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摘丨孙不二的登真之路及其形象演变:由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中14组孙不二形象谈起(下)
孙不二的登真之路及其形象演变:由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中十四组孙不二形象谈起 下 吴端涛 美术研究 2015年第4期 2. 毁容西度:从“未之纯信”到“决然入道”的态度转变 通过对《金莲正宗记·清净散人》(124...
孙不二的登真之路及其形象演变:由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中十四组孙不二形象谈起 下 吴端涛 美术研究 2015年第4期 2. 毁容西度:从“未之纯信”到“决然入道”的态度转变 通过对《金莲正宗记·清净散人》(124...
“刺点”:重阳殿壁画中的地狱场景 吴端涛 《美术》2014年8期 在山西芮城永乐宫重阳殿,东壁、北壁东西两侧、西壁以及扇面墙背面满绘壁画,画面主要采用对真实物理空间的场景再现式手法,分段讲述金末元初全真开派祖师王重阳出...
一点儿北京丨京事知多少 北京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除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外,数千年来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它特有的“京味儿”——这些极具北京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是京城珍贵的文化资源。“一点儿北京”栏目将向大家介绍“京味儿”食、器物、...
喜仁龙(Osvald Sirén,1879—1966)是20世纪欧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先驱。在很年轻时,他就荣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之位。但当他成为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学者后,却将目光转向中国艺术,而且从此再没有离...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国自然资源报”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 电话:010-68047618 网址:www.zrzyb.net 中国自然资源报微信平台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
艺术故事的背后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在关于艺术的故事里,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神笔马良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可以创造出美好的东西。不过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现代作家洪汛涛在1955年才创造出来的呢? 大家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王...
笔者偶然读到此篇文章,文章无意中解答了本人困惑已久的“燉煌衍派”中是“燉”还是“墩”或“敦”的困惑,文章追溯源流,恰好匡正谬误,正本清源,感谢作者无私全文分享,授权转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龙湖记忆):“长安(敦煌)-泉州文化线路”初探...
1958年7月,毛主席接见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民间文艺融入时代,参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建构与发展,走过了一段坚实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继承解放区民间文艺传统发展群众文艺活动,到二十世纪五十...
“住深法性”为华严经偈颂,弘一法师(李叔同)常以书华严经偈语赠送世人结缘弘法。 此石由勾勒弘一书句为碑匾,系福林寺常住在廿年许时寺庙改造,替换下的构件,现收藏在寺内。 向慧者请教,偈语理解如下: 住深法性,意为:安住在甚深的法性之中。法性也...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一点儿北京 | 初秋,最忆一片白水羊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