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中国美术报》2020年1月13日


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曾小凤


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曾说,“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和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中的两部书,才能理解它们中的任何一部;但是,在这三部书中,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这部书就是“艺术之书”。如今,“艺术之书”作为承载一个国家、民族最深沉记忆的宝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味、关注与共感。这一“艺术之书”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千百年的历史,而且它所关涉的各个时代的艺术家的思想形式、语言方式与文化结构等,又汇集成一个民族的共同话语,乃至结晶为某种文化基因。


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孙滋溪 天安门前 布面油画 155×294cm 1964 中国美术馆藏


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组织编纂的“共和国记忆”丛书,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率先出版文学卷、音乐卷、美术卷三种,用别具特色的“艺术之书”追忆新中国70年的光辉历程。“在文艺经典中追忆70年的光辉历程”,是这套丛书的选题立意所在。如白烨教授在《总序》中总结的,“‘共和国记忆’丛书,正是以经典作品为点,以发表时间为序,对文学、音乐、美术三个领域里的有特色又有影响的优秀作品,以讲述创作背景、绍介作品梗概和回溯社会影响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全面的展示,给人们勾勒出文艺领域经典作品衔尾相随、绵延而来的繁盛景象,使得人们在重温这些经典作品的同时,也重温了那些令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辉煌历史。”遴选名家名作展示“共和国七十年”,既是这套丛书学术份量的保证,同时也最有利于激发读者的历史意识、爱国情怀和审美感受力。


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张义波 山村的夜晚 布面油画 400×170cm 2019


就殷双喜教授主编的《共和国美术记忆》而言,这本书与文学卷、音乐卷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仅意在重温和追忆“那些令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辉煌历史”,而且是一项基于“共和国七十年”绘画艺术成就的基础性研究,以图文并茂、画说历史、寓史于画的形式,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各个重要历史节点的光辉历程与时代风貌,旨在从宏观上贯通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与时代、社会、民族国家的历史关联。所选100幅作品,从1949年以来至今众多同类主题的美术作品中精选出来,主题包括开国大典、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抗美援朝、宪法制定、选举、第一个五年计划、学文化、修建长江大桥、人民公社、知识青年、小岗村、全国科学大会、深圳特区、中国加入世贸、北京奥运、航空航天、贵州天眼、港珠澳大桥等,从而以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民的关联表达,构成回望新中国70年辉煌发展的图史。


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董卓 国家的脊梁 综合材料 288×480cm 2019


“笔墨当随时代”,是《共和国美术记忆》对70年中国美术变迁的一个总体观察。在一种相对开阔的社会政治视野中,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把握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代脉搏,诸多具有节点意义的事件扭转了思想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从美术与时代的关系角度,回望和追忆共和国70年中国美术的发展轨迹,对于更好地认识、延续和发扬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主题美术创作传统,以及有效地推动与时代同行的美术创作的开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本次发布版本略有改动。


曾小凤,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美术批评史、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美术研究》《美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担任《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文选》《丹青史诗与中国形象》《共和国美术记忆》副主编。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学术文摘丨《共和国美术记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书”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