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2023年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他曾所提出的“中原崛起”,”郑东新区“,”“中原经济群”的概念,成功驱使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成功扭转。郑东新区的新陈代谢,烙印着李总理和无数城市建设者的记忆。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这座因铁路而成的城市,在全国的交通网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处平原地带的郑州,作为“新陈代谢”学派的城市规划理论在国内的首次实践,他的城市发展历程,为未来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

01
摊大饼
这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1906年-1908年,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汴洛段先后建成通车。两条铁路在郑州交汇,使郑州成为了中原第一交通枢纽。带来了铁路沿线煤矿的开发、工厂的兴建,也促进了郑州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

清末民初的郑州地图(西半部)

清末民初的郑州地图(东半部)
郑州民国期间的城市规划,由于铁路和城墙的分割,城市以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为坐标,被分成了三部分。1949年以后的50年里,郑州虽然陆续有了新的城市规划,但依然是在铁路剪刀分割的区域内做文章,不同时期,在四个方向上向外延伸。虽然城市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服务设施、商业等功能区依旧围绕铁路进行拓展。

1955年的郑州市规划图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起步阶段,各个城市的行政、商业、公共服务等功能都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带,随着人口的涌入,对住房的需求激增,新建城区为了享受到城市设施的服务就必须紧贴着现有建成区外围一层层铺开。这种扩张方式被形象地称为“摊大饼”。

“摊大饼”
这一模式在城市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随着城市规模的剧烈膨胀,城市中的交通压力猛增,住在郊区的居民需要经过漫长的通勤才能抵达位于市中心的办公、商业等区域,漫长的通勤使得人们在道路上停留的时间变得更久,进而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拥堵。

九十年代,位于市中心的一马路
此时的郑州,就面临着这样严峻的问题。

九十年代的二七广场
中心城区规模偏小、受到两条铁路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公共设施集中在几个中心组团,城市发展只能不断“摊大饼”,向外围扩张。
城市化区域无秩序地膨胀,不可避免地使导致部分区域人口密度过高与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脱节,突出城市整体用地结构与布局形式未充分考虑整体交通组织,造成部分交通资源的无端浪费……
郑州也在与希望的“中心”形象愈行愈远。
02
新陈代谢学派
过小的城区面积严重限制了郑州的发展,而继续摊大饼又会加剧已初显端倪的城市病,想让城市继续健康发展,必须要破除单一中心过度集中的局面。因此,2000年,郑州政府决定在郑州东部另起炉灶,开拓一片全新的城区,通过国际招标征集新城区的建设方案。
在11家来自全球各地的事务所中,黑川纪章的方案从中脱颖而出。在他的方案中,郑东新区各个功能区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又互为支撑、密切联系,形成了有机的整体。每个区看似独立,又因湖、河巧妙地连接,构建了完整的城市水台体系。

黑川纪章
黑川纪章是日本建筑思想派系“新陈代谢”学派的成员之一。黑川纪章的理论,是寻求对以往的建筑观念进行革命性变革的。这一变革可以概括为:时代与建筑都将由“机械原理时代“向”生命原理时代“转变。
在西方,“美”一直建立在不变的永恒之上。而黑川纪章认为人这种生物是在不断地成长的,细胞因新陈代谢而不断地变化,尽管如此,其人格的存在是不会改变的,建筑亦如此。在进行建筑及城市规划时引入了时间要素。所谓新陈代谢式建筑和城市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共生或时间的共生。

中银胶囊塔——新陈代谢学派的代表建筑
1972年,黑川纪章,东京
黑川纪章主张生命时代的城市结构从过去的“树形“结构转向根茎或是网状结构。过去的”树形“城市空间结构多在中心城市设置商业中心以及政厅等,在城市的几何中心营造市中心,并以其为中心放射状扩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中心的功能便被肢解给外围的副中心。

