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打击“洗洞”盗采金矿 | 山西、内蒙古、贵州有新进展

打击“洗洞”盗采金矿 | 山西、内蒙古、贵州有新进展



编者按

当前,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的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正在各地有力有序推进。本栏目将介绍各地开展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的新进展以及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等,为推进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山西  

金矿矿山排查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从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以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联合七个厅局印发了《山西省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专项整治行动。截至7月18日,自然资源部下发采矿权清单上的36座金矿矿山排查完毕,全省共排查矿井(硐)总数215个,其中废弃矿井(硐)总数157个,封堵废弃矿井(硐)8处。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专项整治行动,厅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提出工作推进的举措和要求。各市、县工作人员克服道路艰险和废弃矿硐隐蔽狭小、极难寻找的困难,想方设法推进工作。全省4个有金矿开采活动的地市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认真谋划,统筹部署,力求实效,积极推进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工作。


运城市成立了市、县两级联席会议和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积极行动,聘请专业队伍对各废弃矿井进行坐标测量,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沟、不漏一矿;对排查发现废弃金矿硐口严格按照“六项标准”封堵关闭,竖立警示牌和监管责任牌,全面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该市闻喜县充分发挥各村委骨干对辖区地理位置熟悉的优势,展开地毯式排查,对废弃矿硐进行彻底封堵的同时,还对通往所在区域的道路进行埋桩封堵。绛县吸取“12·27”金矿“洗洞”盗采事件教训,对废弃金矿矿硐封堵开展认真细致排查,并做好周边村民思想工作,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对“洗洞”盗采金矿危害性的认识。同时,投资124.52万元在县域内22个露天矿山及58个封堵硐口安装80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打造“人防+技防”“部门+乡镇”的信息化综合监管模式,实现矿产资源监管全覆盖、无盲区。


临汾市第一时间派人深入辖区内的金矿废弃矿硐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及时下载填报排查 APP,对排查出的金矿废弃矿硐进行现场拍照、上传等,确保做到排查全方位、全覆盖,早发现、早治理。


大同市逐村、逐沟、逐矿对金矿关闭井口进行了拉网式的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未关闭、关闭不严的井口,会同乡政府全部关闭到位,并立牌进行警示。


忻州市派出督查组赴各县(区)进行督导检查,指导一线人员使用排查应用程序填报,协调属地政府解决废弃矿硐未封堵的问题,推进排查进度,明确封堵标准。

  内蒙古  

排查金矿盗采点1500余个


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自然资源局在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日乌素嘎查排查时发现,该地有不法分子利用塌陷废弃矿井盗采金矿。该局迅速会同旗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局开展调查取证,查获柴油发电机、活性炭罐等涉案工具。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工作的一幕。


据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介绍,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周密组织,扎实开展工作,坚决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全区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


内蒙古推进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措施有四方面:


一是排查全区金矿矿业权与金矿盗采点、废弃矿井底数。全面梳理了1998年以来的金矿项目探矿权和采矿权数据,共梳理金矿探矿权1163宗、金矿采矿权179宗(在期89宗、过期未注销61宗、已注销29宗)。建立金矿项目管理数据库,制作下发10TB相关矿权1米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已排查金矿盗采点1500余个、金矿废弃矿井500余个、政策性关闭金矿十余个。


二是排查遗留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共调取摸排具有采矿权的金矿矿区112处,具有探矿权的区域17处。通过排查发现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什字地区冶金矿存在遗留环境污染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安全整治小组已要求当地公安机关向生态环境部门通报情况,同时深入核查其是否存在盗采金矿行为。


三是排查核查违法行为。内蒙古自治区公布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群众举报电话,主动征集社会反映问题;已派出190余人、4000余人次深入现场实地排查核查,涉及10个盟市62个旗县;发现17处疑似超范围采矿或非法占地问题线索,已向相关盟市公安机关专项办下发线索进行核查。


四是“一井一策”彻底封堵废弃矿井。根据前期摸排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一井一策”的原则,对尚未封堵的废弃矿井,逐一制定封堵方案,落实责任主体,有治理责任人的进行彻底封堵,对封堵不彻底的组织重新封堵。


  贵州  
排查119个废弃金矿采矿权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近日从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贵州省积极开展严厉打击“洗洞”“洗坡”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省自然资源厅集中力量狠抓排查整治,截至7月18日,共排查有效期内金矿采矿权31个,废弃金矿采矿权119个,排查中共发现5个废弃矿硐存在盗采金矿行为,现已收缴盗采金矿机械设备并销毁和封闭废弃矿硐;4家金矿山存在生态环境问题,9家金矿山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4月全国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后,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洗洞”“洗坡”盗采金矿作为全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内容。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迅速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同生态环境等八部门开展严厉打击“洗洞”“洗坡”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印发了实施方案,要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全面开展集中排查、集中打击整治等工作。


贵州厅联合省公安厅向全省发布《关于严厉打击违法采矿行为的通告》,鼓励群众举报违法采矿行为。要求各地以废弃金矿山为重点,全面排查和严厉打击盗采金矿、违法收购和销售金矿产品、“洗洞”“洗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违法问题、氰化钠生产经营违法违规等,排查整治金矿及其尾矿库安全隐患,并举一反三,对全省所有金矿矿业权开展排查整治,严厉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排查结果实行村、乡、县三级党政负责人“双签字”确认。贵州厅有关负责人带队到黔西南州兴义市雄武乡开展打击“洗洞”“洗坡”盗采金矿督导。有关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积极行动,落实排查任务。


贵州省按照全省金矿有效矿业权和废弃金矿山目录及其分布图,全面使用全国金矿废弃矿硐排查APP和国家统一台账格式开展排查,并强化跟踪督导检查,确保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打击“洗洞”盗采金矿 | 山西、内蒙古、贵州有新进展

记者:丁全利 
通讯员: 田爱枝 赵云 陈统 候志峰 黄梦曦 蔡兴林
文字编辑:陈舒 王希
新媒体编辑:陈平
初审:杜潇诣
审核:程秀娟
审签:赵晓涛

打击“洗洞”盗采金矿 | 山西、内蒙古、贵州有新进展


打击“洗洞”盗采金矿 | 山西、内蒙古、贵州有新进展


打击“洗洞”盗采金矿 | 山西、内蒙古、贵州有新进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打击“洗洞”盗采金矿 | 山西、内蒙古、贵州有新进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