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城西的小朱,购买了杭州亚运会足球和田径比赛的门票,比赛场地在上城区体育中心和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于是他研究起了看比赛的出行路线。
他发现,虽然家到场馆的距离不近,但是坐地铁非常方便,“之前觉得去一趟钱塘江边挺麻烦的,现在发现坐地铁半小时左右就能到,瞬间感觉距离被拉近了”。
他感叹,这几年明显感觉杭州的城市骨架不断拓展,市民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城市也越变越美了。
小朱的感叹,或许是众多杭州市民的心声。杭州变大,城市变美,已是很多市民的共识,而在变大变美的过程中,规划起到
了引领作用。
杭州亚运村 记者 夏阳 摄

为什么说杭州变大了?
过去,在大家的印象里,杭州的城市格局是“三面云山一面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获批后,明确杭州的城市布局为“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时至今日,杭州已是一座常住人口超1200万人的跨江都市,并提出要加快构筑“一主六辅三城”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
亚运作为杭州城市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大节点,既是对过去发展成果的展示,更将推动城市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各大场馆的布局,在满足赛事需求的同时,未来也会为杭州市民带来便利。
因此,不仅主城区市民可以在家门口看亚运比赛,余杭、钱塘等辅城以及桐庐、淳安等县城的市民,也可以在家门口看到紧张刺激的亚运比赛,享受亚运带来的红利。
富阳水上运动中心
如果想前往其他区域观看比赛,也不用担心长距离出行不便。一张与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已基本形成,地铁、高铁等交通方式,能将大家快速送到赛事场馆。

早在多年前,各大亚运场馆及配套工程的规划选址等相关工作就启动了。
其中,作为杭州亚运会办赛主阵地的钱江世纪城,工作量非常大,区域范围内的亚运村及配套项目就有10个,总用地面积达561.939亩。
为了确保10个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征地工作,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前往萧山区开展亚运项目征地服务指导,并成立工作专班,倒排时间节点,同步开展项目立项、土地测绘等工作。
如亚运三村四地块项目,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在土地合同尚未签订的情况下,提前开展模拟方案审查,确认方案总图,同步开展立项、土地测绘、动态维护、全域整治永农数据库更新等环节。这一项目最终成为全省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的全域整治永农调整数据库,为后续亚运周边项目预审选址及农转用报批奠定了基础。
杭州亚运村 记者 夏阳 摄
去年年初,钱塘区辖内轮滑馆、击剑馆比预计时间提前竣工,淳安亚运场馆建设进入“收官”倒计时,各大亚运项目建设陆续收尾,从征地、规划、选址、报批,到竣工验收、发证,全程都离不开规划和自然资源方面不断加速的服务保障。
钱塘轮滑中心
亚运场馆的安全保障同样重要。风景绝佳的淳安界首亚运场馆及公路自行车比赛场地,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针对这类场馆,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点制定了地灾防灾“一场一方案”,对周边地质安全开展精细化调查,对调查出的隐患点及时治理,编制亚运场馆地质风险提示单,明确亚运场馆及周边主要地质风险类型和空间分布情况。

去场馆看亚运赛事的同时,很多观众也想去打卡新亮相的公园绿地,如杭州奥体中心和“杭州之门”之间的亚运主题公园,就是一个网红打卡地。在公园里散步、运动,再和隔壁的“大莲花”“杭州之门”合个影,该有多惬意?
不仅是亚运主题公园,小河公园、运河体育公园等多个公园绿地,人气都在不断攀升。2021年以来,杭州连续多年将公园建设列为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越来越多的公园如颗颗绿珠遍撒杭城,美丽杭州的底色越来越靓,推门见绿、出门即景的城市景象,出现在杭州各个角落。
亚运主题公园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努力让公园建设得更亲民、更友好,让更多市民爱上逛公园。
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公园早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一老一小”需求,优化公园内的地形、园路、坡地、亲水平台等设计,增加座椅、慢行步道、厕所、母婴室等适老适儿设施,让老人和孩子游憩更舒适。一些公园还锁定“00后”偏爱时尚运动的特点,打造了适合青少年玩滑板、跳街舞以及攀岩的场所,公园正成为全民健身迎亚运的绝佳空间。
随着全市“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村镇)公园-游园”城乡公园体系逐步建立,预计2035年,杭州将力争实现“300米半径范围内可达不小于2000平方米、500米半径范围内可达不小于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的目标。
储备地块美化迎亚运
2019年6月,通过卫星影像监测,工作人员发现,从高空俯瞰,一场“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专项行动”迅速启动。
富阳渔山三元石料厂废弃矿山治理项目
从美化城市到美化山体,这在杭州历史上是第一次。
从2021年起至今,杭州共完成山体生态修复景观提升1657处,整治废弃矿山170多个,修复废弃矿山面积6000余亩。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东南侧的废弃矿坑,经修复改造后成为杭州文化新地标——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

杭州之大,城市之美,杭州市民和四海宾朋怎样去亲近和感受?
这时就需要一份准确实用的地图。
不久前,由杭州亚组委、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出品的《杭州亚运地图》正式亮相。它分主办城市篇和协办城市篇,主办城市篇正面介绍了亚运场馆分布、特色场馆、主要场馆群等信息;反面则是一张相对放大的杭州城区地图,清晰标注了市区的亚运场馆、交通、政区、山水、文旅资源等内容。
《杭州亚运地图》
这是继2016年G20杭州峰会之后,省市地理信息测绘成果又一次在重大国际活动中的集中应用,方便参会人员、运动员、市民游客跟着地图“打卡”亚运杭州。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助力杭州亚组委,开展了亚运地图相关图文设计衍生品的把关校准,并首次应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信智服”场景,联动宁波、温州、金华等兄弟城市规划资源部门,对《杭州亚运地图》进行线上协审,最大程度保证地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目前,杭州英文版地铁线网图,亚运场馆、景点亚运场馆的英文版地图,路径规划服务功能都在支付宝的“亚运一站通”小程序成功上线,大大方便境外人士在杭获取地图服务。
来源:宣教中心,刊登于《都市快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规划引领向亚运︱杭州怎样变大?城市如何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