根茎结构的城市空间——黑川纪章手迹
“根茎“结构是由许多异质体相互缠绕,呈交织状态的系统。它们之中没有秩序、没有中心,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在东京规划设计与菱野新城的规划中,黑川纪章就将它的“根茎结构”的概念,即不同片区单元相互独立,没有秩序,没有中心,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东京规划1961
这些“根茎”通过线性(道路)结构连接起来。城市单元社区没有核心,循环系统设在外围,在外侧建立市政设施。如果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只要添加循环系统就行了。由于中心设施在单元的外侧,所以将添加的部分与原有的设施连接在一起时,也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要是新添加部分的人口又增加了的话,还可以适当地在外侧再建造中心设施,添加循环系统的环,如同细胞繁殖一样,不会失去原有的平衡。
03
郑姆斯特丹
为了解决郑州旧城区的问题,黑川纪章把自己曾经作品中的许多理念都应用到了郑东新区。同时郑东新区也是黑川纪章“根茎结构”的集中体现。和菱野新城相仿,城市单元社区没有核心,管道、交通等循环系统设在外围,圈层式排列中心设施。城市可以根据扩张需求,不断生长出新的中心,并且消除从整体到局部的“子整结构”,在各个分区设置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中心,避免功能过度集中于一个核心区域。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图
整个区域被划分为了龙湖组团、龙子湖组团、白沙组团等多个组团。各组团各自因地制宜,设以金融办公、综合交通枢纽、科研教育等产业方向。而每个组团内部都有独立的商业、居住、生活、办公、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用地,使得每个组团内部都有着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
在这一方案的指导下,郑东新区经过数十载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中原大地上最具发展潜力、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片土地。

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作为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郑州在11座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的城市中,交通拥堵指数排到了的第十位,通勤效率大幅提高,退出了一众“堵城”行列。

龙湖金融岛效果图
在郑东新区起步区的两个中心——中央商务区CBD、龙湖副中心的设计中,城市中心的“心”掏空——做成有中心湖和草地的中心公园。
在CBD的外圈是由建筑群构成的两个“大环”,在两环中间是商业步行街;在龙湖与CBD的中心湖之间有一条小运河相联;在两个中心和各个商业、住宅组团的环形外,有学校、商场、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这种设计除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点相近之外,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因河南与荷兰的谐音而被戏称为“郑姆斯特丹”的郑州,也愈发坐实了这一名号。

阿姆斯特丹城区鸟瞰
04
共生之城
黑川纪章理念中的共生,也在不同方面产生了不菲的效果
新区(未来)与中心城区(历史)的共生。虽然新区是于老城区之东重新规划建成,但是通过对城市功能进行分区和统一协调发展,两者并未割裂,反而较好的联系在了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
自然与城市的共生
将运河、湿地以及自然绿地保留并纳于城市之中,以人工湖为节点,连接成为城市新的脉络,城市与自然交融合一。

如意湖
产业(经济)与生活(文化)的共生
产业区和生活区相对独立,又通过双V形的主要交通路线相互联系。两者交织于一起,又在功能上互不干扰。

郑州高铁东站商圈夜景
国际性与历史传统的共生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保留重铸黄河文化,二者的共存实现了国际性与历史传统的共生,加强了文化的交融。

龙湖规划概览
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为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接触创造了条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相处,在城市中形成了生态回廊,改善了人与自然其他生物的关系。

熊耳河滨水绿廊
05
后续影响
城市规划是一项沉重而漫长的事业,其在制定后的实施过程中总不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好在新陈代谢学派的模式中留出的”缝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留出了足够的余地。而其超前的规划思想,以及其中一些另外人难以理解的环形道路、人工湖等事物,也招致了许多非议。但这些被视为问题的地方,在后来的发展运营中被证实是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强的积极作用。

郑东新区如意湖CBD
郑东新区的规划,在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它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变革,同样也是我国在城市规划上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他帮助郑州完成了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规划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在后续的多座城市新区的规划方案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新陈代谢理论的影子。

河南艺术中心
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思想,终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契合了这座特殊城市的结构,既体现了东方的神韵,又以其独特的规划理念,补足了郑州作为中国重要枢纽城市的短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这座城市的仍在蓬勃发展,不断地“新陈代谢”,让曾经那些都市主义者地乌托邦梦想落地,成为了现实。

黑川纪章纪念馆
参考文献
[1]秦飞科. 从郑州郑东新区CBD规划探析黑川纪章的设计思想【D】.苏州大学,2009.
[2]张春晖.城市新区规划发展研究——以郑东新区规划建设为例【D】 .南京理工大学.2012
[3]董奇昱.郑州市郑东新区发展研究【2007】 .同济大学.2007
[4]桂斌.黑川纪章设计思想下的郑东新区合理性分析【D】.河南大学.2012
[5]薛求理,孙乐.黑川纪章在中国【A】 .海外设计在中国.2012.4.11
[6]宋乔.新世纪中国建筑设计实践探新(1999~2009)【D】.天津大学.2009.5

从世界杯学习新城建设——卡塔尔如何建设自己的“雄安新区”

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究竟需要“新”在何处?

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公布

基于空间治理的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嘉西村社区为例

尹稚:国家规划系统的重构时代——畅聊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全篇)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点击 “设计企业服务”,点击文末链接联系我们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郑东新区总体规划:一座城市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