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编者按


2022年7月12日,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举行,论坛上表彰了16个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和18个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其中,清华同衡有幸参与7项,包括“最佳实践”5项和“优秀案例”2项。据此,播报编辑部特推出北京城市更新同衡实践系列文章,分享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寻找城市更新探索的方向。本篇带您了解石景山冬奥社区更新亮点工程,探索大事件引领下的社区更新规划设计。



一、项目背景

2019年5月14日,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冬奥社区”落地北京石景山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冬奥社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毗邻门头沟区,范围东至石门路,北至大唐电厂,西至阜石路,南至四平山,总面积约109公顷。冬奥社区距北京冬奥组委约2公里,距石景山区政府约10公里,是北京冬奥组委党员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的社区。2019年7月中旬,清华同衡治理中心国际所牵头,组织院内外专业团队启动冬奥社区更新提升规划,从调研、策划,到规划设计全面实现区域统筹,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基本思路。以北京冬奥会举办时间“倒排工期”,采用分期、分时序制定详细更新规划设计项目库的方式,优先在近期更新建设文化健身广场、综合文化中心等冬奥社区亮点工程。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位于广宁街道高井路北侧,西邻高井路29号院,北至高井沟,南至高井路,总规模约4350平方米。包括文化休闲广场和电力文化广场,其中文化休闲广场约为4000平方米。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位于高井路南侧,南临电厂路小学及四平山,用地面积2308平米。依山傍水,周边居民区居多,对文化交往空间的需求及期望非常热烈。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二、核心理念与定位

在更新亮点工程规划设计中,项目团队研究了国际大型体育赛会对城市更新与建设的带动,从历届举办经验看都会对周边城市空间更新改善、提升公共市政设施水平,发挥重要带动作用。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带动了伦敦东区工业改造,英国伦敦东区更新被称为“欧洲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特别是奥运会结束后,奥运遗产在伦敦东区持续发挥作用。近年来,大规模的更新规划正不间断在一线城市开展,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更新重点集中体现在社区整体品质提升、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改善、社区邻里交往空间打造等具体实施环节


冬奥社区更新规划与传统社区更新规划不尽相同,冬奥社区更新亮点工程规划设计是契合冬奥主题,传播发扬奥运精神理念,通过综合更新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式将奥林匹克理念融入社区生活,打造现代、低碳、包容共享,具有国际示范效应的新时代文明示范社区。其有着社区更新内核衔接国际示范效应的较高的规划定位。是要营造奥运理念与中国人居文化融合共生的包容友好型社区,智造奥运精神与基层共治共享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社区品牌。


冬奥社区亮点工程更新改造的初衷与内涵就是从保障人民利益角度出发,通过服务冬奥社区规划设计+提升社区更新社会使命与价值为抓手,实现冬奥带动下的社区民生改善国际示范效应!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其中,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是以全龄友好,开放包容为理念,实现冬奥主题与社区文体休闲活动的融合营造。将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打造成一个社区的精神家园, 市民室外活动的一个共享多功能客厅,共同期待达到“全龄共享客厅·冬奥精神家园”的愿景。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冬奥标志

水墨笔触

自然草丘

运动轨迹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是以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元素碰撞为理念,实现中国与国际文化交往空间的融合凝结。以北京传统四合院和胡同格局为原型,以开放共享为理念,利用围合的院落形式,创造冬奥元素融入的社区文化交往活力空间场所。


三、规划创新特色


(1)技术优

1)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环境景观打造充分与冬奥文化元素相结合,石台座椅整体规划布局采用冬奥滑雪赛道的纹理形式;每个空间节点驻足处,均设置了冬奥社区logo;广场中的树篦子采用雪花图样,广场从理念规划到设计细节,使社区广场与冬奥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2)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更新设计中,保留修缮场地中仿古亭,全面改建舞台,舞台采用中国传统元素符号,与仿古亭呼应,形成中国传统形态与现代功能的和谐对话。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3)通过对广场合理划分不同主题功能区,结合景观、配套设施的布局,实现动静相宜的空间区域,合理规划儿童、老人专门的场地活动空间,实现全龄友好共享的休闲健身活动场所。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4)在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进行了夜景照明亮化工程设计,采用多场景模式,根据节能、平时、活动、重大节日不同场景晚间氛围需求,形成具有冬奥元素的光影夜景环境。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5)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提升规划设计中,利用传统灰砖材料与现代金属、玻璃材料元素混搭,实现更新中历史记忆的保留,新老文化元素的交织对话。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6)以白色穿孔板,镂空雪花样式,体现冬奥主题文化,主立面砖墙嵌入24块玻璃砖,象征中国24节气,同时凸出的第24块玻璃砖代表了冬奥社区是北京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的社区典范。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7)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打破了传统建筑空间与室外的绝对界限,在设计中充分布置连廊、二层露台、出挑阳台等灰空间,利用传统的对景、借景等园林设计手法,使建筑内外都与周边环境形成融合互动。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8)文化中心改造将原有狭小、破旧的小隔间式传统办公间,运用并联式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进行更新重构,最大化的消解走廊等过渡空间,将使用功能交给活动场所,实现全方位、连续的空间共享体验。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9)将无障碍设计运用到更新设计的每个细节中,主要交通流线均采用无障碍坡道代替台阶,从规划设计技术角度,满足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使用要求的同时,也从技术角度呼应冬残奥会的人本关怀。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2、维度广

1)更新专业维度广。本次更新亮点工程规划建设,清华同衡整合了规划、产业、建筑、景观、照明、结构、电气、暖通、美术艺术等全专业更新设计实施团队,确保规划设计能深入每个细节,形成全面的提升改造。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2)更新规划协调统筹部门多。本次亮点工程规划设计同步协调统筹了奥组委、发改委、规自委、区政府、街道、更新相关利益单位等更新规划实施相关部门,实现更新亮点工程实施审核的顺畅落实。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3)更新规划管理多角色。以更新规划设计者、街道责任规划师、公众参与协调组织人全角色陪伴式服务,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专业服务意识,实现冬奥社区更新提升社区民生价值的典范。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四、实施效果与反响

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综合文化中心两个亮点工程更新改造,分别于2021年4月、8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显著提升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极大推动冰雪运动开展,成为“冬奥让社区更美好”的优秀典范,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并在2022年入围“北京市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入选项目。冬奥社区相关规划设计工作,还受邀北京卫视《我是规划师》第二季“冬奥奇缘”,进行了深度报道。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 主管院长:

    潘   芳  

  • 规划设计顾问:

    邢琰、邓翔宇、沈丹

  • 项目团队:

    李金晨、蒋承胜、闫璟、侯芳、高保江、李璇等




相关链接

清华同衡多个项目入选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

朝阳区丽都国际街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石景山区首钢老工业区(北区)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城市更新实践 |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学院路一刻钟生活圈实践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东城区光明楼17号简易楼改建试点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东城区王府井城市更新整体升级改造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图片|郑慧晴

供稿|清华同衡 城市治理与传播研究中心

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