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15

青山热电厂

项目位置: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核心物项:110KV配电室,生产办公楼,厂区铁路;一号机组汽轮机转子,八至十一号机组电气主盘;青山热电厂电气一次系统模拟盘、四号机组发电机铭牌、十一号机组汽轮机设备铭牌、七号机组档案文献、苏联专家文献、苏联发电设备图纸、电视剧《老梅外传》等档案资料

申报单位: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

青山热电厂是新中国“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4 年4月,电业管理总局决定将青山热电厂与武钢的厂址一并定在武汉市青山区,5月,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率先动工兴建,由此拉开了新中国第二大钢铁基地建设的序幕, 也见证着新中国初期“北重南轻”工业布局的调整。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苏联专家踏勘厂址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一期工程厂房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一期工程兴建的厂区铁路,由苏联设计,总长 7.15 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内修建的第—条铁路。

青山热电厂于1957年投产,历经10期改扩建工程,是新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的缩影。一号、七号、十一号机组更是在电力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号机组是该厂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也是当时中国山海关内第一台高温高压发电机组,于1957年8月21日正式并网发电。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一号汽轮机安装现场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一号发电机转子安装现场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则消息,称之为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七号机组是为我国发展超高压中间再热机组而建的试验机组,于1965年10月完成设计,1970年12月安装完毕,为推动我国超高压机组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七号机组发电机转子安装现场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七号机组发电机,是我国首台5万千瓦双水内冷式发电机

十一号机组是“一米七轧机”工程关键配套。1974年9月7日,武钢从联邦德国和日本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工程(简称“0七工程”)破土动工,这是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批准引进的重点项目。为了配合一米七轧机用电,1978年12月12日,青山热电厂十一号机组投产。1980年5月,武钢一米七轧机试车,青山热电厂承担66%的冲击负荷,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部科学技术贡献奖”。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武钢一米七轧机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青山热电厂十一号机组

因大小机组型号齐全、设备众多,青山热电厂曾被钱正英同志赞誉为“新中国的电力博物馆”。青山热电厂自建厂初期就被指定为全国最重要的电力技术培训中心之一,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并派出技术人员前往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开展援建工作,在支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工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全厂原貌

目前一号机组汽轮机转子作为该厂发展历程的见证,展示于厂区门口,供厂内外各界瞻仰和回忆。青山热电厂正积极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案,计划依托一号机组汽轮机转子、110KV配电室、网控楼等遗存,打造工业文化基地,提供教育和文旅特色服务,发挥地处武汉老工业区的资源优势,留住城市工业文脉,弘扬工业精神。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一号机组汽轮机转子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厂区现貌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16

武钢一号高炉

项目位置: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核心物项:一号高炉厂房,东、西出铁场;一号高炉炉体,热风炉,重力除尘器,上料斜桥钢结构;档案资料

申报单位: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年产钢仅15.8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需要。国家从“一五”计划起大兴钢铁工业,1955年,武钢开工建设。武钢一号高炉于1957年7月1日动工兴建,1958年9月13日建成,作为该厂投产的第一座高炉,标志着武钢从此诞生。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一号高炉建设场景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1958年9月13日一号高炉出铁盛况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1974年从联邦德国引进的第一条灌装设备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1958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社论《贺武钢出铁》

一号高炉实现了完全自动化、现代化,年产75万吨,在规模和技术上都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曾被英国冶金杂志称为“西欧最大高炉”,被业内誉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地标性”建筑。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一号高炉历史照片

1972年,武钢依托一号高炉研究并采用高镁渣冶炼技术;2001年,一号高炉在国内率先采用了铜冷却壁、砖壁合一的薄炉衬技术,并开创了大型高炉只配备三座内燃式热风炉的先例;2014年,处于特护期的一号高炉,全年累计产铁166万吨,单位容积产铁量突破1万吨大关,成为全国同行业同类型高炉特护期安全生产、低耗长寿的典范。

2019年10月14日,武钢一号高炉累计生产生铁5426万吨,圆满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功勋高炉”、“武钢之根”。2021年,武钢推进厂区景观提升综合整治工作,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的原则,投入8000万元对一号高炉周边区域和高炉本体进行改造。目前,一号高炉工业遗址改造已基本完工,将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一号高炉现貌

编辑:5T5W / 审核:兰舟催发

©欢迎分享“工业文化遗产”的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抓取原创文章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文化遗产):【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青山热电厂&武钢一号高炉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