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是一次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一座城市传统治理模式和智慧城市模式治理水平的考验智慧城市建设是大多数城市已经在进行的课题,城市的各个角落融入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技术应用场景的落地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智慧化治理能力也应当水涨船高。

疫情爆发,智慧城市的建设便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紧急开发上线的疫情服务平台到开放远程办公再到大数据追踪等,数字化手段已经贯彻应用到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AI助力疫情防控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新型肺炎具有人传人的特性,导致线上、无接触式的管理和服务成为最有效的疫情防控方式。

2月1日,北京医学会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开通“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医生咨询平台”。采用 AI(人工智能)、视频通信、远程医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千余名北京医生将接续排班,24小时面向广大市民提供咨询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获取疫情防治知识;同时,平台还提供医生在预防、就医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引导市民缓解焦虑、有序就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公共医疗资源占用压力。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以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应对这场战“疫”AI在“无接触感应”、“高效率通行”、“高温智能预警”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前端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再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通过 AI 技术,可以辅助各类公共场所(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的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实现非接触密集型人流 AI 辅助温感解决方案,解决疫情平稳后在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

尤其是在返工高峰,相比人工近距离检测手段和传统的发热筛查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和热成像智能测温技术,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推出了“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可实现对人员体温、口罩佩戴以及人员身份等多个方面的识别和管理,并能将实时信息统一展现及存档,助力打赢这场防控战。

此外,AI在教育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疫情蔓延后,很多学校采取了延期开学计划和安排,但是课能停,教育不能停。商汤科技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号召,制定了AI基础教育“停课不停学”解决方案,依托各省市教育资源云平台以线上视频点播或直播方式,支持学校开展自主网络教学服务。

商汤科技的AI+AR在线课堂助手,也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学机构实现远程辅助教学,通过背景分割、手势互动、人物美颜、AR特效、AR教具、虚拟Avatar等技术和功能,解决老师在家远程教学时遇到的背景环境杂乱不正式、教具不齐全等问题,从而提升课堂吸引力,让学生更专注。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不仅如此,老师还可通过AI互动课件制作工具进行教学课件的快速制作,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签到打卡、举手互动、语音问答等课堂互动进行管理和安排。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小程序上线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近日,腾讯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各省市卫健委、区县卫健局和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提供疫情服务聚合工具,可实现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的快速接入,全面助力政府和医疗机构加强疫情防控。

该平台及其各类疫情服务工具支持相关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快速接入,目前已经服务17个省区市40余个卫健和疾控部门,包括湖北、广东、北京、湖南、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区市。

公众可通过相应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进入疫情专区,快速获取当地及全国各省市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治愈及死亡人数等实时数据,确保公众及时获取到正确的疫情信息。与此同时,还有急寻同场所/同行人员紧急消息扩散功能,帮助更多与确诊患者接触者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最大程度阻止疫情蔓延。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此外,还提供“疫情智能问答”机器人24小时在线答疑解惑,及而为减少线下求诊不当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对于对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用户,平台提供 “发热症状自查”工具,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的指导下,利用AI技术,为用户提供权威可靠、简单易用的新冠肺炎症状自查服务,帮助用户快速自我评估病情,做出合理的就医安排。

对于仍需寻求医生专业意见的公众,平台还联合本地公立医院和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提供“本地医院发热线上咨询”服务和“在线免费义诊”服务,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供线上发热咨询和免费在线义诊,包括居家防护、导诊建议、心理咨询等服务,向大众提供实时权威的在线咨询服务,缓解线下医院压力。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机器人实现无接触式配送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此次肺炎疫情对普通人造成的最直观影响,恐怕就是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话要隔着两层口罩,排队要隔开至少一米。就连接到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的电话后,也要全副武装自己之后才能完成会面。

无人配送车,无人机同城配送越来越多的出现,除此之外,外卖平台也推出了自己的送餐机器,连直接配送入户的都有!虽然无人配送服务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离它们大面积普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此次疫情的发生无疑为其发展完善提供了契机。

疫情期间,无人配送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起作用,2月6日,一辆京东无人配送车就承担起了配送医疗物资的重任。在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上,它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灵巧地躲避着车辆和行人,最后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机器人除了在这次疫情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治疫情的后方,工业机器人也在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疫情刚刚爆发那段时间,口罩瞬间成为稀缺物资,价格越来越贵,并且买不到。随着“口罩难求”的发展态势越来越严重,一些工业机器人企业率先行动了起来,开发口罩自动化生产线。对于拓野机器人来说,生产口罩完全是个门外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拓野机器人内部分成了两个组,第一技术组就解决设计的问题,公司大概召集了十个工程师进行生产线研发和设计,第二就是专门成立了一个辅料采购组,就口罩生产的所有材料进行采购,基本上是在全国到处找到资源,找物料供应商。从大年初六开始成立应急小组开始,仅仅两天时间,拓野机器人的工程师就完成了生产线的设计图纸,并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设备的装配和调试,在几个通宵后,拓野机器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口罩生产线便投入了使用。

据了解,目前公司的口罩生产线已经步入了正轨,同时,公司也响应了深圳市中小企业局的号召,积极地投入了转产口罩的大军,以解决当下政府和百姓的紧迫需求,现在一条自动化口罩生产线大概能够替代20个工作人员。此外,他们设计的口罩自动化生产线也将通过政府渠道输出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企业。

在2020年开年之初的这一场无硝烟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协同办公等新技术,不再是高不可及的前沿理论,也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集成,而是在大众身边成为了疫情阻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新的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真正把防疫工作深入到每个城市、每个社区,以智慧高效、有效地抗击疫情,为人民带来更好、更安心的品质生活。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热线:18600457666

邮箱:38077532@qq.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建设报智慧城市):【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 【科技“战疫”一】丨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助力疫情防控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