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局公布了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案例入选名单,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将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微信平台发布推广。

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乡村地区的空间规划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科学构建“乡村地区-乡村单元-村庄”三级规划管控的有序传导体系,探索乡村地区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改善乡村地区人居环境的新路径。建德市选择寿昌镇西华单元为规划试点单元,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西华单元位于寿昌镇北部,北临淳安、西接航头镇,范围包括西华村、童家村、绿荷塘村、童家林场、寿昌林场绿荷塘林区,全域土地面积41.54平方公里。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规划总体思路:

一是坚持“优先保护乡村生态格局,充分释放乡村生态优势,拓展两山转换通道”的重要原则。二是多规合一,强化全域全要素统筹。整合现有规划,统一工作底图(以“三调”数据为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工作平台,全面梳理“山、水、林、田、湖、草、村”等要素,明确具体用途、边界及权属。三是底线思维,集约高效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坚守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在明晰现状发展基础和西华单元引导类型的前提下,以“三线”为主要依据,划定空间管制分区。通过划定集建区与类集建区,促进用地结构优化,逐步实现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发展。四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乡民意愿。引导农民群众参与规划编制全过程,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并开展一系列意愿调查,对人口进城、进镇、留乡等情况准确掌握,作为判断村庄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五是文脉传承,提升乡村风貌。规划重点保护西华地区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特色。在保护乡土文化和风貌时,注入产业发展活力。对于新建集建区或类集建区,引导其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规划定位:

建德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乡关系标杆,以观光、科普、体验为特色的农旅休闲示范区。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规划创新点:

优化管控机制。通过多部门协作,建立真实有效、全域覆盖的基础数据库。搭建“人-宅-地”对应的数据管控平台,构建责权清晰、动态可持续的管控体系。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精细谋划空间布局。从农村发展现实需求出发,统筹要素和设施布局。结合老龄化的严峻趋势,构建人口变化与空间需求的相互关系。结合村民养老意愿,利用原乡政府闲置空间规划一处老年之家。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创新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总结归纳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在对内发展的资源藏宝图、对外吸引的产业招商图、公共财政的投放引导图、返乡青年的创业奋斗图、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图的“五张图景”中体现,使之成为解决问题、简明易懂、农民支持、易于实施的规划。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下一步,建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推动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建德规划和自然资源


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建德市《寿昌镇西华(单元)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