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箭杆河畔的“任性”传说

庄子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西南

在这片曾孕育美丽传说的土地上

许多古迹已不复存在

但那些神奇的故事

仍扎根在村里老人们的记忆里

箭杆河畔

这些传说中的主人公们

像“奔流到(潮白)河不复回”的箭杆河一样

都有一股“任性”的气质

任性的鞑子坟

庄子村名字的由来很有说头。

很久以前,庄子村原叫大王庄。大王庄后来演变为大珠宝庄,是什么促使了这一变化如今已难考证。现在的小珠宝村,也曾属于这个大珠宝庄。

为什么村子改名了呢?老人们说,在村子前边大概距离500米的地方,曾有一个很大的土坨子,叫“鞑子坟”。以前蒙古兵侵犯中原,行至此处,死了一个将军。本来那时候在战场上牺牲的蒙古将士基本上都会被运回家乡安葬,不知什么原因,这位将军就葬在了这里,而且修的坟特别大,像一座小土山。

潮白河

你一定想问,鞑子坟和大珠宝庄改名有什么关系呢?过去有一段时间,村里总是死亡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这种现象被当地人称为“倒小口”。后来找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说与前边这个坟有关系,说前边这个坟主人姓鲍,这个村又叫珠宝庄,形成了所谓的“鲍吃珠”,这村儿还是改名的好。

于是村子就改名叫“桩子”。这个寓意是什么呢?你不是“鲍吃珠”吗,我把你这个“鲍”拴在桩子上,饿死你。从此之后,传说村子还真就不倒小口了。再后来,木桩的桩的木字旁也被去掉,改成了现在庄子的庄。

任性的燕王

从前,村子里有一口石砌井,大概两米深。离这口井十来米远的地方是一条老官道。我们要去张镇的一个行宫村——过去那里有一个皇帝的行宫,皇上去承德或者哪儿,可以在那里歇脚——就走村西边这条老官道。

神奇的是,这口井比这条老官道高两米,井水还是由井口往外流,当地人称之为满井。有一个传说试图解释这一现象,说燕王朱棣扫北的时候走到这儿,需要安营扎寨,先锋官先查看了一番后向燕王报告,说前面就一口井,大队人马可能不够用。燕王听了,随意说了一句:不够用就把这井扳倒了,让井水往外流呗。传说由这儿开始,这井水就往外流。

燕王扫北

后来还发展出一些小的故事。曾经有一个村人小时候掉到过井里。这口井也不是常年满着,有时候水位下去,离井面大概一米深,或者说几十公分。村里的孩子在附近的大树底下玩,他不知道被谁一碰就掉水里了。掉井里以后他就在水上飘着。

现在大家试着解释,过去孩子穿的大棉衣,浮力其实挺大的。当时孩子流哈喇子、流鼻涕,随便拿衣服擦,就在衣服上糊了一层,像油一样。可能这样,衣服浸水就更慢,反倒像一个救生圈。

任性的小白龙

人称庄子村有三宝,满井、金龟、白麻雀。这就要牵扯到孤山了。

传说孤山里有一个宝洞,宝洞里边有一匹白马,白马长年拉着一个碾子,在洞里磨谷子。有一只金鸡也住在洞里,每天金鸡一打鸣,头天晚上种下的谷子就能熟。结出的都是金谷穗,碾子上磨的全都是金谷子,每天熟一次。

满井里边住着一只金龟,它就是开启宝洞的钥匙。过去人们觉得拿龟往某处一摁,宝洞的门就会自动开开。这只金龟还能掌握天气,天气晴的时候它就在水面上,如果要下大雨,它就沉下去。当时的村民想知道今天有雨没雨,就到这儿看看。

井里还住着一只白麻雀。过去灰麻雀很多,作为村里一宝,它颜色都不一样,白麻雀。这个白麻雀是报平安的,世道和平的时候,它的叫声悦耳动听,如果社会状态不好,它的叫声就会变得低沉,甚至哽咽。

