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出席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台州)论坛的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泽平宏观创始人任泽平向凤凰网浙江表示,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营商环境好,制造业有基础,如果能够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信心,则台州民营经济在下一轮往新基建、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型方面非常值得期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我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此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对此,任泽平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民营经济来推动科技创新和整个产业链升级,正是民营经济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可否认,当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挑战,但如果通过改革的方式解决,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将大大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增长潜力,2023年我国经济将重新引领全球。
任泽平指出,短期来看,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信心受损。2022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但民间投资仅增长1.1%。民营经济信心不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创新发展、市场活力等方方面面。
他认为,这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外部贸易摩擦和内部深层次认识问题。
从外部看,贸易摩擦的持续打击,对民营经济尤其对我国高科技旗舰企业产生了不小影响。
从内部看,舆论上,中伤民营经济的言论层出不穷。网上一些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民营经济的“喊打喊杀”“离场退场”的言论,制造社会对立,误导舆论,给民营企业家带来迷茫甚至恐慌。
政策上,民营企业天然不具备优势、不同程度存在非对称待遇。
融资上,民营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所有制歧视。国有企业享受政府隐性担保,金融机构也愿意为其提供充足且廉价的资金支持,这对民营企业造成挤出。民营企业贡献了国民经济的“56789”,却只占用了50%左右的信贷资源。
不过,任泽平也指出,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也存在自身的问题,诸如税收社保缴纳不规范、盲目扩张、产品同质化、大数据杀熟、“大而不倒”酝酿系统性风险等,要区分正常的市场出清和政策误伤,促进民营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当下,如何实现民营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任泽平提出了7条建议。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产权,鼓励市场良性竞争。在坚决贯彻中央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方针的实践中,出台融资、审批、营商环境等一揽子措施,引导、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二是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和企业家作为生产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保持政策稳定性,引导正向舆论宣传,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拉动就业、促进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给企业家吃定心丸。对于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民营经济、对抗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精神的言论和行为进行斗争,防止破坏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
三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解决企业融资难、贵问题。完善信息披露,深入推进注册制改革,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引导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对中小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
四是掌握数字经济命脉,加大对民营经济广泛参与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锂电、储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行业的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的支持力度,培育我国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
五是提振消费,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建议可考虑的主要措施包括:传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拼经济发展的重大信号,调动各地方积极性;提高赤字率,扩大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重点支持新基建、新能源等大规模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税费、利息、租金等负担减免的一系列措施,休养生息;对于二孩和多孩家庭给予补贴,降低养育成本等。
六是支持民营房企三好生的合理融资需求,打通稳楼市的“最后一米”。有效防范化解优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促使地产市场回归常态并对接配套改革,打造具有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新发展模式。
七是支持和引导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积极推动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周斌 郭晓军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经济学者任泽平:进一步激发民企信心 台州民营经济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