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艺术故事的背后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在关于艺术的故事里,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神笔马良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可以创造出美好的东西。不过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现代作家洪汛涛在1955年才创造出来的呢?


大家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王冕画荷花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其实也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杜撰的,可是也都被我们当成了真事。


其实元代画家王冕根本不是放牛娃,也不会用红红绿绿的颜色画荷花,而是以画墨梅在艺术史中留名。


虚构的艺术的故事,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于艺术的憧憬和想象。可是,如果要走进中国艺术的世界,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就需要还原艺术背后真实的历史。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元)王冕《墨梅图》轴  纸本墨笔  67.7×2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和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历史与文化,既是抽象的文献记载,也是切实可感的物品——尤其是艺术品。


感知艺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视觉的,一种是物质的。接触中国的艺术,就是认识中国的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从而获得一种新的视角去认识我们自己。


中国人的所有情感在我们的艺术中都能有所窥见,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传统。中国的艺术和我们发生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


大家都知道,艺术是视觉的,需要用眼睛去看。然而我们也需要触摸,如果不用手去感觉,大概我们也体会不到玉器的温度和瓷器的光滑,也体会不到为什么一幅中国的古画不能直接看到,而是需要用手“打开”。


中国的艺术还需要去“听”,“琴棋书画”自古就被称作“四艺”。而如果你想知道那些青铜的乐器为什么会被当作最重要的艺术品,最好去听一听敲击它们发出的声音。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清)翠玉白菜  18.7×9.1×5.0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957年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送了用一套出土的战国青铜编钟演奏的《东方红》,让古老的艺术焕发了声音的魅力。


欣赏中国艺术,有时还需要使用嗅觉。比如当你去欣赏那些和“香”有关的艺术品——香饼、香囊、香具的时候,你需要用鼻子闻一闻。


最后,也不要忽视舌头和味觉。比如,中国古代艺术中,还有数量极大的茶具和酒具。一付建窑的茶盏,只有在茶汤的滋润中才能体现最大的价值。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国人的美育必修课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倡进行美育,美育的本质是感受生命能力。就像法国思想家卢梭说的,缺失了美,也就缺失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学习中国艺术,就是重新发现我们的传统,在丰富的艺术世界里寻找精神的休憩之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进中国艺术呢?


学习中国艺术,需要理解和体会艺术的思维方式。学习艺术史,既复杂又简单。复杂是因为,它试图理性地捕捉人类最难以捉摸的感性行为。简单则是因为它几乎没什么门槛,只要打开我们的感官就行。


艺术的思考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感知,来进行自由和自主的观察,并且在观察中不断提出问题,学会享受观察的快感和思考的愉悦。我相信,中国的艺术,一定会让你“耳目一新”。


进入中国艺术的世界,还需要些勇气和开放的态度。艺术的故事里什么都有,有神话和传奇,有爱情和怨恨,有伤感和离别,还有疾病、恐怖和死亡。面对艺术里体现的人生百态,要有胆识和勇气。


不相信吗?在中国艺术中,墓葬艺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类型,下到地下的古墓里,在其中体验艺术的力量,常常能让我们这些现代人有一种莫名的肃杀之感,似乎看到了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而当你站在一幅元代的唐卡面前,那些泛着诡异的蓝绿色、戴着骷髅串珠的密教大神,无不让我们感到从肉体到心灵的震颤。


和艺术发生联系还需要一颗好奇和敏感的心。这样你才不会止步于优美的故事,才能深刻感受到艺术那难以言说的力量。艺术需要敏感的心,反过来,艺术也能培养敏感的心灵。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元)大威德金刚曼陀罗  缂丝  245.5×209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这次在后浪学堂和蜻蜓文史的邀请下,我很高兴为大家带来中国艺术史的音频课程。


在不少人看来,中国艺术史等同于名作大串联,或者古董大串烧。这没有问题,但并不够。这个课程从具体的艺术品解读出发,还会围绕艺术史现象或艺术史里的问题展开,形成一个中国艺术史的大脉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通往中国艺术精髓的路。


我还希望尽可能地把最新的研究融入课中。虽然艺术史的很多研究都不是定论,但也能彰显艺术对于我们的价值和启示。这门课还综合吸收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史研究,尤其是美国学者杜朴和文以诚合著的《中国艺术与文化》,我推荐大家搭配这本书收听课程。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与文化》,[美]杜朴(Robert L. Thorp)、文以诚(Richard Ellis Vinograd)著,张欣译,湖南美术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2019年。


艺术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也承载了我们的人生和理想。学习中国艺术史,每个人所获得的东西也许有所不同,但我希望并相信,我们都能借助中国艺术之眼,来重新看到中国的人,中国的山川地理,中国的动植花草。


愿我们都做一个有趣的人,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1998年至200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黄老师在中国美术研究领域著述颇丰,也在教学生涯中让很多人喜欢上了中国美术史。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现在在蜻蜓FM上购买《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课程即享受首月购课优惠,还能以142元超低价购买《中国艺术与文化》纸质书(原价258元),并获赠藏书票一套,赠完为止 。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扫码购课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纸质书优惠购买路径:购课后,即可在课程详情页中查看优惠购买链接。


购课用户欢迎加入微信群:请添加houlangxiaozhushou,备注“中国艺术史”。


点【阅读原文】,听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美术遗产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