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51

 四川国际电台旧址

项目位置: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

核心物项:收信台部分:地上油机房,地下油机房,收信大厅,中央控制室,电传报房,载波室,办公楼,部队岗亭,部队营房;监测台,马可尼收信机,马可尼电报纠错机,伯尔尼电报纠错机,ZB320载报机,ZB319载报机,单边带无线电话终端机,带电键电报训练机,75KW柴油发电机,国产收信机,天线共用器;发信台部分:馈线阻抗变换室,天线东西交换室,发信台水塔,发电机冷却水泵房,冷却水池,部队营房,军代表室,警卫部队暗堡,工作区入口碉堡;天线交换开关鼓,机房配电机柜,地下油机房200KW柴油发电机组,35KW单边带发信机激励器,7KW发信机激励器,6-8KW单边带发信机激励器,激励器交换柜,载报机,控制时钟,线路放大器,频率合成器;地下机房:地下油机房,油机房配电室,地下风机室,机房检修室

申报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55型电传机

四川国际电台始建于1965年,是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备战、备荒、为人民”号召,经周恩来批准建设的国家战备通信工程,是邮电部当年的“1号工程”。作为国家战备短波通信电台,四川国际电台肩负了战备和国际通信保障的重大使命,为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部队营房

四川国际电台平时由北京、上海遥控使用,为加强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通信能力,增开国际通信和广播电路,抄收国内外新闻和气象广播,以适应国际通信和广播发展的需要;战时负担代替北京和上海收、发国际电台重要的国际通信和国际广播的任务。作为国家战备短波通信电台,四川国际电台肩负了保障国家战备通信、保障国家对外通信畅通的重大使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抵制敌对势力舆论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外交、国防事件中发挥了可靠的通信保障,是“大三线”建设和战备国防安全的时代缩影。

四川国际电台收信台由地上、地下收信大厅、报房、地下中央控制室等构成,地上和地下装备有相同功能的两套系统,互为备用,忙时也可同时使用。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收信台地下油机房



地下收信大厅


发信台由地上、地下发信大厅和地下油机房等组成,由25部发信机、54副天线和信号传递的控制室构成发信系统,能将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等信号传至世界各地。


天线场阵


发信台地上机房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四川国际电台中有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各类通信设备,如“马可尼”电报、电话设备,以及用于整个收发信台时间校正的同步时钟设备(子母钟)、大型中央空调设备等。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子母钟

2002年电台光荣退役,2015年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将四川国际电台旧址改建为通信博物馆。原貌保留地下坑道、机房及全部通信设施,成为通信发展史上通信设备实物“教科书”,是新中国“三线建设”这一特殊时期人民邮电事业的通信博物馆,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三线建设战备通信博物馆。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52

 长征电器十二厂

项目位置: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

核心物项:总装车间,冷作车间,落料车间,油漆车间,供应仓库,成品仓库,厂大门;35吨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CW6140A普通车床,J23-100开式可倾压力机,M-8950B成型磨床,Z3040摇臂钻床,立式升降铣床,继电器、变压器等产品17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贺电、国防科工委感谢信等档案资料

申报单位:遵义长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长征电器十二厂全景

长征电器十二厂是长征电器公司下属十五个厂之一,是根据党中央的三线战略布局和建设三线、巩固后方的战略决策,于1971年5月由上海电器成套厂内迁筹建,是国家部署在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器生产企业,也是全国“五大低压电器基地”之一。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厂区内部景观

长征电器十二厂主要生产高、低压成套控制设备,其中BSL-19、XL-21、GG-IA产品为我国潜艇水下运载火箭发射和通讯卫星成功发射等做出杰出贡献,多次获得过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的表彰。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高压有载分接开关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矿用防爆开关

1970年开始,该厂逐步建成并投入生产,为国家电力、机械、冶金、军工等行业提供了所需的电器产品和装备。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征电器十二厂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研制生产了一大批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器产品和装备,生产的塑壳开关、框架开关、漏电开关、母线槽、电器成套设备等系列产品,遍及祖国各地,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产品

长征电器十二厂于2014年停产,2015年开始进行保护性改造。其厂大门、油漆车间、供应仓库、总装车间、冷作车间、落料车间、综合楼、成品库等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艺术基本保存建厂时期的原状,是我国原址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三线建设工业文化遗产之一。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厂区大门旧貌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厂区大门新貌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供应仓库旧貌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三线博物馆 

(由供应仓库改造)

编辑:Miss梧桐 / 审核:兰舟催发

©欢迎分享“工业文化遗产”的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抓取原创文章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文化遗产):【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长征电器十二厂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