代传承下去,不能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土地监管,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青岛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德志表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保护耕地的重要抓手。2020年,全市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6个,新增耕地面积约3.7万亩。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综合整治,既提高了耕地质量,又增加了耕地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张的局面。同时,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即墨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

  走进即墨区田横镇北颜武村,沿着新修的水泥路,车子能直通山顶。路旁新整修的梯田里农作物欣欣向荣,半山腰的一座水塘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处的风力发电设施随风旋转……

  北颜武村是一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小山村,土地资源匮乏,粮食产量低。2018年,该村开始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口气整治土地2000多亩,不仅修建配套水利设施,提高了灌溉保证率,还实施了农田生态防护工程防止了水土流失,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在青岛,因为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项目而受益的村庄还在增加。

  今年年初,莱西市河头店镇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该镇4454公顷土地上正在描绘一幅高标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美丽蓝图。通过试点,将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最大特点是在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下,从生态修复的高度、从产业发展的深度、从百姓生活的舒适度来规划设计建设,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也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田长制”护耕地  “互联网+”智能监管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十四五”开局之年,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底线,青岛局起草了《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建立起市、区(市)、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网格化“田长制”管理体系,落实保护目标,压实保护责任,将监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通过组织搭建“田长制”网格化管理平台,利用耕地保护二三维数据,融合卫星遥感、高位实时监控、移动端巡查等智慧手段,提升对耕地、网格员、信息、设施的监管水平,为耕地保护提供信息化支撑。

  守好耕地红线,严保严管是关键。“我们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手段,做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对违规违法行为必究必惩。”姜德志说。

  去年7月以来,青岛全面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依托卫星遥感“一张图”平台,发挥“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技术优势,建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卫星遥感月度监测机制,每月开展大数据监测提取疑似新增图斑,提供各区市辅助开展巡查工作,区市逐一审核、逐一排查,发现问题依法从严、从快处理。新增乱占耕地建房的数量和面积总体呈现双降趋势。

  同时,制定《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摸排机制,分阶段有序开展摸排。

  此外,青岛还积极谋划设施农业用地监管工作,搭建“一库五系统”设施农业用地监督管理平台,实现设施农业用地的在线便捷申请、并联审查与逐级备案,实现设施农业用地信息化备案与监管。该平台通过整合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等自然资源管理数据,辅助用地科学选址、审查;通过融合遥感影像、视频监控等多种手段,辅助各级各部门对设施用地进行全时、全方位监管。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即墨区上古屯土地整治后成效显著。


激发土地活力  增添发展动力


  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是青岛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举措。

  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青岛市闲置土地建账上图入库,制作“招商地图”以地招商,项目化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鼓励实施“标准地”出让。突出抓好因政府原因批而未供且已建成的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和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动,盘活处置司法查封闲置土地800余亩,帮助多家企业化解债务。自2018年开展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工作以来,共消化处置批而未供9万多亩、闲置土地1.5万余亩。

  为进一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青岛局制定了《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方案》《城镇低效用地调查技术方案(试行)》。目前,全市初步完成调查摸底8.5万多亩,选定15个片区、30个地块先行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试点。

  助力新型产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强新型产业规划用地管理的通知(试行)》,提出“新型产业用地”概念,推动相关区域从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为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空间需求提供用地保障。

  激发土地二级市场活力。对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特别是土地交易以及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等整宗地一并交易的情况进行了规范,建立完善产权明晰、市场定价、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监管有效的土地二级市场。

  探索实施“标准地”出让。引导土地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优质项目集聚,实现土地“带标出让”,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

  深化“亩产效益”评价结果运用,推动土地要素差别化配置。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对单位资源要素产出高的企业给予重点用地保障,对产出低的限制供地,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推动土地资源要素向高产区域、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供给。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持续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姜德志说。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麦收季节。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i自然投稿邮箱:izrqmt@126.com。电话:010-68024627。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i自然全媒体


作者:王晶
图片: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编辑:郑雅楠
审核:赵建东 兰圣伟

审签:赵晓涛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纪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