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自:<Architecture: the whole story>
译者:杨世强
❖
▼
导读:
作者通过犀利的视角,将20世纪末以来,建筑师们为了赢得竞标,而刻意找寻与当地景观和历史肤浅联系的潮流称为“乡土迷因”(vernacular meme),揭示了在一些旅游产业作为支柱的乡村,乡土主义建筑无可避免地沦为刻奇的现象。为了与这些媚俗地迎合地方文化的“乡土主义”划清界限,作者提出了新乡土主义的概念,并列举了奥地利建筑师彼得·洛伦茨(Peter Lorenz)(b.1950),瑞士建筑师齐恩·卡米那达(Gion Caminadaz)(b.1957),瑞士建筑师路易吉·斯诺兹(Luigi Snozzi)(b.1932)等建筑师的作品进行说明。
刻奇(kitsch):
这一概念来源于19世纪德国,是一种被视为次等的视觉艺术形式,对现存艺术风格欠缺品味地复制,又或是对已获广泛认同的艺术作毫无价值的模仿。这个概念亦指刻意地在作品中使用被公认为文化象征的元素然后廉价地大量生产这些非原创的东西。当代对其的定义是带贬意的,用以描述那些并非创作出来表达自我,而仅是为了迎合商业目的和大众需求。但相较于“媚俗”,这个词更准确的意思是“自媚”,即讨好自己、迎合自己。
– 新乡土主义-
由于过度依赖从地域景观和历史中提炼出的母题和灵感,“刻奇(kitsch)”、“张扬的(flamboyant)”、“闹剧(farce)”,这些词语经常被用来形容20世纪末至今的建筑。它们并不是乡土的(就地取材,当地工人,功能性强,适合场地(suitable to location),由“业余人士”建造)。然而,“本地参考(local reference)”的重要性几乎被所有的西方规划师和地方政府强制要求,他们倾向于证明新建筑与地域景观和历史之间存在着充满意义的联系——此举加速了“乡土迷因(vernacular meme)”的传播。
为了赢得竞标,建筑师们经常采取“乡土迷因”的路线,其中肤浅的密码就像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中街上的流浪汉一样四处游荡,穷困潦倒的人们用粉笔为其他游荡者写下神秘的符号:“在这里安营扎寨是安全的”或者“房主有枪!”。Caruso St John设计的诺丁汉当代艺术博物馆幕墙上的蕾丝图案参考了当地几乎要灭绝的蕾丝产业。知名的建筑师避免过于明显的借鉴,而将倾向于将概念传达给业主和公众,作家兼记者Tom Wolfe称之为“theoryspeak”。
▲ 诺丁汉当代艺术博物馆
西萨·佩里(b.1926)的吉隆坡石油大厦(1996)在1997年被《建筑评论》杂志讥笑道:“代表了一类西方建筑师,当他们在(非自己的常住地)做设计的时候,试图通过拷贝最直白的传统形式并胡乱涂抹来培育地域主义(常常被缺乏敏感度的当地人所忽略)”。当旅游业作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时,“乡土迷因”的问题则加倍。很少有21世纪的建筑师能够避免这种迷因,建造出称得上“新乡土主义”的建筑。更少有人能把这件事做好。然而,彼得·洛伦茨(Peter Lorenz)(b.1950)和齐恩·卡米那达(GionCaminada)(b.1957)已经在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Innsbruck)和瑞士的弗林(Vrin)取得了成功,他们想方设法地将刻奇提升到真正的乡土性,相应地,却必然没能满足当地旅游产业的期望。
旅游业是奥地利和瑞士的支柱产业,采用当地的木屋,Fraktur哥特字体和传统服饰的现象很普遍。有时候,它导致了对乡土性的神化:一种遗世独立、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类似于18世纪玛丽亚·安东尼特(Marie Antoinette)皇后在凡尔赛的“农场”。位于瑞士格施塔德(Gstaad)的阿尔卑斯大饭店(The Grand Hotel Alpina)被福布斯杂志称为建造在“亿万富翁的瑞士游乐场上的亿万富翁酒店”,可以被称为一座乡土豪华版的世外桃源。它由Jaggi和Partner AG设计,室内由HBA 伦敦公司设计,它的耐候木质表皮和Ringgenberg石灰石体现了它的传奇、区位和瑞士的起源。吊顶和墙体是从传统瑞士小木屋上回收的材料建造的,儿童画风格的(faux-naive)的绘画挂在回收的杉木板墙上。木格栅的设计从萨嫩(Saanenland)地区的农场建筑中汲取灵感。
▲ 阿尔卑斯大饭店
