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编者按

自然资源部党组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坚持多措并举,认真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能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根据部党组部署,《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栏目,邀请自然资源部各司局、部属各单位、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谈学习体会,并结合自然资源管理重点问题谈工作思路。


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陈永共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自然资源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自然资源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提供了遵循。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最重大而独特的优势,立足福建发展实际,结合自然资源工作,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福建自然资源系统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牢牢扛起耕地保护责任,在严守耕地红线上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0.33亩,耕地资源稀缺,保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一“国之大者”,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和“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2023年,在全省开展“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年”行动,重点实施十大任务23项工作。

一是抓机制完善。全面实施“两平衡一冻结”制度,推动省、市、县、乡逐级签订党政同责耕地保护责任书,实行党政同责考核,对重点指标实行“一票否决”。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通知》,将提请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意见》,全面落实落细耕地保护各项要求。二是抓责任落实。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任务等纳入考核目标,带位置逐级下达,确保“地、数、图”一致。“十四五”时期,全省计划补充耕地18万亩,其中2023年补充耕地4.5万亩,旱改水提质改造1.15万亩,确保全省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升。三是抓常态监管。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尽量不占、少占耕地,力争2023年度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比例下降1%。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成果核实,推进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阳光”保护行动,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四是抓督察执法。启动省级自然资源督察,选取2个县市开展耕地保护督察,摸索经验并形成常态化督察机制。深入实施卫片和“天地网”动态执法,对线索发现、核查、处置进行清单管理、对账销号、持续监测,强化通报、约谈、问责、移送线索等措施,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树立严的导向,重点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挖田造湖造景等重大专项整治,以零容忍的态度遏制新增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既查事又查人。
时时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在要素精准保障上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要素高质量保障。我们要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找准自然资源工作在新时代新福建建设中的定位,提供高质量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为福建省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提供服务,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担当作为。
一是规划体系要提升。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加快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实施,年底前基本完成应编镇村的规划编制工作,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与国土空间体系。强化规划“一张图”建设和应用,逐步实现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要素保障要提升。继续开展巡回服务现场办公,深化“一清单三保障”工作,将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基金项目纳入清单管理。开展要素保障“大调研”活动,推动形成一批调研成果并转化运用,不断完善要素保障政策措施。制定省政府授权委托用地审批权监管办法,推行多节点用地报批组卷系统,确保“放得准、放得稳”“接得住、管得好”。三是节约集约要提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加快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和新模式,深入推进泉州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积极推进“标准地”改革,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稳稳锚定生态省建设目标,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福山、福水、福地、福气”是福建人民幸福的增长点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
一是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把全省27.52%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7%以上,构建省域生态安全屏障,擦亮“清新福建”金字招牌。加快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实施意见,守住生态安全边界。二是谋划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组织编制实施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自我修复能力,有效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全面构建“两屏一带六江两溪”的生态安全格局,助力“美丽福建”建设。制定福建省“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计划,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修复9万亩。三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重大保护修复项目。2019年以来,已投入生态保护修复资金261.2亿元,组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16个,全省生态系统持续优化。今年将继续一体推动实施主要江河流域、海洋、矿山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全面推进九龙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组织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4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6万亩。指导南安等地申报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再上新台阶。
事事坚持人民至上,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发力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我们要继续紧盯广大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大便民利民服务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持先行先试,完善制度机制。坚持改革创新,指导推动有关县市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和改革任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二是坚持改进作风,提升登记实效。按照自然资源部部署,在全省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专项行动,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效能。以便民为出发点,深化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总结推广“直连抵押登记”“二手房带押过户”等举措,方便群众办事。三是坚持生命至上,做到精准防灾。在精准摸排方面,组织开展全省高陡边坡全面调查,完成17个县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在精准预警方面,在原有1600多处监测预警点基础上,新建1000处,实现全省61个地灾防治重点县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全覆盖。在精准治理方面,开展“重大地灾整治五年行动”,每年计划治理240处。在精准搬迁上,加强对搬迁建设项目选址指导,尽可能避开地灾隐患点和泥石流沟口等危害性较大的区域。
紧紧围绕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是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省系统开展“三级联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自然资源系统新风正气的福建“名片”。二是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在全省系统开展10个重大专题调研和“大调研”“大讨论”活动,总结探索新经验、新规律,解决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行业特点,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问题,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钱。三是强化团结奋进力量。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提高斗争本领,以上率下、凝心聚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实践锻炼和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堪担大任的自然资源专业队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力量。
(作者系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文字编辑:高悦
新媒体编辑:刘潇然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推荐阅读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王广华: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在2023年“世界地球日”之际


最山水 最中国——我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综述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谈奋力开创福建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