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颠覆性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将最终投影到城市空间中。新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共同推动着传统城市空间的转型,驱动着未来城市结构和功能空间的变化,“新兴技术-居民个体-城市空间”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耦合关系。


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驱动下,在个体需求智慧化、实时化的变革趋势下,未来城市的公共服务场景将呈现怎样的面貌?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结合既有案例推演,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将呈现出智慧、集约、交互的趋势。在智慧管理服务方面,未来城市由“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高效的信息网络强化城市智慧治理能力;在能源利用服务方面,利用新技术实现能源的收集和转化,同时结合城市感知数据提供更多实时的服务与反馈;在虚拟教育服务方面,虚拟现实不断赋能,以虚补实,使教育与知识的获取更加生动化、沉浸化。下面将结合部分概念设计或已建成案例,从未来城市智慧管理服务、能源利用服务、虚拟教育服务三个方面展示未来城市可能的公共服务场景。


未来城市智慧管理服务——智慧·集成

(1)成都东部新区:成都市政府

成都东部新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目标,遵循“科技变革推动城市革新、人本需求推动城市提升”两个城市演进维度,从五大革新、五大提升方面研究成都市东部新区未来城市特征。


基于科技变革的五大革新包括产业发展革新、交通技术革新、空间利用革新、能源资源革新、治理方式革新;基于人本需求的五大提升包括自然生态提升、文化感知提升、国际交往提升、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安全提升。


未来东部新区将构建具备数字城市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和智能决策的智慧大脑,建设成为实时全域感知、全局洞察、精准调控的智慧城市,推动城市治理更加高效;构建一个方便市民可进入、可查询的智慧服务平台,一站式处理生活事务,享受高效便捷的城市服务。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空港新城的街区与楼宇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营造高品质宜居生活

(https://mp.weixin.qq.com/s/PK_zIPgpXN6hfcabFXro1w)


(2)城市智脑CityNEXT:中国联通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参与力量,中国联通打造了“城市智脑CityNEXT”新型智慧城市能力体系。


2022冬奥会准备期间,中国联通针对北京首钢科技冬奥园区的需求,开发了智能车联网业务平台主系统,完成了5G+C-V2X车联网、5G+北斗高精定位系统的部署。此外,中国联通全面承接冬奥组委通信需求,打造标准统一的冬奥通信服务技术体系,统一规划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的场馆网络。


在全面覆盖5G网络后,首钢园区将继续探索远程办公、智慧场馆、移动安防、无人驾驶、高清视频等多种应用,成为城市科技新地标。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城市智脑CityNEXT加持下的北京首钢科技冬奥园区

(http://k.sina.com.cn/

  article_1663315964_63242ffc01900zdfj.html)


(3)智慧巡塘:中国移动

“智慧巡塘”由无锡移动公司联合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打造。该项目为城镇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操作模型,也为城市从“数字化”向“智慧化”的阶段式跨越展现了具有实操性的优秀范本。


“智慧巡塘”的云管理平台具备“统一展示、统一管理、统一配置”的集成式功能,小镇实时的数据、图像、视频等信息全部上传到云管理平台,经过阶段性的数据分析与对比,为城镇管理提供可视化、动态化的理论依据,经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形成最优的策略,通过平台统一下发配置策略。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智慧巡塘云管理平台界面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智慧巡塘布局介绍

(https://iot.10086.cn/news/read/id/1132)



未来城市能源利用服务—集约·可持续

(1)足迹能量:Pavegen

Pavegen创造了能利用动能发电的地砖。这些地砖已经在近40个国家安装,每一个脚步可以产生7瓦的电力。


能量地砖由上面的三角形瓷砖和下面的电磁发电机组成,每个瓷砖都是18英寸的等边三角形,当人们踩在瓷砖上时会使下方发电机内的飞轮旋转,所产生的电量会存储在电池组中。到了晚上这些存储的电量就能为人们提供照明服务。地砖并不局限于创造电力。它们还充当了一个数据收集系统。每次踩到这些地砖,无线数据就会被发送出去,这可以让专家看到人们如何在城市中移动。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足迹能量 Pavegen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C5DN7370511BLFD.html)



