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区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扛起坚守耕地红线的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不断强化耕地保护监管力度,同时,坚持最严格的用地制度,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推动形成更高质量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01
全体系联动。率先建立“一网、一长、一田、一员”的田长制工作体系。西湖区实行以村为基础,区、镇(街道)、村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强化党政同责、压实主体责任。
截至目前,已确定区级田长2人、副田长2人,乡级田长15人,乡级田长办公室专职人员5人,村级田长74人,村级耕地保护巡查员89人,确保耕地保护“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
02
全方位覆盖。搭建全天候巡查高位铁塔探头。已安装高位铁塔摄像头61个,实现全区3.2万亩的“三调”耕地面积80%以上纳入监管。
“高位探头就如同高空俯视的‘鹰眼’,违法搭建、违规机械施工、耕地倾倒渣土……任何疑似违法违规行为,都逃脱不了‘鹰眼’的探测。高位探头24小时全天候智能监测和预警,让这些行为无所遁形。”市规划资源局西湖分局耕地保护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03
全闭环管理。西湖区已实现耕地保护闭环管理新模式的全面贯通使用,形成对耕地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截至7月13日,巡查次数已达到了1646次。
“田长制”建立了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巡查检查制度,并形成闭环式精密管理,“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又为“田长制”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从抓拍到机审、推送至巡查员进行实地核查认定,再到巡查结果上传到“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平台……从预警到解除预警的全程闭环管理就此形成。
该负责人表示:“‘耕地智保’与‘田长制’责任体制深度融合,将起到‘1+1大于2’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耕地‘零’违法,进一步构建‘人防+技防’工作机制,推进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切实提升耕地保护监管和治理能力。”
来源:西湖规划和自然资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人防+技防”!西湖区以“耕地智保”数字赋能“田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