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全民宅家抗击疫情,全社会被迫按下暂停键。如同免疫系统面临病毒攻击,全社会开始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从抗疫物资短缺到民生用品采购难,从上班难到开学难,从餐饮旅游业受损到农产品滞销,从人员健康状况采集难到复工复产难……面对被动宅家带来的各类问题,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各行各业积极行动开展自救,主动“宅+”模式悄然按下播放键。


“宅+云买菜、云购物”“宅+云教育、云办公” “宅+云就医、云旅游”“宅+云签约、云招聘”一派万物皆可云的景象。在特殊时期,宅家一部手机,通过“宅+”模式,便将分散的人、事、物、流程重新联系起来,服务了“宅需求”释放了“宅消费”,形成了“宅经济”。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01 宅经济的蛋糕到底有多大?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叮咚买菜仅春节7天,就完成400万单订单量,日均下载量超过4万人次,且平台GMV(成交总金额)同比增长6倍,客单价也大幅增长了70%。盒马鲜生的网上订单数量相较去年同期激增220%,门店平均每天补货6-8次;疫情以来,30余家互联网医疗平台或企业跨地域调动医生超10万名对疫情开展线上义诊及健康防护科普。平安好医生APP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疫情期间,学校延迟开学,教育系统和机构紧急开展线上教学,教育行业APP日均用户规模达到1.27亿人;受疫情影响,大量农产品滞销,阿里巴巴数据显示,全国各地已有上万个大棚直播间,截止2月16日,淘宝天猫已售出超过2.6万吨滞销农产品;疫情期间,有超过1000万的组织和2亿上班族在线开工,有5000万的学生通过钉钉在线课堂学习。钉钉这种超预期的流量20倍、上百倍的增长,而且每天都在不可预知的增长,到底能涨多少,阿里和腾讯都表示没有底,只能与流量赛跑,不断的增加服务器和堆资源来扩容。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超强部署下,我们看见了中国人民线上消费的巨大潜力,也看见了“宅经济”下新兴业态的活力,这为化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也吹响了各行各业加速线上升级的号角。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02 “宅经济”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


 “宅经济”是疫情期间产生的新经济形态,任其万千变化,但其本质上就是数字经济。可以说是数字经济的发展保障了疫情期间经济社会的持续运转,并为人们宅家期间的工作、生活、消费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数字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腾飞。数据的互通实现了万物的互联,万物的互联又将不同属性的事物联结在一起,组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接下来如何最大化发挥万物互联成果,将关系网变成价值网,进而从万物互联迈向智慧互联,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03 宅经济带来的几点启示


农业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技术和资本,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就是数据。当数据的生产、加工、处理、交易和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要素时,社会便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当前,我国的数字经济体量已稳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如何发挥数字经济的独特价值,更好的实现数字赋能、培育数字技术、加快数字输出,真正打通数联到物联再到智联的路径,值得每个人每个行业认真思考。


1.正确认知数字经济的作用是迈入数字经济的起点


疫情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观察数字经济的机会,从信息传递、抗疫动员、民生保障再到经济复苏,数字经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关于数字经济的作用,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指出:“数字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是融合的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说:“数字经济并非独立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整个经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经济只有能帮助整个经济系统重新组合生产要素、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商业形态,才能更好地成长起来”。两位专家观点的共同之处是数字经济并不能独立于传统经济而存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不能排除和取代传统经济。我们说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并不是说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就不重要了,而应该认识到数字经济其实是一个增值的过程,传统经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发生增值,数字经济也在传统经济增值的过程中得到了价值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2.建立数字化思维是融入数字经济时代的重点


数字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观念的更新,认知的变革,是一种思维方式与全流程模式的变革。不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建立数字化思维、主动跟踪数字化技术发展进程,反思传统流程如何再造、新流程如何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谁思维转变快,数字化基础布局早,谁就能先人一步,占领新时代发展主动权。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杭州的智力高人一等,速度快人一拍,表现亮眼,这源自于杭州市委市政府较早的转变思维,用理念先行引导数字经济布局。从“天堂硅谷”到“一号工程”,杭州数字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培育了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等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形成了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安防等产业集群,为疫情期间的快速响应和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2016年,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城市大脑”,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开启利用大数据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探索。如今,城市大脑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力不断升级,在后疫情时代的复工复产战役中,于近日发布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通过该平台,企业和个人可以“端对端”的了解和兑现疫情期间的惠企政策,企业员工只需填写信息提交申请,从送码到确认不到2分钟,来自杭州市政府的500元“企业员工疫情租房补贴”就到账了,告别了办事跑部门的传统流程,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向“最多点一次”的跨越,让企业和个人获得感大大提升。这不是简单的将政企服务电子化、线下流程线上化,而是切切实实的以数字化思维流程再造的实践,是杭州市政府打造数字第一城、改善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3.推动数字化转型是释放数字经济价值的难点


从整体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推进速度也较快,几乎渗透传统线下消费和服务领域的全流程,场景丰富,模式成熟。但在与实体经济的生产领域深度融合方面仍有待提升。传统工业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仍有很多障碍,如缺少能将数字化技术与线下技术融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如缺少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数字技术;如缺少数字企业与传统企业深度融合的商业模式;如面对前期投入成本未收回,现在又要数字化转型缺少资金投入等问题。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技术、钱等问题是数字技术下沉、赋能传统产业实现增值、释放数字经济价值的难点。未来,建立能将传统企业转型需求和数字技术服务精准匹配的平台和商业模式是值得关注的突破口。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还处于一个不断深入、演化、渗透、扩大的过程,一方面创造“宅经济”一类的新经济类型,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数字经济仍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思维方式还要加快转变、许多技术瓶颈还要加快突破、许多管理机制还要加快改革、许多商业模式还要加快创新、许多未知领域还要加快探索。只有紧跟数字经济时代步伐,建立与数字经济相兼容的思维方式、工作流程、商业模式、治理手法、体制机制,各行各业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也将驱动我国经济形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

1.《居家防疫带火“宅经济”,前景如何?》,2020年3月5日新华社

2.《腾讯会议和钉钉:我们太难了》,2020年3月4日InfoQ

3.《这,就是数字经济》,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习大国

4.《杨学山:数字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是融合的经济》,2020年1月18日 腾讯研究院

5.《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主旨报告,王国平

6.《亲清在线:从“最多跑一次”到“最多按一次”》,2020年3月3日 拱墅文旅 运河南

7.《“战疫情促发展”,杭州释放强烈信号|周江勇:更精彩的杭州在等你》,2020年3月2日杭州发布

8.《疫情冲击下的边界思考,数字化进程能否按下快进键?|企鹅经济学》,2020年2月26日企鹅经济学 腾讯研究院

9.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宋   航

审核:毛燕武

推 荐 阅 读  ↓ ↓ ↓

杭州城市学研究会2020年春季招聘公告


【城市学专访视频】刘嘉:认清素质教育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点击阅读原文欢迎参加“两奖征集”

↓↓↓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怎么办):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 从被动“宅家”到主动“宅+”,“宅经济”引发若干思考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