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部尘封百年的鸿篇巨制——《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首次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
230幅稀世珍品宛如一幅精美、诗意、清丽的红楼长卷,向世人一卷卷诉说着贾府的荣华与败落。
无独有偶,同样是2004年,一部《三国演义》册页,在天津文物公司的拍卖会上,以291.5万的高价拍出。
由国画大家、北方画派代表人物之一金协中先生,历经11年创作而成,是迄今唯一一部工笔重彩全本《三国演义》。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经典中的经典,在中学时就“躺”在必读清单中。
文言文、大部头,这六个字已经足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为了让大家读懂四大名著,各种版本层出不穷,但若说最受欢迎的,还是插图版。
形象生动的插图,吸引力不逊于文字本身的魅力,精美而富有意味的插图,往往能够提升阅读趣味性,让你轻松阅读。
如果你没读过四大名著,这套书就像一个提纲挈领的老师,先用画作的形式带你领略它们的妙处,再读起原著,会省力不少。
如果你读过四大名著,再看画作,则如同带你穿越到故事里,勾起曾经阅读的记忆,亲身经历一番他们的爱与恨、争与斗。
四大名著经典,为其绘制插画的画家可不少,但这些画作,或已散落不见,或制作粗糙不值一提,想要一次性看到精良的全本可不容易。
而现在,就有这样一套《传世彩绘四大名著》,把那些经典的画作集成七册书(其中一本为手帐本)。
全书历经数十年,包含7位古今工笔画名家的1000余幅工笔重彩作品。
就像一场美轮美奂的四大名著“微电影”,让你翻着画儿,读懂四大名著。
因为这套书中收录的画作,或为古代画家的经典之作,或为当代画家的匠心之作,每一幅图都经过时间的考验。
除了四本全本彩绘,这套书还附赠三套别册,内容也颇为丰富。
分别收录了出现在不同的四大名著版本中的插图,甚至有不少已经绝版多年。
明代画家陈洪绶在 27 岁时创作的《水浒叶子》40 幅;
《大闹天空》人物形象的设计者张光宇绘制的西游记系列作品。
一次性让你领略不同画家眼中的四大名著,不仅看到故事情节,还能培养中国审美!
这样内容丰富、画作精美的七本彩绘书,售价也很美丽,仅需298元,值得带回家去慢慢品读。
为了让文字内容不失原著韵味,这套书邀请到四位有丰富文史知识底蕴的作家改编。
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对于原文的改编,其实也是为图画的注解。
一幅幅图画对应着文字赏阅,互相碰撞,四大名著读起来趣味十足,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精髓,几天就能读完。
为了帮助大家尽可能读懂四大名著,每回文字旁还摘录有李贽、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鲁迅、胡适、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等,上百位名师大家的点评文字。
在四大名著的图文版中,穿插名家点评,这也非常少见,可以说是一本图文俱佳的四大名著入门书。
画家、学者陈丹青先生认为,中国最好的画就是工笔画。
在社会日益重视中式美学的当下,从经典工笔画入手,是了解中国古典艺术非常好的切入口。
此次四本手绘四大名著,均为工笔重彩画,明丽清雅、工巧细腻。
中国绘画可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两种,而设色又可分为重彩、淡彩、没骨等。
工笔重彩注重构图、用线、造型和色彩,脱胎于传统人物画和山水画,同时又借鉴了西方写实的绘画技法,比如焦点透视。

不如我们去大观园逛一逛,看看画家如何“中西结合”。
你看,山石树木,还是传统的皴墨勾线、青绿设色,颇为古典。
而建筑楼台,一笔一画则为清晰有力的墨线,结构准确,空间关系明朗,一看就是使用了焦点透视法,前大后小。
于是,大观园是什么样子,从此终于在心中有了一个明确的形象。
这样用画作看名著,还和影视不同,它用静态代替了动态,更方便我们去一点一点细致地摸索、在园中游走。
说起画作,很多人会想到连环画和漫画,但这套彩绘四大名著和它们也不太相同。
连环画使用多幅画面叙述一个故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这套画作采用的是回回图的形式,浓缩章回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攫取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突出整个章节的故事内容。
可别小看这门艺术,只用一两张图把一个章节描述清楚,这是一个高水准的艺术创作过程,非常考验创作者对章回主旨的把握和用笔的手法。
要画的传神,就要让观众看画就大概能猜到文字内容,还能产生联想,想到画面之外的内容。
比如这张课本里出现过的草船借箭,选取的正是万箭飞穿而来的经典场景。
先是被画面中疾驰的箭矢吸引,随着箭矢的轨迹又看到左下角披着茅草的船只。
正值大雾垂江,云天暗淡,鼓声喧天,万箭飞来,好不生动。
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究下画面之外到底谁在放箭,又为何放箭。
这样一幅幅作品,彰显中国美术独特魅力,每一张都是美的享受。
