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疫情不会改变趋势,只会加速趋势

疫情不会改变趋势,只会加速趋势

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受其冲击,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放缓,市场萎缩。作为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专业技术的服务行业,勘察设计市场需求放缓,市场竞争加剧。

根据天强(TACTER)联合国内22家省、市、区以及4家全国性相关勘察设计细分行业协会开展疫情影响调研回收的3117份问卷分析,49.6%的企业表示现金流仅能支撑3个月以内,五成以上的企业表示当前在手合同量低于正常经营30%,疫情直观地对行业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探讨在这样严重的社会危机下,工程设计行业内可能会发生的企业重组分析和判断。

疫情不会改变趋势,只会加速趋势
作 者

杨 帆

天强TACTER 副总经理

疫情危机犹如一个突如其来的催化剂,爆炸性的催化剂,将加速行业的整体格局重构,服务模式的重构,甚至业务模式的重构。企业重组是对企业的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用好企业重组这把武器,从战略的角度思考重组的对象、重组的途径以及重组的角色,把握好可能是企业唯一一次的重组机会。 

经济结构转型推动行业重组大趋势

实际上,在不考虑本次疫情危机的情况下,2019年工程设计咨询行业已经显现出明显的重组加速现象——开始向头部企业聚集,各类资源向竞争优势企业靠近。相比之下,迟迟未能进行业务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缺乏挽留客户举措的企业,已经显现出经营的颓势。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降临之前,出现了现金流短缺,骨干人才流失等情况,迫不得已开展企业股权重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工程设计产业逐步从规模化向产业聚集阶段过渡。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工程建设行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也为工程设计行业带来了黄金发展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这次疫情的突然爆发,必然让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调整提前来临。

在此次疫情中,中小型的民营工程设计企业受到影响比较大,但是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间里,企业家乃至员工都必须学会与危机共存,并在危机中寻找转型发展的机会。

案例:吉林路桥设计公司是一家专业齐全、技术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由于地处东北,在大环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企业面临战略选择。路桥设计的股东积极拥抱重组,寻找重组机会。最终选择和一个国企的投资公司合作,以百分之百的股权合并进入对方公司。股东们虽然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但是换来了企业发展的第二次机会,获得了大量的业务。最重要的是员工得到了参与更高质量项目的机会。

新技术更新推动行业重组与跨界融合大趋势

除了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压力之外,新技术也助推了行业的重组浪潮。在工程设计行业利用新技术进行服务模式创新,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在疫情防控的封闭式活动期间,各设计公司的新技术纷纷上线——线上虚拟现实、网络协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疫情危机提前为新技术登场提供了一次机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行业再传统独特,总会被时代的浪潮推着往前赶;一个产业再难跨界融合,总有一些“推浪者”率先撬起一角去主动拥抱。

新技术的发展浪潮,势不可挡,同时也将加速行业旧势力的瓦解。在行业重构的过程中,新技术将和原有工程设计行业的资源进行碰撞和对接,重新构建竞争格局。

案例:国恒设计是国内一家中型规模的建筑设计公司,在进行了多次战略研讨之后,以科技创新作为战略突围的方向。该公司运用BIM手段致力于在建设领域,从设计、成本、建造到运维管理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开发及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因恒云”,在包括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新希望D10、招商大魔方等BIM服务在内的众多项目中,不断实践着为建设行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服务,成功树立起自身的设计+数字化的高科技设计公司形象。

建筑行业的改革推动建筑行业重组大趋势

2019年12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提出了施工企业和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相互认可。鼓励设计单位申请取得施工资质,已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建筑工程专业甲级资质的单位,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鼓励施工单位申请取得工程设计资质,具有一级及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单位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的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与施工资质相比,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甲级资质远远少于施工资质,而且获得的门槛要求也高于施工资质。《办法》变相打破了资质的门槛壁垒,将大力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重组,尤其是加速了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融合。

实际上,国内大部分顶级的施工工程公司已经拥有了国内顶级的工程设计企业,比如上海建工集团重组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院,北控集团重组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

种种迹象表明,施工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加快对设计企业的人才掠夺,或通过兼并重组的手段强化自身的技术和研发实力,以此提升施工企业的总体竞争优势。在巨无霸施工企业的攻势下,有多少设计公司能够继续保持独立性,这是一个疑问。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控股型收购原苏州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已经改制为全民营的工程设计企业,苏州交通设计院选择加入了一个央企背景下的施工投资集团,这也从具体案例中反应出设计和施工在业务协同方面依然有提升的空间,相互作为价值补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这样的兼并收购案例在工程设计行业比比皆是。反倒是工程设计类的上市公司作为同行业间并购在过去两年中降温熄火,鲜有横向并购的案例发生。

从经济结构转型、新技术的冲击、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三大方向的推动趋势来看,工程设计行业即将面临一个大的重组和洗牌。

从中小型企业角度来看,发展的困境本质上是由资源缺乏导致——缺乏高质量的人才,缺乏市场渠道资源,缺乏业主的信赖,缺乏政府的背书,缺乏充足的资金等等。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必须以创新突围,或者主动以重组的姿态对接资源。包括对接更加先进的企业,行业里的头部品牌企业,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让先进的生产力带动企业进行变革,主动适应新环境。
站在未来看现在,身处变局谋创新。未来工程设计行业的竞争是立体式的竞争模式,比拼的绝对不只是过硬的技术,还需要比拼资源、渠道、品牌、人才、新技术等。
疫情危机并不会转变趋势,在大趋势浪潮下,疫情危机将会成为重量级的催化剂,加速趋势的到来。在多重危机之下,以积极重组的姿态拥抱下一个春天,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方向,与其迷茫中挣扎,不如选择主动拥抱。
THE END

抗“疫”特殊时期

天强TACTER推出“线上系列公益课程”

就当前形势下设计企业的危机应对

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分享

3月20日(明天)下午

16:00-17:00

第五期课程——

“重组浪潮下,

工程设计企业的重组与兼并”

由天强TACTER副总经理

并购重组业务线负责人

杨帆先生主讲

欢迎参与!


疫情不会改变趋势,只会加速趋势

*更多课程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天强管理顾问直播间了解详情


监制 | 陈淑英
编辑 | 张静 江蓓芬

本文编排版权归@思翔工程设计洞察所有。思翔新媒体电话:021-68868900,邮箱:thinkers_union@tacter.com.cn。

『 感谢阅读 』

疫情不会改变趋势,只会加速趋势

点击这里进入天强管理顾问直播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思翔工程设计洞察):疫情不会改变趋势,只会加速趋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 疫情不会改变趋势,只会加速趋势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