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日推荐【规划师成长学社】每日导读栏目分享,本分享日常为学社内部学习交流。已加入学社小伙伴,可以直接进入小程序或APP查看:
如果你也想加入每日分享与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点击这里可以查看详情: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成长学社通过APP、网页(zsxq.com)、小程序(搜索知识星球),每日同步更新,微信群讨论交流,日常福利发送中,欢迎大家加入~
本文为示例,以下是2022年3月25日导读:
#匠大导读#2022年3月25号,星期五,农历二月二十三,今天有这些内容可以关注:
1、在“双碳”目标之下,规划领域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规划策略进行介入:
-
构建低碳化空间格局,提升空间减碳效益 -
引导绿色消费模式,推动城镇化的生态转型 -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 -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
实行低影响开发,建设低碳化基础设施 -
倡导绿色生态理念,营造高品质公共空间 -
聚焦城乡治理,创新低碳社会治理新路径
看下来最有力的抓手还是落实到交通、产业、低影响开发、基础设施、绿地系统等领域,这些都是规划可以说了算的,能够真正落实低碳的要求,并且能够量化进行比较。思路有了,但需要进一步细化。
链接:
2、再来一个指数排名分享: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这个指数每半年更新一次,本次全球共有119个城市入榜,其中中国内地共有12个城市进入榜单,分别是: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青岛、杭州、大连、天津、南京、西安、武汉。
杭州的表现亮眼,附近的非省会城市则有些落寂。例如苏州、宁波、无锡在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上均遥遥领先于武汉、西安、大连等城市,但是它们都没有出现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榜单之列。这跟城市级别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有较大关系。
该指数的依据,是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的一个综合评价。
链接:
3、再来推荐一则智慧化公园的改造:昌平公园。前面我们分享过几则智慧化空间的设计,今天的这则更加人性化,更加有趣,如果做社区更新,可以考虑来几个智慧化的设施。
比如广场舞区域,增加了AR教学大屏,大屏领舞,大屏音乐,组织性趣味性更强了。
再比如广场上的象棋棋盘,直接接入了一个“观棋大屏”,而且能够记录棋局,同时满足下棋、观战、休憩功能。还有亲子骑行PK竞技的户外游戏,AI垃圾分类语音科普机器人等,都很有趣。
总结:
链接:
4、相信自疫情之后大家很少出去旅游了,大家在城市中的居家也让我们更加怀念大自然。
这里推荐一则民宿风格合集,图片都不错,一起看看不同风格的民宿建筑,体会下接近自然的感觉吧。
主要推荐风格:(1)日式风(2)民族风(3)北欧风(4)田园风(5)工业风
链接:
5、一起了解下新兴经济的概念和相关总结,以及如何应对。
当前,经济新常态包含了中国经济全方位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总结如下:
-
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
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
-
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
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
-
经济福社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
什么是新兴经济的特征?四个:
-
以信息技术突破应用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作为技术基础 -
以信息(数据)为核心的经济要素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
以智能制造为先导融合构造现代产业体系 -
以货物和服务多样化为导向创新社会分工形态
链接:
6、近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召开,主题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看会议题目,和规划行业无关,但看主题,又有些关系。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报告》发布,中规院院长王凯进行了分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调发展试点,分两批公布了16座试点城市。
创新编制双智建设规划,引领城市双智试点系统建设。双智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以3-5年为周期,重点项目建设期2年,着眼长远。规划需因城施策,协同发展。
在因城施策方面,要依据城市战略定位、智慧化基础、经济水平等进行针对性规划设计,如北京亦庄已开展建设规划研究。在协同发展方面,要建立车城协同发展体系,形成政府、企业、居民等多元参与,试点与创新创业结合,为创新驱动载体。
规划在这其中,能做些什么?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感觉还是聚焦在“规划编制”和“建设引导”上。
链接:
7、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可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减缓热岛效应……
湿地公园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生态空间,是大家休闲的好去处。
一起来看看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是如何被修复的,实现移步异景,步移景异的湿地风光。
(1)周口沙河湾湿地公园
(2)九溪口潮汐湿地公园
(3)东莞龙湾生态湿地公园
链接:
8、一则观点推荐:在所有领域的决策中,我们都应当尽量避免去考验人性,避免将人放在一个天天被考验底层人性的地位。不管这个人是一方大员,还是门卫保安。
如果说三年疫情给我们带来什么经验教训,那么其中之一就是:人类社会的越文明,对普通人的人性考验就越少。
作者的一些观点对我们有启发,或者对规划领域也有启发,随着以后公众参与越来越深入,对人性的思考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链接:
9、今天的科普推荐,是一些人体冷知识。比如:人类可能30岁才能真正成熟,有些人天生就不能吃水果和蔬菜等。一共6个冷知识,看看你知道多少个。
链接:
10、挺有意思的一个总结:人生最顶级的自律,无他,就是多读书,早睡觉,多赚钱。
现在疫情来了,没法行万里路,但是现在网络发达,可以做到读万卷书。而且读书学技能,还是真能转化为赚钱的能力。
另外,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就可以早睡觉了。。。
所以看来,读书是一切顶级自律的开始。
链接:
以上导读每日在成长学社更新,欢迎加入~
新人加入,周末优惠进行中
续费直接获取折扣
1、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
2、在各大应用商店可下载知识星球APP
3、在知识星球APP中搜索规划相关内容
4、进入知识星球填写置顶帖加入交流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每日导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