既适合想要领略故事情节的人,也适合中国绘画艺术爱好者,还能给孩子阅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
这套《传世彩绘四大名著》都由知名的工笔画家绘制,每一本都依据原著,并加之画家自身的理解与际遇,颇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珍藏价值。
孙温可以说是《红楼梦》的头号粉丝,“红学”研究的鼻祖。
他在50岁时立下绘制《红楼梦》的宏愿,从此这位老人手握画笔,一笔一画勾勒着《红楼梦》的一人一物、一花一草、一楼一阁……
这一画,就是1万多个日子,漫长的36年,从50岁画到86岁。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盛赞孙温绘制的全本“工细数倍于一般常见的上品红楼画,令人赏玩不置,堪称珍品”。
在这本书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还能通过画中的布局、陈设了解当时的民间生活。
他是清雍正皇帝第九代孙,解放后,曾任北京画院副院长(院长为徐悲鸿)。
这本手绘全本是迄今唯一一部工笔重彩全本《三国演义》册页,由金协中历时11年创作而成。
人物生动逼真,布局井然有序,这样的插图除了展示故事情节外,更成为读者把玩鉴赏的艺术对象。
生于斯的赵成伟先生,10岁起就随画家父亲学画,后拜京城名师学习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又得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悉心指导,几十年的用心揣摩,成就了他别具风格的画风。
这本彩绘全本是他历经4年完成的工笔作品,画面恢宏,角色传神,堪称《水浒传》绘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无论是人物形象处理,还是细节处理,无不精妙,梁山108位好汉的快意江湖体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大手笔。
上世纪9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教授在江西萍乡市图书馆中,发现了一本清代彩绘全本《西游记》。
300幅巨制,在《西游记》绘图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但这样一幅鸿篇巨制作品,却没有署名、印章,不知何人所画。
教授如获至宝,在权威的《连环画报》杂志上介绍了这部传奇的绝世孤本,从此,这部富有传奇色彩、极富民间审美趣味的佳作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这版彩绘全本用笔朴拙、画面奇趣,为突出神魔特征,亦加入了许多想象力,最终见得真实与神韵。
这套书还附赠三本赠品,每本都是诚意满满,收录了大量不同画家绘制的四大名著作品。
这本书集历代大师人物绣像于一册,像是一本四大名著人物志,也是一本很好的临摹作品集。
比如明代画家陈洪绶在27岁时创作的《水浒叶子》40幅。
其人物画造型高古而超世绝俗,表情怪诞而神彩焕发,线条森然如松纹,苍然如石裂,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被后世称为“300年来第一人”。
他绘制的仕女形象清婉柔美,别具风格,处处表现出“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气质,为世人称道。
四大名著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或通俗易懂、或蕴含无尽道理。
这本书从四大名著数百万字中,择其善言精语辑录成册,共选录了四大名著中的365条箴言,作为“日课”,一日一读。
语句平实,引人深思,俨然一本四大名著版“菜根谭”。
每条箴言都有原著出处,以及释义,从四大名著中学习一些人生的道理。
此外,每句箴言还配有一幅名著绘画作品,或清雅、或朴拙、或谐趣,风格迥异,墨趣不同。
比如爱新觉罗·盛昱绘制于清同治年间的《红楼梦赋图册》,现藏于爱尔兰Chester Beatty博物馆。
这是红学史上第一篇以赋体形式评论《红楼梦》的作品,其作品风格雅致,笔墨清秀。
还有现代中国装饰艺术和中国动漫奠基人、《大闹天空》人物形象的设计者张光宇的西游记系列作品。
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画家徐燕孙和连环画大家卜孝怀、墨浪创作的《三国演义》题材的作品。
墨西哥画家珂弗罗皮斯历时3年,为英译本《水浒传》绘制的32幅插图。
这本《四大名著箴言》俨然一座纸上美术馆,让人爱不释手。
在其中又穿插了当代工笔画领域的佼佼者、年轻的女画家罗寒蕾历时3年创作的《金陵十二钗》。
这幅作品美彻心扉,每一个人物表现得各有神韵,使得十二金钗跃然纸上,给你美的享受。
被美术评论家认为是“最为写实,最为传神,最能打动人心的一件反映金陵十二钗的作品”,值得一个一个细细品读。

书中还收录“读名著学妙语”一栏,介绍每回中的锦言佳句,适合孩子日常积累。
书脊采用的一种叫“软烟罗”的布料包裹,使整套书增添了古意之美,雅致之气。
(读过《红楼梦》的听到软烟罗,也许已经想起贾母曾经说过的话了。)
为了最好呈现图画,四本书开本非常大,适合细细观赏。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传世彩绘四大名著,古今大师绘就,每一笔都是故事,珍藏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