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2022年,“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第44个专题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享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文献,全国、省级、市级、县级规划案例,等等。今日推荐,学社专题《2022年专题044:高标准农田建设》PPT,本PPT为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知识星球分享,文末查看PPT获取方式。如果你想了解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的更多知识,欢迎加入“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什么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版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22)》中对“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定义如下:
-
“高标准农田”是指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
-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
为什么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提出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什么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有这些“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文献推荐给你~)
Part 1
专题相关文献推荐
【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收集整理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文献,文献关键词“词云图”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这些文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灌排指标、多中心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多元化保障、TOPSIS、热点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区选择、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形态判别、第三方评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乡村振兴、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政策,等等,一共22篇,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
Part 2
学社专题内容更新
01、《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效益分析、实施保障等,是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
02、《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62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63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3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建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718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8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规划期内完成22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03、《福建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0年)》评估了“十三五”以来福建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分析了有利条件和面临问题,明确了今后十年总体思路、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建后管护,是今后一段时期福建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实施依据。
04、《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确保到2025年累计建成267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13万亩,以此稳定保障1200万吨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累计建成272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575万亩,以此稳定保障1220万吨以上粮食产能。
05、《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确保到2025年累计建成2977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93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28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累计建成338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781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290亿斤粮食产能。
06、《河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2021-2025年全省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1064万亩、改造提升已建高标准农田491万亩,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26万亩,新增粮食产能21亿斤以上;2026-2030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541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20万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67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311万亩,新增粮食产能32亿斤以上。
07、《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了2021—2030年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是指导全省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预测到2025年全省高标准农田率达到78%,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率达到45%,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到2030年,全省高标准农田率达到84%,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率达到57%。
08、《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年)》按照湖北省两个“过渡带”特征,将全省农田划分为江汉平原农区、鄂北岗地农区、鄂东丘陵农区、鄂西山地农区等4个类型区,结合上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基础,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针对性地确定四类农区的建设内容和重点。
09、《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将全省划分为徐淮农区、沿海农区、里下河农区、沿江农区、宁镇扬丘陵农区和太湖农区等六个农业区。根据各农业区的水土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点等因素,对各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规划。
10、《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970万亩,以此稳定保障360万吨以上粮食产能;到2025年,累计建成110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60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00万亩,以此稳定保障380万吨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50万亩,累计改造提升340万亩,以此稳定保障400万吨以上粮食产能。
11、《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结合区域气候类型、地形地貌、水土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要求和投资标准,按照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条件相对一致、生产障碍因素与破解途径相对一致、粮食作物生产与农业区划相对一致的原则,把全省划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原区(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共五个区域,并确定分区建设任务和重点。
12、《云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将建设潜力较大、粮食产能超过100万吨的曲靖市、文山州、红河州、昭通市、保山市、楚雄州、普洱市、大理州、临沧市等9个州(市)划定为重点建设区,将建设潜力大、粮食产能在20—100万吨的昆明市、玉溪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丽江市等6个州(市)划定为次要建设区,将建设潜力小、粮食产能小于20万吨的怒江州、迪庆州两个州划定为一般建设区。
13、《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阐明了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发展成效与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建设内容及重点工程,是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14、《北京市延庆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十四五”期间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4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4.76万亩;“十五五”期间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5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3.24万亩。
15、《北京市密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报审稿)》共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基础;总体要求;规划分区和建设方向;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投资测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保障措施;附件;附表;附图等内容。规划将全区高标准农田规划区域分为 34个千亩级片区,323百亩级片区。
16、《北京市门头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确定了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明确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区域和项目安排,估算投资需求,并提出实施保障措施。规划提出,2021-2025年,新增建设2500亩;2026-2030年,新增建设1000亩。
17、《上海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在总结分析“十二五”以来上海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目标、空间布局和建设导向、建设标准及内容要求、建设管理和管护利用,以及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是指导涉农各区、相关企业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
18、《天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2021—2030年,全市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117.7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9万亩,合计166.7万亩。
19、《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立足重庆农业农村新发展阶段,提出规划期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围绕“1个目标、3个重点、4个坚持、7条原则”。
20、《青岛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实施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健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
21、《盐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与绿色发展相协调,统一组织实施与分区分类政策相结合。
22、《四川省仁寿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2021-2025年,仁寿县还将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25.37万亩;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1.79万亩;累计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96万亩;2026-2030年,仁寿县还将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14.81万亩;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13万亩;累计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1万亩。
23、《漳州市云霄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0年)》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块选址严格按照《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农建函〔2020〕377号)相关要求,并与云霄县“三区三线”成果对接,不在城镇开发边界内选址建设高标准农田,与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近期拟落地重大项目做好对接。从中优先选择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乡镇,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区域内划定的水稻生产功能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Part 3
专题总结PPT内容
规划师成长学社内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知识,并整理了一份专题PPT(PDF格式)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PPT的目录框架是:
PPT略缩图展示如下:
注:PPT内容均来自公开渠道,已注明出处。
如何查看专题PPT分享?

扫码查看
PPT分享

近期专题总结PPT推荐:
3.1k+帖子 1680+文件 140+专题
5100+ 规划师已加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专题总结: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文献及术语,全国、省级、市级、县级规划案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