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以产促学研,清华同衡助力《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再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以产促学研,清华同衡助力《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再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由清华大学牵头,清华同衡绿建与节能所团队成员参与编制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获得2021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这是继今年9月获得2021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标准与标准设计专项奖(标准)一等奖之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获得的又一重量级奖项。通过贡献同衡智慧,有力的支撑了清华大学科研工作,以更好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大平台。


2021年12月13日上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学术大会”—— “标准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上,清华大学作为主编单位之一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获得2021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住建部原副部长宋春华为获得一等奖单位颁奖,对于标准给予了充分肯定。清华同衡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林波荣工作室)学术带头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波荣教授担任了标准的第一起草人,清华同衡绿建与节能所(林波荣工作室)李晋秋、肖伟、黄丹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副所长李晋秋出席颁奖仪式并代表编制组领奖。


以产促学研,清华同衡助力《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再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以产促学研,清华同衡助力《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再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以产促学研,清华同衡助力《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再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以产促学研,清华同衡助力《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再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举办一届“精彩 非凡 卓越”冬奥会的指示,以及响应对于国际奥委会“绿色办奥”的承诺,填补国内外对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的评价标准空白,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清华大学牵头组织编制了京津冀第一部协同地方标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主要编制单位还包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


标准的创新点包括:

01

标准针对雪上运动场馆这类特殊建筑和构筑物类型的特点,通过避让、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措施突出原生生态环境保护;

02

充分利用山地材料,鼓励采用装配式构件,严格采取高效造雪等工艺设备,充分利用融雪水、太阳能风能,最大化资源节约与降低碳排放;

03

以人为本,为公众提供健康舒适雪上运动环境与设施,有效提升顾客满意度,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冰雪运动;

04

鼓励创新,针对雪上运动场馆特点,进一步采取如综合运用GIS与BIM技术、滑雪道环境及资源消耗优化、基准面高精度施工等绿色措施。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所有场馆100%由绿电供应。首次大规模使用碳排放趋近于零的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不仅减少了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可回收再利用,相比较传统方式效能提升 30%。延庆赛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赛区采用了树木移植、表土剥离等方式,成功修复了赛区185 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例如长达 9.2 公里的高山滑雪赛道建设完成后,对其进行原土覆盖生态修复。延庆赛区在建设过程中,将废弃的渣石用于雪道填方及景观工程等,内部消化弃渣总计约 30 万立方米,并将施工中开挖出的石材经简单加工后二次利用,做成各类建筑物的“石笼墙”,不仅大幅减少废弃渣土,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形成了石墙、石屋等浓郁的北方山村文化特色。


本标准服务于北京2022冬奥会,为实现向国际奥委会承诺的“绿色办奥”提供了标准与技术保障;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批京津冀协同标准,为地方标准协调统一探索新路;填补了国内外对于雪上运动场馆绿色评价的空白,未来将指导我国雪上运动场馆实现绿色低碳目标;本标准已针对北京2022冬奥会全部雪上比赛场馆开展了星级评价,包括张家口赛区的跳台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冬季两项中心;延庆赛区的雪车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北京赛区的首钢单板大跳台中心等,已获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设计评价标识。未来还将基于本标准完成冬奥雪上运动场馆的运行后评价。



排版 | 李刚

封面图/图片 | 供稿部门

供稿部门 | 清华同衡 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

以产促学研,清华同衡助力《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再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以产促学研,清华同衡助力《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再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