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今年5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将于9月利雅得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发布世界遗产线上地图。该地图将为全球千余处世界遗产提供清晰、统一、有地理参照的地图,以支撑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监测、分析和决策。在今天世界遗产面对诸多挑战的时期,这无疑突显出数字化地图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将以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数字地图展示世界各地遗产管理、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新探索。
作者:尚晋
GIS地图与遗产管理
今年5月初,UNESCO宣布计划于9月利雅得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发布世界遗产线上地图。UNESCO强调:边界清晰的地图是世界遗产有效保护的关键。尽管《世界遗产公约》已走过50年,目前世界遗产中心收集的地图质量仍参差不齐。各缔约国提交的世界遗产地图缺乏一致性,妨碍了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一地图的开发意在为遗产地和缓冲区的边界及其中的价值特征要素提供清晰、统一、有地理参照的地图,以支撑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监测、分析和决策。
该地图的主要目标包括:
——加强对世界遗产OUV的保护,提升对遗产保护状况的监测;
——提高世界遗产地图的质量和一致性,支撑世界遗产数据的地理分析;
——建立对OUV价值特征要素更深入的理解,支撑管理系统的建设;
——通过世界遗产的准确地图支撑精准的遗产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
这一地图的世界遗产地理信息数据收集工作已于4月底启动,用以建设可视化分析的线上平台。首期以约占全球半数的欧洲和北美世界遗产为试点,并结合第三轮定期报告工作开展。系统将叠加遗产地的影响因素等多层信息,并提供多要素检索引擎。世界遗产地利益相关方将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改进世界遗产的管理和监测。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世界遗产线上GIS“一张图”,该平台还将实现与UNESCO现有数据库对接。

世界遗产线上地图界面,图源:UNESCO官网
除了国际组织,各国也在开发各种遗产管理地图工具。例如英国近年来发布了多个数字化地图,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提高遗产管理的效率。2021年10月,英格兰首次将30年的考古图成果公开。其中包括数千个考古遗址的50万幅航拍图和航空激光扫描影像,覆盖英格兰总面积的一半多。考古遗址从新石器时代到冷战时期,跨度超过六千年。这一可视化的手段有助于将各处考古遗址的《历史环境记录》、历史地图和简报等整合起来,完善人们对历史景观的理解。

英格兰全地域考古图,图源:英格兰遗产ArcGIS网站
2022年10月,根据英国《开放政府许可》,英格兰向全社会公开了遗产GIS空间数据。数据包含了英格兰官方遗产库《英格兰国家遗产名录》中全部国家级保护建筑和遗址的最新数据,包括保护建筑、预备古迹、园林、战场、沉船遗址、世界遗产,以及保护区和濒危遗产。用户可通过交互地图检视数据组,下载CSV、KML、JSON和GIS等格式文件,并可将其URL用于API,充分发挥了地理信息平台对于遗产管理的基础支撑作用。

英格兰遗产GIS空间数据,图源:英格兰遗产ArcGIS网站
同时,为加强遗产的登录和管理工作,美国Getty遗产保护研究所和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联合开发了开源遗产数据管理平台Arches。该平台不仅可以显示遗产的保护范围,还可列出保护状况、威胁因素和建议措施等内容,并支持拖拽上传实景照片。平台的开源设计让非编程技术人员也能使用,并对遗产登录界面进行定制。此外平台还包括了一体化图像设计工具、数据录入表、资源库报告模板等功能。配套的数据采集app还可进行离线现场数据(含时间、定位、照片等)采集和编辑,并将结果与网络端同步。

Arches应用界面,图源:historicplacesla.org/map
遗产地图与历史研究
在遗产管理之外,数字地图为历史研究和成果展示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斯坦福大学在数字图书馆支持下研发的“古罗马地理空间网络模型”ORBIS,即是一个了解古罗马时期人流物流知识的互动历史地图。其空间数据库汇总了600余处历史地的数据,可模拟古罗马交通状况,并根据距离、交通工具、季节、路费等因素计算出古人陆路和海陆旅行所需的时长,为直观理解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窗口。