白麻雀:我厉害吧

曾经有这么一个南方人,南方人比较聪明,不知道怎么他就看出来村子里有两样东西,正是开孤山金洞的钥匙,一样是满井的金龟,还有一样就是一个山底农户家里种的大瓠子。南方人给了这个农户一千块钱,让农户把瓠子给他留着,留七七四十九天。

这个南方人去满井把金龟偷走以后,就到农户家去拿瓠子。农户事先就感觉到不对劲,所以没等到四十九天,还差两天,就摘下来给了那个南方人。

南方人拿金龟开启宝洞以后,用瓠子当顶门杠,他进去拉那匹白马。他一拉,那马就一道白影跑了,向西跑到箭杆河,化作一条白龙。毕竟这匹马长期在里边拉磨,它也不干哪,有人开门它还不跑?

南方人他也很无奈,可是这会儿洞门咔咔地响,瓠子不够天数,它顶不住。那就赶紧抓两把金谷子吧,抓两把金谷子的同时就往回跑,还没跑到大门瓠子就碎了,门一关,把这个人也关在里边了。后来再找这个藏宝洞,钥匙什么的没了,也找不着了。

小白龙:可算自由了

再说那匹马,它跑到现在箭杆河的位置,原先没有箭杆河,是这匹小白龙看到当地的百姓长期为潮白河发大水所困扰,就用犄角豁出一条沟来,形成了这么一条箭杆河。后来这个地方的村民为了念它的好处,用稻草扎成龙的模型,每年来祭祀它。

三月初一曾有一个庙会,就是为了纪念小白龙。有说法说稻草扎成龙的模型以后,能够唤醒小白龙,让它保地方风调雨顺,后来逐步演化成现在舞龙的雏形。解放前,三月初一庙会开始有了舞龙的活动,不过由于担心发生类似密云的踩踏事件,现在已经取消了。

(关于箭杆河的来历,还有其他说法,此处暂且不表。)

任性的小仙女

前面提到的所谓孤山,据说是二郎救母搬过来的山。传说这座山原本在山下村子的西侧,一夜之间不知怎么就跑到了村的东边,所以村子就取名叫山西村。现在在村的西面还能看到山的痕迹,也就是石头。

据说玉皇大帝曾让他的三个女儿一夜之间建起三座塔来,一人建一座,其中孤山一座、通州一座、顺义一座,完成后他就答应女儿们一件事。顺义塔是玉皇大帝的三女儿负责建造的,这个三女儿比较贪玩,耽误了,才只建了一个塔座,就听到金鸡打鸣。这代表一宿过去,顺义这个塔没建起来。

任性的锔匠

有一句顺口溜提到了孤山塔:“孤山塔,劈半拉,箭杆河,白龙马”。所谓“劈半拉”是指,可能是由于雷击,孤山塔中间有一条裂缝。

过去碗坏了,有锔瓶锔碗的匠人给修。匠人中有这么一位,他就想锔大家伙,你拿碗过去,他说忒小,我不锔;你拿一盆,他说这也小;过一会儿搬出一口缸来,说这你给我锔了,不行,缸也小。

对方也很生气,就对锔匠说:孤山塔大,你把孤山塔锔了。结果锔匠就走了。那一宿,山底下居民就听到山顶上很大的动静。第二天早上一瞧,塔已经给锔上了,卡了三个大锔子。现在塔没有了,但六十岁以上的人都见过这个锔子。


乡村文化人  

RCRA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行动,聚合全国农研专家、志愿组织、公益社团、乡友力量,为亟需支持的乡村提供乡土调研、创意传播、社区凝聚、人才培训、生态修复、乡村设计、品牌孵化、创业众筹等多项志愿服务。作为北京志愿者联合会一级社团,RCRA本着精准造血、务实坚持、接力跨界、合作创新的态度,为全国乡村能力建设提供志愿服务。欢迎广大乡村基层管理者、社团领袖、研究人士、设计师、志愿者加入我们,一起实现“文化乡村梦”!

点击“阅读原文” 登记参与乡村文化志愿者行动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