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9月25日-30日,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在成都成功举办,本届规划年会的主题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力支持本届年会的召开,作为“中规智库”2021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承办了四场线下会议及两场学术季线上会议,承担了18场平行会议的主持工作,王凯院长在全体大会上作学术报告,21位院内专家作专题会议报告,参与了38场会议的特邀发言。此外,大会颁发了2020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我院7个项目获奖,另有三人获得个人奖项荣誉,我院获得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优秀组织奖。

大会报告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在9月25日举行的全体大会上,王凯院长作了题为《中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与发展》的报告。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做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国际承诺。基于此背景,王凯院长从绿色城镇化的理论认识、绿色城镇化的实践探索、绿色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对绿色城镇化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王凯院长总结表示,绿色发展是“哲学思想-价值理念-技术方法”系统性的变革。


承办4+2场专题会议

在本届规划年会上,中规院承办了四场线下专题会议,分别为“城市更新在行动”、“对话城镇化:双碳背景下的城镇发展挑战”、“儿童友好社会共建”、“成渝双城规划实施重大举措”。同时,我院还承办了两场学术季线上会议,分别为“公园城市·绿色城镇化新模式”、“规划青年说:更绿色与人文的公共空间”。

“城市更新在行动”学术对话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9月26日上午,“城市更新在行动”学术对话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对话由中规院院长王凯和原总规划师朱子瑜主持,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长范嗣斌为学术召集人,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志龙教授、东南大学阳建强教授、海南省项目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苏金明院长、北京愿景集团张恒斌副总裁、重庆贰厂文创公园执行董事周迓昕等五位嘉宾到会,从城市更新的价值导向、组织模式、技术服务模式、标准规范体系、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展开讨论,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更新模式。


对话城镇化:双碳背景下的城镇发展挑战

“对话城镇化”是中规院坚持11年的规划年会学术对话活动。26日下午,“对话城镇化:双碳背景下的城镇发展挑战”学术对话召开,本次对话以“双碳背景下的城镇发展挑战”为题,邀请来自环境发展城市规划、能源研究、建筑节能公共政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各界同仁从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两个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共同为中国城镇化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在会上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的社区绿色更新实证研究一一国合会/能源基金会研究项目交流》的主旨报告。他强调中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和愿景,必须走一条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应将“绿色繁荣、低碳集约、循环利用、公平包容、安全健康”作为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中规院副院长郑德高作了题为《城市减碳单元构建与规划技术集成》的主旨报告。郑德高副院长从研究基础、方法维度、多尺度比较等方面,介绍了在城市减碳单元构建与规划技术集成方面的研究成果,强调应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实现最大化的整体减碳效果。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中规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作了题为《城乡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他分析了城乡绿色发展面临的艰巨挑战,认为应关注资源环境消耗和国民幸福指数的脱钩,提出了规划建设领域在全空间、全周期、全要素、全手段的减碳路径。

“儿童友好 社会共建”主题论坛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9月26日下午,“儿童友好 社会共建”主题论坛由中规院、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共同承办。该论坛以跨界沟通融合的创新方式,汇聚了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儿童机构、规划研究院校和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等多方专家代表,共同探讨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政策和背景、现状和问题、需求和路径等多个方面,交流了国内外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中的政策体系、公共服务、权力保障、场所空间、发展环境等多维度的实践经验和学术探索。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中规院总规划师张菁作了题为《规划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主旨报告。她从推进儿童成长空间友好的意义出发,解析了儿童友好空间城市建设的原则理念,最后从城市规划视角谈了如何落实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

“成渝双城规划实施重大举措”学术对话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9月27日,由中规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成渝双城规划实施重大举措”召开。会议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战略,邀请成渝地区的政府管理者和规划行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讨两地在内外交通系统、生态网络、都市圈发展、毗邻地区合作等重点领域开展统筹协作的空间路径。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中规院西部分院总规划师吕晓蓓作了题为《城市群地区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的主旨报告。她认为当前正值我国优化区域经济格局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时期。城市群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区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公园城市·绿色城镇化新模式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9月29日,“公园城市·绿色城镇化新模式”学术会议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线下线上同步召开。公园城市体现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导新时期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的转变。学术对话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对公园城市的认识与理解,分享相关工作经验,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全面铺开提供新思路。

规划青年说:更绿色与人文的公共空间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9月28日下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我院共同承办的“规划青年说”学术沙龙召开,围绕“更绿色与人文的公共空间”,开展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沙龙聚焦韧性城市建设、城市绿道建设、历史地段更新、滨水空间改造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展现青年规划师的热忱担当与职业思考。

38场会议特邀发言

本届规划年会上,我院相关专家学者参与了38场会议的特邀发言。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上图专家依次为:中规院院长王凯、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中规院副院长郑德高、中规院副院长邓东、中规院原副院长李迅、中规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中规院副总规划师靳东晓、中规院副总规划师彭小雷、中规院副总规划师董珂)

在智慧城市领域,王凯围绕“智能规划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付凌峰围绕“大数据驱动下的空间治理”主题、徐辉围绕“数字化支持城市群协同发展”主题做了特邀发言。

在空间营造领域,李晓江就“高品质的新城,新在哪儿”、“未来社区特征与规划应对”主题,邓东就“场景与烟火气”主题,朱荣远就“地域文化、双城视角”主题,张圣海就“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规划愿景”主题分别做了特邀发言。

在都市圈规划领域,郑德高、孙娟就“都市圈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主题做了特邀发言。