阿尔卑斯大饭店的乡土性与位于卡塔尔多哈的Musheireb高密度综合体类似。2012年,主开发商西方团队中的一位建筑师在向建筑师杂志解释设计概念时说:建筑红线之外是陈旧的底层贫民窟建筑和没有爱的街道景观。本案是当地街区复兴的一剂催化剂,因为这是城市达尔文式的进化之路:品质孕育品质,价值生产价值,被选中“打样”的这块基地是一堆碎石,曾经是多哈最古老的住宅之一——英国领事馆的农场所在地。它的庭院,典型的卡塔尔式房间,Liwan式门廊和屋顶露台,使它成为一块试金石和“记忆的有形表现”。
这座建筑“与Musheireb地区希望发展本地、根植传统的愿景是一致的”。这段设计说明在描绘以下场景时达到高潮:“迷人的简约和充满活力的永恒……在一种当代的卡塔尔乡土建筑语言中获得重生”,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新而旧(new old)”。与西方的发展模式相似,卡塔尔“新而旧”的乡土建筑正飞速发展。不仅因为真正的乡土建筑,例如多哈以南20公里,接近于鬼城的AL Wakrah不能被搬过来——这也算幸事。艺术家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曾怒斥这些假古董:“(艺术和建筑)最好是留在它们被画、被摆放,或者被建造的地方”。
▲ Musheireb高密度综合体
▲ Musheireb高密度综合体
▲ AL Wakrah古城
▲ AL Wakrah古城
彼得·洛伦茨持不同看法。他坚持现代建筑必须要破坏传统建筑的舒适的安全感的根基(modern architecture must undermine the comforting security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洛伦茨出生于提洛尔(Tyrol)——阿尔卑斯山核心旅游区,并以此为创作基地。他说当地人对刻奇上了瘾,因为游客们期望看到“当地特色”。他反问道:旅游业是否需要建筑?暗示着在他看来小木屋和哥特字体的组合并不是真的建筑。
洛伦茨设计的位于奥地利的Konigsrainer住宅,有着当地常见的漂浮的大屋顶,代表了“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思想。他说要达到英国建筑师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b.1930)提出的“在现代建筑遗产范畴之内的边缘实践(marginal practice within a modern architectural legacy)”的要求。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这座房子的意图并不是成为一座雕塑,而是一座嵌入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建筑。洛伦茨的建筑清楚它的历史,但坚定地拒绝向提洛尔文化媚俗。此外,他们站在政治极端主义复苏的对立面,政治极端主义常常利用传统价值观和建筑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 Peter Lorenz
▲ Peter Lorenz
齐恩·卡米那达是瑞士小村庄弗林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自认为是一名普通村民,自己的工作就像面包师烤面包一样自然。2003年,他接受了伦敦AA学校学生的采访。他说,他对类型学感兴趣,尽管他的作品中常能看到Stickbau(当地木屋),但“乡土性”的真实含义是“我如何改造它?”和“我能舍弃什么?”,这是新乡土主义的核心。这不是奥地利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b.1936)所说的“模式语言”,而是对乡土性的“编辑(editing)”。
亚历山大在2008年痛心地说,业余人士用他的模式语言,常常建造出一些彻底错误的东西。卡米那达不关心地域问题,只希望他的建筑能反映当地人,这一点在他的屠夫住宅和两座牛棚(1999)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建筑师只关心美学和形式”,他说,而他的建筑是经过专门的公众咨询之后建造起来的,并且卡米那达让他的邻居们自由地就每张草图进行讨论。如果草图画的很清楚,村民很快会感觉到建筑师想传达的信息。
他的Totenstube太平间设计从弗林的巴洛克教堂汲取灵感,但是他关心的不是风格问题,而是使用问题。在有亲友离世的时候,太平间属于死者的家人,但在其他时候,它属于社区,这让他重新考虑了尸体如何停放的问题。卡米那达不介意变化,因为他相信“建筑师要创造一个体验在内部发生的形体(one has to create a form in which experiences can happen)”。
