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下,已经撤侨的各国为排除感染风险,在人员抵达本国后要集中隔离14天。各国的隔离地点也各具特色:英国在医院隔离;美国、加拿大隔离在军事基地;而战斗民族画风依旧硬核,撤侨人员直接被送进位于零下27度西伯利亚大森林中的一所疗养院,全员两周内不得出入,由国民警卫队把守巡逻。各国如此高规格的“隔离众生相”也表明,传染病医院的选址问题需要审慎考量。
坐了10多个小时“硬坐”飞机仍不忘健身的俄罗斯小伙
图源:观察者网
本次疫情表明,各大城市都需要有可收治新冠肺炎、SARS病毒等一类传染病的烈性传染病医院。事实上,我国在03年SARS事件后的数年内,不少城市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新建了一批占地100亩以上、设计床位300~500张的传染病医院(备战医院)。因为传染病医院的潜在污染性,选址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选址成功与否关系到特发疫情处理结果。国内已有数项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选址原则[1-4]。
原则
01
便于消毒隔离
传染病医院作为收治传染性疾病的专科医院,集中了大量的传染病人。由于传染病种类多、传染途径多样,甲类、部分乙类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传染病医院的选址宜避开人群密集地区 , 以减少周围居民被感染的可能。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传染病医院位于城市中心, 多年来周边市民生活未受影响。然而,在SARS疫情中,医护人员感染较多的医院,大多位于闹市区,人口密集,通风不畅。其中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1:医院位置本身就是繁华区域
北京市地坛医院旧址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属于这种情况。地坛医院旧址位于北二环的地坛公园一侧,周围为商业、居住聚集地,距离王府井商业区不远,附近也有长途汽车站。长久以来周边市民都存在迁走地坛医院的声音,2008年地坛医院整体搬迁至郊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位于广州市越秀老城区东风东路,病房楼与居民楼距离仅8米,SARS期间出现居民楼人去楼空的现象。
情况2:医院兴建时属于偏僻位置,随着城市发展逐渐被城市建成区包围。
典型的有重庆传染病医院。重庆传染病医院位于沙坪坝区的平顶山下,早期是人烟稀少的郊区,随着城市发展周边也成为了人口密集区,传染病楼紧邻居民楼,在SARS和甲型流感期间均需要对居民楼进行额外的消毒防疫。
虽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 消毒隔离技术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新冠肺炎期间各大医院物资短缺导致收治病人能力受限,证明了消毒隔离很大程度上和医疗物资及医护人员的配备情况相关。一旦医疗物资配备不充足,病人拥挤的传染病医院就成为一个潜在的传染源,对周边居民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传染病医院选址应布置在城市远期规划中人口稀少的边缘地带,距离周围建筑有符合规范的绿化缓冲带。
原则
02
交通方便快捷
交通方便快捷,便于病人就医和转诊是医院选址的基本要求。传染病医院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其选址对交通的要求比综合性医院更高。SARS疫情后新建的一批传染病医院选址在偏僻的农村,交通十分不便,导致大量普通的传染病人因为就医不便而转到综合性医院就诊,反而更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与传染病医院的目的背道而驰。传染病爆发后,需要短期内运输大量的救援物资、医疗设备和转诊病人,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武汉短暂的封城后导致大量的病人和医生无法前往医院,也证明了传染病医院需要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
原则
03
基础设施可靠性高
现代化医院需要依赖城市提供包括水、电、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才能正常运作。 特别当突发疫情时 , 可靠的基础设施是传染病医院发挥作用的基础保证。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医疗垃圾处理十分关键。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前,需要在医院进行初步处理,否则容易造成污染。医疗垃圾需定时定点收纳后焚烧处理,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需达到100%。
图源:公众号“栖霞市人民医院”
原则
04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强
WHO的《城市和公共健康危机》报告中提到,城市突发事件初期,在尚未清楚是传染病、核泄漏、化学事件或者恐怖袭击的情况下,大量病人就被送到医院急需救治。因此,传染病医院的建设必须考虑到应对细菌战、化学泄漏及生物恐怖事件的需要。这也对医院的用地面积、隔离封闭条件、设备和技术力量储备、交通条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则
05
平战结合
新建传染病医院在依靠财政投入的前提下, 还应立足于凭借自身经营来维持和发展。 因此其选址既要考虑应急事件时候的安全隔离和救治,亦要考虑平时的有效利用。各地SARS期间兴建的传染病医院出现不少空置现象。据报道,湖北市的传染病医院平时有五成以上床位闲置,而另一方面三甲综合医院人满为患。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为收治SARS需要兴建,建成后未收治过一名SARS病人,曾经长期处于封闭闲置状态。平战结合应该成为传染病医院选址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综上所述,传染病医院的地址应选在交通方便、城市基础设施良好、距离人流密集建筑有一定疏散距离、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有足够扩展余地的城市边缘地带。同时,新建的传染病医院周边应有大面积的空地可用于临时应急医院的搭建。
…
作者 | 张浩宏
中规院深圳分院市政交通规划所
作者简介:弗吉尼亚大学城市与环境规划、交通工程研究生。主要从事交通规划、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环卫规划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近年参与《龙华区竖向规划策略研究》、《雅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大鹏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呼和浩特市国土空间规划》等项目。
参考文献:
[1]丁曙光,宗宏军,张士侠.关于建设传染病医院选址的几点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03(11):63-64.
[2]雷志勇,南克勉,冯巍.SARS疫情流行时临时医院的组建与展开[J].中国医院管理,2003(07):11.
[3]郭颖. 后SARS时代的传染病医院设计[D].重庆大学,2005.
[4]王旭初,吴小辉.传染病医院选址的思考[J].浙江预防医学,2005(12):67.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PLUS):俄罗斯“硬核隔离”刷屏,传染病医院该选址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