(2)清洁能源的收集与转化:DreamDeck

DreamDeck研发的发电地砖和太阳能薄膜可以将转化成的电能通过逆变器并入公网,为公园供电。游客游憩时通过踩地砖就可以发电。发出的电能不仅可以使自身成为照明系统,还可以传输给对应的喷泉,触发交互水景。同时,园区监测所有设备的产电量和所有设备的耗电量,通过分析数据降低能耗。太阳能薄膜设计在屋顶、道路、灯具以及垃圾桶等表面上。太阳伞上的太阳能薄膜产生的电能可同时给10部手机“无线充电”。太阳能道路白天吸收能量,夜晚通过光控启动彩灯,根据不同温度变换适合的氛围灯色彩。冬天路面积雪时表面加温融化冰雪方便行人。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清洁能源的收集与转化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发电地砖的结构及原理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屋顶上的太阳能膜

(https://mp.weixin.qq.com/s/mVAax-fRFZWHLAosvIm89w)


未来城市虚拟教育服务——交互·沉浸

(1)矩道化学VR/3D虚拟仿真实验室

矩道科技创新性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到中学化学的学科教学中,虚拟仿真构建的各类教学资源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各种痛点,让学生更多地通过探究、互动、体验开展化学学习,注重核心素养的综合养成。


通过VR与多媒体处理技术的高度集成,优化知识呈现形式。教室里,通过将VR的沉浸感和交互性特点,虚实结合,将传统的二维课堂变成有趣的三维课堂。


虚拟仿真实验提供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既能满足日常实验教学,又能弥补传统实验不足,达到以虚补实的效果。同时,其能生动直观地呈现微观实验原理,有效避免危险实验操作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及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矩道化学VR/3D融合创新实验室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观察电极上的微观粒子变化

(https://mp.weixin.qq.com/s/7oeHc 

  925RHfs59Yup9jQMA)

(2)美国普渡大学Wilmeth主动学习中心

2017年秋,美国普渡大学的Wilmeth 主动学习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整个建筑内,教室、图书馆、常规学习空间、协作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相互交织融合,高效的空间利用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体验。


该主动学习中心拥有27个主动学习教室,不同的教室设计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并且几乎所有的教室都毗邻图书馆,这样就能保证实践项目和研究更容易实施。中心将主动学习教室、阅览室、剧院和实验室连成一体,使得教师可以利用部分时间进行授课,而学生利用其余大部分时间,通过团队合作来进行项目研究和问题解决。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美国普渡大学Wilmeth主动学习中心

(https://www.lib.purdue.edu/walc/)




【专家观点】

第四次科技革命一方面为科学家提供了把城市作为实验室/场研究的机会,为居民/企业提供了新的生活生产场景,同时也为开发商和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推演未来创造未来的机会。近年来热议的未来城市正逐渐显露出轮廓。该板块将每期展示两位未来城市研究实践领域相关专家的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

——未来住区的整合提升与智慧营建:

以天津融创奥城社区为例

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发展史即城市住宅建造史。在我国进入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城市建设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后,居住社区建设面临新的要求。回应当下“碳中和”、“安全韧性”、“公平包容”、“数字化转型”等新趋势,居住社区的价值与内涵在实践中被不断拓展与重塑。融创天津奥城社区以“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共同引领行业发展”为合作宗旨,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围绕未来住区的建设主线“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治理——公众参与”的模式。从“科技+空间”模式出发,将智慧、人文、绿色、健康等创新理念和元素融入到社区空间、交通环境、建筑景观中,提升环境品质的各个方面。其中,交互场景设计凸显以人为本的交互设施与智慧技术的空间场景,以此为对象的规范导则在业内属于首创。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刘泉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与未来社区实验室主任、副总规划师

