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戴维斯首先是一座大学城——世界领先的农科综合性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 UC Davis)所在地,其前身隶属于旧金山湾区伯克利的加州大学,1906年选择在100公里外的萨克拉门托河西岸建设农业实训站。这里广袤富饶的农田和丰富多样的周边环境,促进了农学科研教学发展,依托于学校的城市中心区和大学城也随之持续发展(图1)。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1  戴维斯分校校园中的农学馆和工程馆,远处的住宅区被茂盛的植被遮盖
 
戴维斯农学院的定位影响了大学城的方方面面。这里的师生不论怎样的学科背景,均以“农科人”(Aggies)为傲——默默耕耘不事张扬,如同对待土地一般对人对事以诚相待(图2)。这样的校风曾经在1960年代旧金山湾区嬉皮士运动引发大规模学潮时,使美国传统富裕家庭更愿意将孩子送到风平浪静的戴维斯,而不是学潮中心的伯克利。戴维斯也正是从此开始,凭借朴实真诚但不乏务实开拓精神的校园文化,跻身美国研究型大学名校之列。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2  不论是毕业季还是球赛胜利,戴维斯人都会高呼“前进,农科人!”
图片来源:https://tenor.com/view/davis-davisgifs-aggie-gif-4611436
 
但此后,这里的人们却开始思考“增长的烦恼”——大学城规模增长带来了农田消失、环境品质降低,以及城市空间拥挤等问题,如此下去戴维斯人们一直珍视的田园环境将离他们而去……此时正值一群来自校园的政治人士掌控议会,并开始推行集体决策的民主氛围,加州政府也正巧推出了赋予外州学生在戴维斯的投票权,因此,这个来自戴维斯学术圈的议会领导者们,在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学生选民的支持下,推出了一系列此后看来具有超前性和十足理想主义的规划政策,不仅包括加州最早的“增长管理”政策(仅晚于佩特鲁马[Petaluma]),还有美国最早的生态社区“家园村”(Village home)(图3)、城镇公园体系,也建成了有“美国自行车之都”美誉的自行车系统(图4),等等……当然,后续成果都需要以增长管理为基础,只有这样,这些具有人性尺度和“小而美”精致感的城市构成要素才能被人们体察体验(图5,图6),慢慢品味出大城市中难见的精致美感和田园气息,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成为城市特色凸显出来。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3  1970年代初建设的家园村的公共绿地(左)、生态建筑(中)和共享农田的葡萄(右),人们可以随意采摘成熟的果实,但仅限于社区居民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4  不同住区之间设置绿化间隔,其中布置路外(off-street)自行车道(左);右图为路外自行车涵洞的传统做法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5  戴维斯中心区的传统建筑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6  戴维斯校园内的公共建筑,左为最高的行政楼,右为新建的国际中心

 

戴维斯的增长管理政策已坚持了近半个世纪,中间不断通过创新实施政策、政策修正或细化,以及多政策捆绑等方式,如今已形成了戴维斯围绕增长管理的一揽子政策组合。其中几项做法保持持续性:一是50年来城市用地基本保持不变,人口也增加有限,从2.3万人到6.5万人(2020年),且增速逐年降低;二是坚定以大学城功能为核心的内生式发展,排斥一切服务大学之外的功能,明确表示不欢迎商业地产的投机者;三是走“反汽车文化”道路。今天看来,戴维斯的城市空间结构中,突出了大量“前汽车时代”的要素,这里能看到体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的城市中心区(图7),将自行车系统作为一种城镇基础设施,以及由UCD大学运营,由充满活力的在校大学生作为驾驶员的6条公交线路组成的公交系统(图8)。该公交系统还覆盖了优洛县(Yolo county)的部分地区。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7  戴维斯中心区的现代主义建筑(左)和周末农贸集市(右),都是颇有人气的公共设施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8  戴维斯校园内的校车公交枢纽站
 
近年来,戴维斯的规划也比较自然地引入了新城市主义者杜安尼首创的“城乡断面”理念,推出了“基于形态的准则”,以支持土地集约利用和街道生活(图9)。尽管笔者对此持有保留意见——戴维斯中心区一些光洁整齐的地面和略显高调的雕塑(图10)同原来传统质朴的风格有些不搭,简单说就是“太新了”——但或许这代表了今天加州乃至全美国的城市发展趋势,正如学者们将增长管理、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作为存在于不同时代和专业领域的同一事物(本文认为当代的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等都是增长管理的延续),今天戴维斯焕然一新的中心区,或许也正是城市秉持多年的“增长管理”政策在新时代的表达。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9  戴维斯2018年新建住区内的人行天桥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图10  具有新城市主义理念色彩的“地标”——自行车零件做成的雕塑
 
注:文中未标注来源的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作者:蒋正良,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

【专家意见】本文讨论小城镇戴维斯的增长管理策略。戴维斯对增长速度和规模的严肃管控和抑制,算是比较激进的案例,与国内的快速发展形成有趣的反差,足以为规划专业所借鉴和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戴维斯在加州有独特的地位,因为UCD是带领加州农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机构,一直致力于农业的升级,同时探索更好的以农业生活形态,这跟戴维斯小镇的城市定位以及他们不断探索的农地使用政策是相关的。竟这不是圣荷西(硅谷、高科技),也不是其他大都会周边,因此,戴维斯的经验未必适合中国大部分城乡结合部。但是,对于正在探索农业转型升级的城镇,戴维斯经验绝对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


延伸阅读
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解读
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
基于形态准则视角的TOD横断面分区分类管理

编辑、排版 | 张祎娴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期刊精粹 | 小城镇戴维斯增长管理历程、实施政策及其特色【抢先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