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落实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要求,指导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各项建设工作,近期,成都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了《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2022年版)》(以下简称《导则》),将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新能源停车位、多级社区海绵设施4项建设指标纳入未来公园社区范围内新出让地块建设条件,将约束性建设指标纳入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范围。
《导则》包括编制背景、建设要求、建设指标、实施保障四部分内容。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指导经创建申报成功的成都市市域范围内的未来公园社区各项建设工作。
适用对象:本导则适用于未来公园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建设单位、策划单位、设计单位、运营单位等。
规划衔接:
建设导则在未来公园社区的概念及内涵特征上与规划导则一脉相承,规划导则对未来公园社区的形态功能和场景应用进行指引,建设导则从建设实施角度确定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标准、建设品质、建设要求,为未来公园社区的工程设计、建设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规范衔接:
未来公园社区作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一种高阶形态和示范工程,建设导则在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基础上,聚焦更安全、更宜人、更智慧、更低碳、更健康、更共享的建设目标,建设具有成都味、归属感、示范性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总体框架:
指标体系:
“5+20+44”指标体系
立足建筑环境、绿色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智慧韧性5个建设维度,聚焦绿色建筑、生态融合、低碳生活、海绵城市等20项核心建设内容,构建绿色建筑、光伏建筑、立体绿化、公交站点、慢行空间、慢行环境等44个建设指标。
工作要求:
组织保障:
由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下设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专班统筹推进全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市委社治委、市发改委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园城市局、市投促局、市网络理政办、市新经济委等部门协同推进,确保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保障:
为保障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指标的落地性,由各区(市)县将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新能源停车位、多级社区海绵设施4项建设指标纳入新出让地块建设条件;将未来社区建设指标中的约束性内容纳入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范围。
多元参与: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区居民等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原则,共谋、共建、共治未来公园社区,搭建互动平台,拓宽参与渠道、寻找社区合伙人,组建场景联合体。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未来公园社区如何建设?成都市发布《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