在绿色低碳领域,邓东、周勇就“老旧小区低碳绿色化改造”主题,王成坤、郑琦就“碳中和与城市规划变革”主题分别做了特邀发言。

在交通领域,李迅就“都市圈交通出行解决策略”主题、马林就“新职住平衡与交通治理”主题做了特邀发言。

在区域规划领域,张圣海就“山地城乡空间高质量发展”主题,吕晓蓓就“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转向”、“成渝双城规划实施重大举措”主题,范钟铭就“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转向”主题,杜宝东就“新东北现象:收缩与振兴”主题,胡继元就“东北振兴与国土空间规划”主题,做了特邀发言。

在空间治理领域,李晓江就“空间治理转型及行业变革”、“城市更新与价值重构”主题,彭小雷就“后疫情时代城市的变与不变”主题,董珂就“一张图与规划统筹”主题,张圣海就“高质量发展下城市体检评估”主题,罗彦就“陆海统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主题,刘世晖就“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赋能国土空间治理”主题,做了特邀发言。

在韧性城市领域,刘畅就“韧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主题,方煜就“湾区韧性发展与适应性规划”主题,吕红亮就“沿海高密度城市韧性发展”主题,谢映霞就“海绵城市,共同缔造”、“科学规划增强韧性”主题,王家卓就“海绵城市,共同缔造”主题,分别做了特邀发言。

在生物多样性领域,靳东晓就“保护它们,造福我们”主题做了特邀发言。

郑德高副院长在“院长对话”论坛上做了特邀发言。

21场专题会议报告

本届年会上,我院共作了21场专题会议报告,为规划年会各专题会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序号

报告人

报告题目

所属论坛

1

周亚杰

功能疏解后的都市圈治理与新城发展关系研究

专题会议一

2

史帅

呼吸健康:一个关于高品质城市规划的新命题

3

庹川

面向城市治理的总体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框架构建

专题会议三

4

尤方璐

众创背景下科学城空间形态优化研究——以北京未来科学城为例

5

惠小明

生活圈视角下川渝乡村地域系统异变与规划应对

专题会议六

6

张亢

大城市近郊生态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探索——以杭州南花园概念规划为例

专题会议八

7

李晓江

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专题会议九

8

张迪

公园城市理念下山地城市景城融合规划设计初探——以达州市铁山景城融合规划为例

专题会议十

9

周博颖

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成效评价方法探索

专题会议十一

10

李烨

基于多源数据量化分析下的城市区位与住房租金关联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南部为例

专题会议十二

11

赵春雨

加拿大五大湖滨水区绿道经验及借鉴意义

专题会议十三

12

张莉

成都都市圈职住分布与通勤格局研究

专题会议十七

13

郑铄

“港产城”博弈下的宁波港口地区发展路径思考

14

王迪

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估研究

15

唐婧娴

基于非均衡性——中心城市发展阶段的治理模式分类研究

16

陈明

我国都市圈确定的依据和特点

17

梁晨斯

弹性机制与规划导向的用地指标分配探索

专题会议十九

18

董珂

新时代、新理念、新经验——中规院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与探索

19

谢映霞

加强风险控制 建设韧性城市

专题会议二十一

20

李晓江

双碳目标下的社区绿色更新实证研究——国合会/能源基金会研究项目交流

对话城镇化

21

郑德高

城市减碳单元构建与规划技术集成


18场会议主持

我院承担了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品质·设计等19个专题会议的主持工作。
序号
论坛名称
主持人
职务
1
专题会议二: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
龚道孝
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秘书长,中规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2
专题会议三:品质·设计
邓东
学会城市设计学委会秘书长,中规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3
专题会议五: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鞠德东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委会秘书长,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
4
专题会议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靳东晓
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规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5
专题会议七:活力交通与综合治理
赵一新
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委会秘书长,中规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6
专题会议九:总体规划与高质量发展
朱波
学会总体规划学委会副秘书长,中规院副总规划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7
专题会议十七:优化空间组织,推进协同发展
陈明,
徐辉
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委会秘书长,中规院中规智库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委会委员,中规院中规智库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
8
专题会议十九: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探索
董珂,
王新峰
学会总体规划学委会委员,中规院副总规划师、所长、教授级高工;
学会城市更新学委会委员,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9
专题会议二十一: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建设防灾韧性城市
邹亮
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委会委员,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10
专题会议二十七:青年专场 保护传承、创新治理
赵中枢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规院原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11
专题会议二十八:青年专场 品质设计
范嗣斌
中规院更新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12
学术对话七:城市更新在行动
王凯,
朱子瑜
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委会主任委员,中规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中规院原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13
学术对话二十三:儿童友好 社会共建
张菁
中规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14
学术对话二十六:场景与烟火气
朱子瑜
中规院原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15
学术对话三十二:成渝双城规划实施重大举措
郑德高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规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16
学术对话三十七:女性视角的规划与设计
张菁
中规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17
对话城镇化:双碳背景下的城镇发展挑战
李晓江
中规院原院长、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18
论道规划十八:公园城市绿色城镇化新模式
王忠杰,
束晨阳
中规院副总工程师、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中规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中规荣誉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大会颁布了2020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中规院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我院项目主持的《基于高精时空数据的城市通勤特征画像与机理解析关键技术及应用》、参与主持的《基于个体出行推演的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评估关键技术》《中国传统人居规划理论建构》荣获一等奖;《基于标准化视角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二等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面向部省市三级联动的城市体检关键信息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三等奖。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委会秘书长,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鞠德东获得2020-2021年度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称号。我院张宇(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明(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获得2019-2020年度杰出学会工作者称号。

至此,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圆满落下帷幕。期待在下一届年会有更多中规院人的风采展现!


报道:China-Up 记者 马菲.

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中规风采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中规院人身影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