古罗马地理空间网络模型,图源:orbis.stanford.edu
2022年8月,由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开发的东南亚历史地图平台上线。这个“新加坡和东南亚数字历史地图”通过学者和图书馆的合作建立了东南亚20世纪之前地图的线上平台。除地理分区外,平台还对历史地图按主题(邮政线路、火车/有轨电车、电话线、航海线路)进行了分类,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历史。

东南亚历史地图平台,图源:historicalmaps.yale-nus.edu.sg
2023年1月,荷兰海洋遗产线上数据库地图MaSS为水下文化遗产爱好者提供了全球沉船和水下遗址的数据。地图可分史前、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等时期,世界大战等历史专题,远东、香料岛、大西洋三角等航线分类浏览。网站同时提供期刊、专著和网页等参考文献。用户还可就相关问题进行线上讨论,成为海洋遗产面向社会的一个专题研讨平台。

荷兰海洋遗产线上数据库地图,图源:mass.cultureelerfgoed.nl
交互地图与线下活动
在学术研究之外,交互地图在社会方面有着形式多样的线下应用场景。2022年8月,面对高温酷暑,伦敦市发布了“避暑地图”。该地图通过整合市内的树木、水系、地表温度等地图数据为市民提供室内外避暑指引。避暑点信息由社区和各类社会团体发布,分为三级。其中一级避暑地可提供各类设施,包括空调(室内)、树荫或河湖水体(室外)、卫生间、免费饮用水和无障碍设施。室内避暑地不乏著名公共文化艺术机构,包括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维多利亚图书馆、当代艺术书店等。这一交互地图为市民提供了在保证健康的同时享受艺术的便利。

伦敦2022避暑地图,图源:apps.london.gov.uk/cool-spaces
对于救灾和遗产保护,GIS地图也可以成为一种及时高效的手段。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地震,给遗产地造成严重破坏。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通过整合世界卫生组织WHO、Esri、ArcGIS线上社区等机构的数据,建立了公开地图共享信息平台,作为震灾响应的重要手段。这一系统不仅提供了地震前后的对比图,还为多方来源的数据提供了分享交通医疗等方面信息的基础平台,为救援行动和遗产保护提供了快速指引。

2015年尼泊尔地震图,图源:story.maps.arcgis.com
交互地图也能为遗产保护提供实践工作的指引,例如2023年6月发布的英格兰建筑石材库地图。通过与英国地质调查局BGS合作,该地图将全国各地建筑石材及其使用方式和来源汇集到一个线上交互式的GIS平台,使用户能浏览英格兰各地的建筑石材及其基岩和表面地质情况,并提供石材、来源、构造和地址检索,为建筑修缮和新建设提供石材来源的参考。

英格兰发布建筑石材库地图,图源:英格兰遗产ArcGIS网站
此外,交互地图还能供国际性活动使用。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每年5.18“国际博物馆”都号召世界各地博物馆将地方特色活动标注在其全球互动地图上,提高了人们对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并与社交媒体、博客和其他平台上形成互动,有效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地图,图源:国际博物馆协会官网
最后,交互地图还能为文旅活动提供指引。今年7月,英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发布全国了58个UNESCO项目地图,包括29项世界遗产、13座创意城市、9个世界地质公园和7个生物圈保护区,为更多类型文旅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线索,使世界遗产项目更好地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英国UNESCO项目地图,图源:英国UNESCO全委会官网
结语
今天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不断拓展着地图这一历史悠久的工具的作用,也拓宽了世界的遗产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的途径,开拓了社会实践的范围。线上地图能为遗产地提供统一的技术平台,提高遗产管理工作的效率。遗产地图通过汇总各类历史资料和信息,为学术研究和成果展示提供了新的支撑。交互地图能多种方式与推动线下活动的开展,凸显出数字技术在提升实践方面的意义。可见,数字地图成为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基础性工具在今天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全球愈加复杂多变的挑战,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更多、应用更广的地图工具。
编辑:胡玥 ,排版:徐雨薇,审核:李建芸、魏青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遗产寰球视野 | 图说遗产(2023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