——从场景设计到建设运营:未来社区的规划实践思考


当前的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中,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发生新变化,微观尺度上的社区与场景越来越受到关注,场景创新成为未来社区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未来社区具有融合、小而碎片化、模块化三个特征,而融合场景对推动模式创新、促进跨界合作和扩大产业链条具有重要作用。杭州未来城市实践区工作坊和合肥市蜀山区西园新村小区更新改造方案两个项目,从规划与运营两个视角,对未来社区层面的场景设计与建设工作都具有一定启发。


(以上专家观点源自第十六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




【展览整体介绍】

回顾历次工业革命,可以发现颠覆性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将最终投影到城市空间中。聚焦当下,新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共同推动着传统城市空间的转型,驱动着未来城市结构和功能空间的变化,“新兴技术-居民个体-城市空间”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耦合关系。展望未来,在我国数字中国、碳中和等发展愿景下,技术发展与城市空间的结合将进一步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在此背景下,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系列展览旨在展现并探讨新兴技术与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演进关系,具体包含“科技赋能未来城市空间”、“未来城市个体变革”、“未来城市居住场景”、“未来城市工作场景”、“未来城市交通场景”、“未来城市游憩场景”、“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未来城市智慧创造”八大主题。其中,主题一为本次展览的整体介绍;主题二重点阐释技术赋能下个体生活方式的变化;未来城市五大功能空间场景主题从空间本体演化视角展示国际国内近40个代表性具体案例;智慧创造主题则从创造实践视角展现百余个国际国内前沿案例。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相关代表性案例


本次展览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导龙瀛担任策展人。龙瀛以城市空间作为实验室,研究方向是城市科学(城乡规划技术科学),研究兴趣是城市空间测度、机理认知与效能提升。他是北京城市实验室(Beijing City Lab)创建人与执行主任。北京城市实验室致力于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来量化城市系统,为城市规划和治理提出新的技术方法和见解,并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城市科学。(详情可访问北京城市实验室官网: https://www.beijingcitylab.com)

 

此前, 北京城市实验室和腾讯研究院发布了《WeSpace 2.0·未来城市空间2.0》研究报告。关注更加智能化、算法化、数字化的个体变革新现象与未来城市空间的新特征,为本次展览提供了大量的案例素材支持。


供稿人:吴其正,李伟健



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

北京国际设计周自2009年创办以来,10多年来持续关注城市更新的主题,例如在北京大栅栏、白塔寺、什刹海、青龙胡同等区域,设计周充分发挥搭平台、聚力量的作用,吸引艺术家、设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居民等参与街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了诸多专门针对区域典型问题的优秀设计作品,在多年实践的推动下,北京国际设计周对于解决城市问题、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9年起,北京国际设计周设立了城市更新研究中心,设置了城市设计板块,连续两年举办城市设计方面的赛事、城市更新主题展览与高峰论坛,聚焦城市更新这一主题,广泛收集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力图较为全面地回顾不同地域、规模、类型、主体的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经验,展现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成就与困境、思索与实践、现状与未来,并且出版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第一本城市更新学术出版物《新生于旧——城市有机更新与品牌运营》,将北京国际设计周多年来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与沉淀,为中国城市更新这一议题的讨论贡献多元的声音。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 END –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 info@bjdw.org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摘编、剪辑、魔改,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更多内容,请点击微信下方菜单即可查询。

请搜索微信号“Beijingcitylab”关注。

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Email:BeijingCityLab@gmail.com

Emaillist: BCL@freelist.org

新浪微博:北京城市实验室BCL

微信号:beijingcitylab

网址: http://www.beijingcitylab.com

责任编辑:张业成、孟庆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城市实验室BCL):智慧·集约·交互的未来城市公共服务场景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设计展览⑦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