▲ Totenstube太平间
▲ Gion Caminada
跟提洛尔一样,弗林也有旅游业的问题。卡米那达记得以前每年一次的南提洛尔骑牛节为了满足旅游需求变成了一周一次。“如果你这样想”,他说“那么文化已经被降格为纯粹的愚蠢”。他和弗林当地政府都不想再犯和提洛尔同样的错误。熟悉的东西不能够排斥陌生的东西(The familiar must not exclude the strange)。类似于彼得·卒姆托(PeterZumthor)(b.1943)的瓦尔斯温泉浴场中的大观景窗是不对的,卡米那达说,一个好的房间会利用自然,但当气候非常严苛的时候,需要隐蔽一点。
他的观点与瑞士建筑师路易吉·斯诺兹(Luigi Snozzi)(b.1932)的观点不谋而合。当一个客户想要一个提契诺风格的红瓦房时,他说服她采用更闲适的卡米那达风格。最终建成的是一座大屋顶的的新乡土住宅,但不是提契诺式的。斯诺兹不采用观景窗是因为他认为观景窗会“让你感到既不在室内也不在室外”,客户同意这一点:“夏天我觉得自己好像住在帐篷里”她说,“而冬天,我觉得自己被保护得很好,就像住在城堡里一样”。
▲ Luigi Snozzi
▲ Luigi Snozzi
尽管有卡米那达,洛伦茨和斯诺兹这样的建筑师的努力,“乡土刻奇”似乎仍然不可避免。MVRDV在荷兰做的“玻璃农场”是村子广场上的一座多功能建筑。建筑表皮采用半透明的釉面玻璃拼贴,上面是放大的当地传统农场的图片,以此制造一种高度上的错觉(一种在1955年的迪士尼大道上率先被使用的技巧,底层是3:4的比例,二层是5:8的比例,三层是1:2的比例),被强化的透视使成人又能再次体验孩子的视角。
刻奇?也许是的。在2008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建筑评论家亚伦·贝茨基(Aaron Betsky)声明:“大部分的建筑都不是建筑师设计的……因此,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丑陋的、无用的和不经济的”。“乡土迷因”代表了刻奇,而背离这一路线的当地人,如卡米那达和洛伦茨在新乡土主义上取得了胜利。但也许最好是既不要刻奇也不要新乡土主义,而是非专业人士和自学者的“原创的(original)”乡土建筑。其中一个例子是位于北卡罗来纳州艾登(Ayden)的天光旅社。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BBQ,餐厅设在一个华盛顿国会大厦穹顶(1793)的缩小比例的金属复制品下面,由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威廉·桑顿(William Thornton)(1759-1828)设计。
▲ MVRDV 玻璃农场
▲ 北卡罗来纳州Ayden的天光旅社
– 案例分析-
屠夫之家和两座牛棚,1999,卡米那达
▲ 屠夫之家和两座牛棚
卡米那达是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弗林村的建筑师。他将当地的井干式木屋(Strickbau)描述为“编织的”建筑,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叠起来的“编织的”建筑转角。没有通常建筑师对于美学和形体的痴迷,卡米那达避免拷贝Strickbau的建造技艺,而是象征性地拆解了这种风格,将它以与最终用途有关联的方式重建。
在村落的边缘,他的屠夫之家和牛棚的总体效果,证明了当代建筑可以远远超出单纯的形体,它可以把建筑编织进为人服务,以及动物的生命周期中:小牛一生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牛群夏天在山上。1980年代,村子集体购买了土地,以防止土地投机,阻止外来移民,并且使村落的新老建筑更加和谐。一条地方法规规定购买弗林土地的人必须将当地作为他的主居住地至少25年。
作为弗林本地人,卡米那达被委任设计当地的村公所、面包店、风车和一个木的电话亭。1998年,这个村子因其将新老建筑结合起来的设计赢得了Wakker奖(由瑞士遗产协会每年颁发给一个建筑遗产保护做得好的瑞士城市)。在弗林看不到海蒂(Heidi,出版于1881年的瑞士儿童小说)文化的刻奇,只有为人类和动物建造美丽的有尊严的建筑的勇气。
▲ 屠夫之家和两座牛棚
关注点:
1.通风
按一定水平间距排列的窄的顺纹木板面向室内,其后对角线处有宽的顺纹木板,形成通风口。金属板覆盖牛棚的木屋顶,深深的檐下露出了方形的屋面梁。
2.屠夫之家
干砌石材和木材建造的屠夫之家坐落在一个可供宰杀牲畜的基座上。二层的肉类储藏空间是由顺纹木板支撑的内部通风的木墙围合而成。建筑的组成表现了弗林当地对动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
