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15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共有6个项目在决议草案中被建议列为“濒危世界遗产”。而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三座城市拟列世界遗产项目经讨论最终未被列入。
作者:世界遗产大会观察团 尚晋
意大利威尼斯
全球关注的世遗明珠
O O O

威尼斯始建于5世纪,由118个小岛构成,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许多都出自世界大师之手。1987年,威尼斯以文化遗产的全部六条标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最引人瞩目的世界遗产之一。

图/驶入遗产区的豪华游轮
来源:2020 WHC/ICOMOS/RAMSAR反应性监测报告p99
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带来的持续恶化,包括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新的建设项目、大规模旅游(游轮)管理不力等方面的影响,威尼斯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面临严重威胁,故本届大会决定进行讨论。

图/威尼斯人满为患的游客
来源:2020 WHC/ICOMOS/RAMSAR反应性监测报告p100
在大会的讨论中,多个委员国表示:威尼斯作为世界遗产最杰出的一个典范,在面对气候变化、旅游、建设和管理等诸多挑战上做了大量工作,此次草案拟将其列为濒危遗产为时尚早。基于这一考虑,日本提出推迟关于“列濒”的讨论,并建议缔约国邀请世界遗产中心和咨询机构进行反应性监测,在实地考察、了解一手情况的基础上再作判断。该提议得到了近20个缔约国附议。俄罗斯代表在发言中称赞:世人皆知的威尼斯是“美”的代名词。印度代表还特意用意大利语说“印度支持意大利”。

图/威尼斯监控室
来源:2020 WHC/ICOMOS/RAMSAR反应性监测报告p101
意大利在最后发言中表示:已建立新的游客管理系统,包括遍布全城的监测设备和综合管理的“数字大脑”,并欢迎ICOMOS在2020年之后再次来遗产地考察,见证遗产保护的成效。
综合各方讨论意见,大会主席最终落锤,通过了修改意见,没有将威尼斯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保加利亚内塞巴尔古城:
40年的考验
O O O

内塞巴尔古城位于黑海沿岸半岛上,3000多年前是色雷斯人的聚落,公元前6世纪初成为希腊殖民地。城市的遗迹包括卫城、阿波罗神庙、广场和色雷斯人建造的堡垒遗存,以及中世纪时期的旧米特罗利亚教堂和要塞。19世纪建造的木屋体现了当时黑海地区典型的建筑特色。1983年该遗产以价值标准(iii)(iv)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20世纪初半岛全貌 来源:2023 WHC/ICOMOS反应性监测报告p20
然而,遗产地迟迟未能建立有效的规划管理框架,且2021年通过的发展规划以旅游作为经济的支柱。面对已发生的价值特征要素退化和潜在的诸多风险,今年进行了反应性监测,并印证了问题的严重性。为此,本届大会草案提出将其列为濒危遗产。

图/紧邻拜占庭遗址的新建设 来源:2023 WHC/ICOMOS反应性监测报告p19
在大会讨论中,日本提出修改草案,建议给缔约国更多时间落实反应性监测报告提出的建议。十余个国家纷纷附议,并认为小幅调整遗产边界,将水下考古遗址纳入范围,亦需时间。保加利亚在发言中陈述了在疫情和政治动荡局势下遗产保护的努力,并强调了申遗成功40周年的时间点对遗产地的重要意义。
综合各国意见,委员会最终将决议中“列入濒危”的意见改为推迟,以观后效。
土耳其迪亚巴克要塞和
哈乌塞尔花园文化景观:戒急用缓
O O O

迪亚哈克要塞位于底格里斯河上游河谷,周围地区自古希腊时起就是重要的中心。后经历了古罗马、萨桑王朝、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时期。遗产区包括被亚米达土城(内城),5.8千米的迪亚巴克城墙,不同时期的63处遗址和哈乌塞尔花园等。2015年遗产地以价值标准(iv)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遗产地不断发生拆除和建设活动,破坏了地方传统社区与遗产的关系,加之今年2月土耳其地震,给遗产造成严重破坏。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在发言中还指出城市设计和基础设施等大量建设已经发生,且未经过遗产影响评估。

图/桥南岸的非法建设 来源:2022 WHC/ICOMOS反应性监测报告p32
在大会讨论中,阿曼提出草案修改意见,特别是反应性监测报告8月刚交缔约国,9月大会即列为濒危遗产“操之过急”。这一意见得到十余国附议。俄罗斯还特别提及地震的影响,并表示慰问。
根据各国意见,委员会最终决定不将其列为濒危遗产。
关于濒危遗产的思考:
国际社会的包容
O O O

纵观此次拟列濒危的世界遗产项目,既有三四十年的“老牌”遗产地,也有不到“十岁”的新近项目。一方面有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发展建设问题,一方面是地震等自然灾害难以控制的因素,都给遗产地的保护带来严重挑战。面对诸多全球各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缔约国成为一个“惺惺相惜”的大家庭,纷纷对“列濒”草案表态,建议延期。但大会讨论的“缓兵之计”并不能解决遗产保护管理的问题,甚至给某些形势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未上会讨论的英国巨石阵,NGO在发言中强调隧道建设工程已签约,推至下届讨论恐“为时已晚”)。诚然,遗产保护的问题只要不解决,就依然存在,最终恐致“积重难返”。
另一方面,UNESCO强调“列濒”并非将遗产地列入“黑名单”,而是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并根据《操作指南》等程序为加强遗产保护提供更多资源的一种手段。但从大会讨论来看,缔约国在名声和援助之间,更多的还是选择珍惜自己的羽毛。

相关链接:
世界遗产大会文章合集(2015-2022)
清源独家 | 开门见喜:世界遗产大会首个解除濒危状态项目落锤
清源独家 | 世界遗产一张图:UNESCO发布世界遗产线上地图平台
团队简介
清源世界遗产大会观察项目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组织,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清源文化遗产共同参与。清源文化遗产从2015年开始在每年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发表观察报告研究团队的现场评论。
关注清源文化遗产
关注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道!
*编辑、排版:胡玥,审核:吕舟、孙燕、魏青、李建芸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清源独家 | 拟列濒危世界遗产“三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