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爆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路上的一只“黑天鹅”,对旅游、餐饮、文娱等行业带来严重影响。华侨城集团作为中国文旅行业的领头羊,奋力抗击疫情,坚定信心,冷静面对,更为文化旅游业的复苏提前做好准备。疫情发生后,华侨城创新研究院结合疫后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方式变革,积极思考疫后产业发展,解析行业应对措施,探索产品创新之道。我们特开辟“文旅再创新”专栏,诚邀华侨城集团、创新研究院与华侨城策划规划联盟专家建言献策,客观理性认清形势 ,分析研判发展机遇,坚定信心积极创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保卫战。
只有当现有的美好都失去了,
我们才能重新审视,
我们所要追求的优质生活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美团在疫情期间,“袋鼠耳朵”头盔的萌式服务成为城市生命线的重要部分,在提供配送服务的同时,为路人和消费者送去快乐和温暖,也为美团赢得了极大的大众好感度。
研判与建议
(1)报复性消费出现在恢复生活感官相关的消费领域,吃、穿、游的补偿性消费需求会增加,品质要求会提高;
(2)受经济压力影响,炫耀性、奢侈性、享乐型旅游消费需求,将会受到抑制,以减少不必要的家庭支出;
(3)疗愈型文旅产品将成为刚需。出于身心恢复的需要,安全、健康、安静、疗愈、舒适、自然态的产品会成为最迫切的需求。
关于疫情后的市场判断如下:
在对经济的冲击中,旅游业受影响较大,重资产的文旅投资风险较高。
企具有强大互联网基因和自有社群的企业具有更大的抗压能力。
具有高情感、高生命价值的产品更具有市场优势,产品的社会价值即商业价值。
关注心灵需求的精神文化生活类产品,或将成为爆款。
基于以上,有如下建议:
回归旅游的社会疗愈功能本身,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关注疫情对旅游的影响,把握文旅需求端趋势的变化。
对企业来说,加强企业的互联网基因,储备自有网络社群,即便景区关闭,依然能够提供不断档的文化产品及旅游服务。
做强产品本身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即文旅产品的经济价值。
(1)为有可能出现反弹的生活类报复性消费做好产品准备,被压制的感官欲望的消费需求有望增加。
(2)缩减炫耀型、感官刺激型文旅项目的投资,在文旅投资上做减法,控制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成本,倾向轻资产、快速见效、低风险、具有可快速复制的轻量级、运营优先、服务为本的文旅产品。
(3)疗愈型旅游产品成为刚需,能够抚慰心灵,亲近自然的具有小尺度,充满安全感、信任关系、高感情联结、高社交属性的生态游、可持续旅游、健康旅游有望成为疫后主力趋势,应做好相应的产品储备。
(4)推出“不间断旅游”产品,当旅游景区因为疫情关闭时,可以通过网络把自然景色和文化体验送到游客家门口,让旅行体验不断档。
(5)增加关注心灵需求的精神文化生活类产品的储备。
反思与畅想
旅游对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有很强的依赖性,友善、包容、更具韧性的社会,令无忧无虑的快乐旅行更容易实现。
在疫情尚未结束之际,思考“永续旅游”(可持续旅游)在中国的机会,或许正是时候。自然的脆弱性、个体的脆弱性、经济的脆弱性、社区的脆弱性以及城市的脆弱性,塑造了旅游的脆弱性。通过旅游促进自然、个人、经济、社区和城市的韧性,才有可能实现旅游的永续发展。
为社会福祉而做的永续旅游,并不是空谈情怀,而是大多以商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盈利公司——“共益企业”(B Corps)的方式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
澳洲的B 型企业“无畏旅游”(Intrepid Travel)开发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旅游产品,引导游客骑自行车穿越印度的拉贾斯坦邦,沿着印加古道徒步旅行,获得了游客的认可,也经济效益上获得成功,2018年营收达到4.02亿澳元。
全球研究显示,千禧一代的消费者要求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在旅游上,不仅要求享受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也要求旅游承载更多社会意义。意义和价值。有担当的、能解决社会问题的旅行,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消费者心中卓越品质的新标准。
为美好而来的旅行,对环境和社区有益的旅行,才是真正高品质的旅行。
文旅行业亟需通过品质创新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永续旅游”或将成为最大的机会。2015年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8、12、14三项目标与旅游紧密结合,也为永续旅游指出了方向。
以旅游促成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的正向发展;
提倡健康旅游的生活方式,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以旅游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
以旅游促进可持续的文化生产;
以高品质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这些都是关于永续旅游的畅想。
提倡“旅游向善”,将旅游行业的供应链,转变成促进社会福祉的价值链,形成社会向善的涟漪效应,增强整个旅游行业的社会贡献度,强化消费者的价值认同,扩大旅游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共建一个崭新的未来。
美好生活实验室
秉持华侨城“优质生活创想家”的理念,华侨城创新研究院旗下“美好生活实验室”,致力于开发满足“优质生活”的人本需求、面向未来的生活类创新产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文化遗产类大文化研究、未来生活趋势研究、文旅新场景研究
我们的使命是:为美好而来。
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后台,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编辑 | 姜小花、赵小瓜
审核 | 陈小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华侨城创新研究院):文旅再创新NO.4 | 大疫之后,回归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