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个案例

第五话

GO!
壹个案例,扩充你的灵感库


看到这些维吾尔族大妈和大叔这样开心的打着手鼓,跳起麦西来甫,你一定以为这是它们在欢庆节日到来,其实不然,这是哈密市天山乡头道沟村的村民在庆祝乔迁之喜。
整齐的庭院、平整的柏油路、明亮的路灯、绿绿的草地,这里一切的改变还要从哈密地区推进扶贫工作开始说起。

01
山谷之村,经典民居

天山乡在哈密市区偏东54公里处,在天山山脉东段。全乡2247平方公里,北与伊吾县盐池牧场相接,南与陶家宫乡、沁城乡、黄田农场毗连,西与西山乡、白石头乡为邻,东与大泉湾乡相连。
头道沟村处于山区逆温带,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村庄是依地势而建,依山傍水,自然天成。1500年前的回鹘文书《弥勒会见记》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1500年前的回鹘文书《弥勒会见记》的发现地

村庄里98%都是维吾尔族,每家一户一庭院,一直保留着传统民居“前院后宅”的布局形式,布局较为分散,占地面积大。由于维吾尔族村民有宅院种植果树的传统习惯,所以每户都有一个植园地,集中居住就会有果树成林的效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个小村庄长期以来建设因为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都不完善,房屋质量达不到抗震要求。最为严峻的问题是这个村里的生产和生活用地不分,人畜混杂,可想而知,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村领导在带我们实地考察的时候,我们看到村庄内的建筑多以土木为主,只有少量的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每家的住宅院落面积在1000㎡-2600㎡之间。村委会有村内为数不多的几座砖木结构建筑。

村委会
整个村的路况比较差,除了一条东西向通向乡镇府驻地的道路是沥青路面,其他道路都是土路,且坑坑洼洼,一道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有些道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狭窄并且损毁严重。
最差的还是饮水取水,村庄自来水并未通到每家每户,且经常停水,一到冬天水管就会冻裂,取水都是依靠东部山区截潜水,给水设施老化、破损严重。
我们做规划的常年奔波在各地,每每看到这样的村庄就生出几分悲天悯人的心思,我们平时习惯了城市的快速和便捷,谁能想到离自己不远的小村庄连自来水都没有接通呢?

村庄道路、村民取水、宅间土路
村庄里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也影响了西侧的水系水质影响。村庄内村民采暖都是采用小型的土锅炉自行解决,电力线路因年代久远老化严重,线路采用架空的方式,没有电信线路敷设,村庄内也无垃圾集中收集点。

村民民意调查
实地走访填写问卷也是我们整个调研环节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因为当地几乎全都是维吾尔族村民,语言交流困难。我们发放的调查问卷都需要由一个通晓维汉双语的同事进行翻译,帮助村民填写,所以比一般的调研花费的时间要长出许多。
好在虽然语言沟通不畅,但是村民都十分积极,主动配合。在调查中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位维族老大爷特地在问卷最后用维语写了一句“感谢党,感谢政府”,虽然短短几个字,却也打动了每个参与调研的同事。

收集问卷
02
村庄规划,共同参与

经过研究和讨论,我们此次规划以“村庄需求”为导向,明确头道沟村村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从村庄现状空间布局入手,以村庄现有资源为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和引导村庄建设,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特有文化,为村庄发展注入灵魂。

在规划设计上,我们主要突出本村的四个特色:
空间规划结合地形和环境,彰显自然天成的乡村风貌特点:延续原有空间脉络保留原有风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改善民生规划打造“两点、两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两点”:在村庄入口设置景观节点和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点。
“两轴”:与哈密市和山区其它村庄的交通联系轴;配建“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的河谷景观轴。对河道加以整治,改造成为景观河谷。
“四组团”:将用地功能分为居住组团、公共服务组团、绿地景观组团和养殖组团。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整合,合理划分功能组团,做到人畜分离,节约、集约用地。


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新旧资源合理利用,照顾邻里关系:前期调研和中期调研时,多多御村民沟通,了解其意愿。


在规划中期阶段,哈密市局领导非常注重本次规划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多次到头道沟审查工作,因此项目组也拿出了许多个方案,一家一户地实地对比征求意见,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和支持,才使得规划后期得以顺利实施。

住宅和庭院设计着重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庭院设计要尊重村民生活习惯,满足村民居住、休闲、生产一体化的需求;住宅设计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同时要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调查,头道村的村民都普遍希望规划后保留宅院的果树林木,希望规划尽量做到不改变居民现有的生活方式。在院落的布局上,合理安排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设置了宅院、居住、晾晒、生产机具储藏等用房,力求满足村民居住、休闲、生产一体化的实际需求。
项目组也从现有村庄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未来村庄的发展和现有布局,规划还是尽量选用原来的宅基地,尊重现状地形,保留宅院绿化。

院落的民族风格则通过院墙、开窗、入户门、墙体的民族雕花、装饰线条等建筑材料的运用,体现传统民居的浓郁特色。


完善村庄公共服务,改善村容村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公共设施方面增设教育、文化、医疗商业设施;在生产设施方面建立集中养殖区,改善村庄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改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环卫等设施,实现村庄“九通、九有、九能”。

完善村庄公共服务,改善村容村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规划明确了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投资,为整合各方面援建帮助提供了依据。
在文化生活上,设置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以青苗木卡姆为主题,进行环境景观设计,在满足村庄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同时做好旅游接待前期配置。
为了解决村庄人畜混居、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的状况,建立农村合作社为经营单位的集中养殖区。配套建设村委会、警务室、托儿所、医务室、老年活动中心、阅览室、公厕、游客接待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在市政工程上,改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环卫等设施,实现村庄“九通、九有、九能”的目标,为村民安居乐业创造条件。

头道村因为领导的重视与资源调配的充分,规划实施结果也如文章开篇所说,完成状况十分好,基本都按照规划建设完成。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道路通畅、设施齐全,住房变得整洁明亮,房前屋后绿树成荫。

村庄内的基础设施也已经配备齐全,平时不仅有医疗队伍下乡义务巡诊,阅读室、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和健身广场也已配备齐全。


现在的头道沟村已成为生态型的民俗风情旅游乡村,农牧民除了放牧获得收入来源,在家庭旅游等方面又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当地村民对于基层领导的工作也十分满意。
在2012年,头道沟村被自治区评为“全疆优秀村庄规划建设示范点”。
人民幸福,安居乐业,不正是乡村振兴的初心与使命吗?


PS:走过路过不容错过!规划词典的规划热词等你来听

—中规建业每日精选 —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官方号
城市规划、乡村振兴、文旅景观、生态规划、项目咨询
以富有创造力的项目经验,提供技术服务与空间设计
“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
一站式解决方案 一体化服务



本资源均为通过网络等公开合法渠道获取的资料,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如原作者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文章,谢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土地规划人):「壹个案例」乡村振兴:让每家每户都能接通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