3.顺纹锯木
顺纹锯木是Strickbau乡土建筑及其他一些国家木构建筑的传统特征,切割时顺着木头的纹路。卡米那达为首层每一个动物设计了宽敞的空间。
▲ 屠夫之家和两座牛棚
名词解释:
井干式住宅(Log Houses):
北欧丰富的木材资源催生了这种乡土建筑类型,包括俄罗斯的Isba木屋,德国的Blockhaus木屋和各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木屋。北美的移民引进了井干式木屋,包括位于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爱荷华州的“I”住宅,在这种住宅中,由于圆木墙的厚度,相邻的加建需设第二个前门,而不仅是起联系作用的室内门。尽管存在各种地域差异,建造技术是相似的。圆木堆叠起来,在木杆屋顶(log pole roofs)之下互相锁定。采用榫卯(carpentry joints),而非钉子或胶水。设计逐渐演进出带脚柱的圆木,以及木框架和圆木结合的形式,最少限度的使用石材。根据当代的瑞士法律要求,当新建一座粮仓或住宅时,应拆除原有的Strickbau木屋,以保护当地景观。像弗林这样的村子的村民们投票决定不拆除Strickbau木屋,而是为未来的使用者不停翻新建筑。
▲ 屠夫之家和两座牛棚
附:新乡土主义大事记
▼ 1952年
混凝土大师柯布西耶在法国罗克布伦(Roquebrune)建造了他的单间小木屋。
▼ 1961-79年 韩国总统朴正熙的“新村运动”号召将全国的茅草屋面换成金属屋面。
▼ 1963年
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1925-93)在加州设计的海牧场Sea Ranch 住宅项目中将乡土性提到优先地位。
▼ 1966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使用废铁皮和回收材料建造了网格状穹顶社区Drop City,追随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1895-1983)的理念。
▼ 1972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成长的极限》报告传播了世界自然资源有限的信息。
▼ 1975年
马丁·鲍利(Martin Pawley)设计的“垃圾住宅”在廉价建筑比赛中夺冠,它使用了后工业和后消费时代的垃圾及副产品。
▼ 1990年
里克·罗威(Rick Lowe)挽救了22座位于德州休斯顿的內廊式非裔美国人住宅,并创立了联排住宅计划(Project Row Houses)。
▼ 1993年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阿拉巴马州Rural Studio, 由塞缪尔·莫克比(Samuel Mockbee)和D.K.卢斯(D.K.Ruth)成立。
▼ 2004年
基于对乡土性渐浓的兴趣,Stein Halvorsen 建筑事务所在挪威Tana法院项目中使用了萨米人的斜墙。
▼ 2011年
李晓东位于中国北京的作品篱苑书屋,立面采用了竖向的柴火棍将结构包裹起来,创造了一种类似栅栏围合的堡垒的效果。
▼ 21世纪
对乡土的兴趣重新出现,包括在韩国,土墙茅草屋被认为对哮喘和湿疹等慢性病具有疗效。
▼ 21世纪
哈佛大学的景观都市主义者与安德烈斯·杜安尼(Andres Duany)(b.1949)为代表的新都市主义者的乡土路线,因城市规划理论的(?,缺)针锋相对。
参考阅读
1.Peter Lorenz Ateliers 作品:
http://abduzeedo.com/architect-day-peter-lorenz-ateliers
2.Gion Caminadaz作品:
https://www.pinterest.com/taijiyano/2_caminada/
3.关于 Gion Caminada 的延伸阅读:yingzhe的博文:GionA.Caminada “Stivadamorts”,Vri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0cf1240100nvfh.html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作者:杨世强
编辑:孙欣悦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九樟学社):译文 | 新乡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