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转发自:城市交通
写在前面:
出租汽车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双重属性。出租汽车在上海城市客运体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5 年,出租汽车日均客运量占全市日均出行量的15%。笔者对上海市3万余辆出租汽车、390 余万条出租汽车GPS行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历年交通调查数据,从出租汽车的行程分布、里程利用率、服务时间分布和空间差异性分布等方面,分析上海市出租汽车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
葛王琦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工程师
上海市出租汽车基本概况
照经营性质,上海市出租汽车可以分为顶灯车和特准车。顶灯车指按规定装置顶灯和计价器的中、小客车,其中,根据车辆的经营许可范围又分为市域车和区域车(市域车可在全市范围内运营,区域车只能在外环线以外运营)。特准车是指特许经营的不装置顶灯、计价器,不实施扬招方式的营运车辆,包括营运牌照的小客车和社会牌照的大、中、小客车。
按照服务方式,上海市出租汽车主要以传统的巡游方式为主,截至 2015年底,上海市营运类巡游出租汽车共 4.9万辆,其中区域车约 5600辆。除互联网平台公司提供的网络约租车服务以外,出租汽车企业提供的约租车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2014年以来,强生出租汽车公司陆续推出了 200辆以无障碍服务为主的多功能出租汽车,以预约服务为主;2016年,大众出租汽车公司旗下的“大众出行”平台上线,首批投放了 500辆约租车,车型较一般出租汽车豪华舒适,采用“沪 A.M”约租车专业牌照,无顶灯,只接受 App预约订车服务。同时,2015年 4月上海市也出台了工作日高峰时段出租汽车扬招车制度,以出租汽车尾号为依据,每天约定两个号码的车辆进行高峰时段预约服务,保证工作日高峰时段预约车辆为6000辆左右。
自2010年以来,上海市出租汽车客运量呈连续下降趋势,2015年下降为 266万乘次/d。出租汽车地位进一步削弱,所占客运量比重从 2010年的 19%逐年下降至 2015年的 15%。这一方面由于轨道交通持续发展分流部分出租汽车用户,另一方面近年来网约车的快速发展也对出租汽车客流产生了分流效应。同时,上海市出租汽车运距变长、平均载客人次降低等新的运行特征也导致了客运规模的进一步下降。
数据筛选
本文以上海市安装 GPS模块的出租汽车行程数据为主要研究样本,涵盖3万辆近60%的上海市顶灯出租汽车。选取 2014年9月15日00:00至19日23:59作为研究时段,共有390余万条出租汽车GPS行程数据。同时参考上海市历年综合交通大调查出租汽车专项调查数据分析和历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报数据。
GPS行程数据包括车辆识别码、起点经度、起点纬度、终点经度、终点纬度、上车时间、行程距离、行程时间、载客人数等属性(见下表)。
出租汽车营运数据
注:本研究所选取的GPS数据没有对市域车、区域车进行属性区分,故将5天出行范围均在外环外的车辆定义为区域车,进行单独分析。
出租汽车运行特征
根据《2015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和《第五次综合交通大调查》分项报告显示,GPS样本数据年份(2014年)的全市出租汽车客运量283万乘次/d,其中区域车41万乘次/d;日均单车服务次数逐年降低,单车日均载客32乘次,较2010年减少近10%。
出租汽车乘距近5年持续增加,样本数据(2014年)的平均乘距为7.1km,与2009年第四次综合交通大调查时相比提高约1km,高于全市居民同期出行距离变化(全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由2009年的6.5km上升至 2014年的6.9km)。其中,区域车平均乘距仅为4.7km,约为全市出租汽车的66%。2014年单车日均运营里程344km,较2010年减少3%。由于平均乘距的增加,营运里程的降幅小于同期单车服务次数降幅。
考虑全方式出行中出租汽车出行比例,从历史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出租汽车中短距离出行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其中,3km以内的超短距离出行下降明显,2014年较2009年下降5个百分点;中长距离出行逐年增加,其中,10~20km和20km以上的长距离出行所占比例增加明显,2014年较2009年分别增加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见下图)。
出租汽车服务乘距分布
从服务类型进行横向对比,区域车与出租汽车整体的单次服务乘距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区域车3~5km中短距离的出行比例(36%)明显高于出租汽车整体(20%)。区域车长距离的出行比例明显小于出租汽车整体,其中10~20km为11%,低于整体5个百分点;20km以上为3%,仅为整体的40%。
从空间维度上比较,上海市出租汽车的里程利用率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全天各时段市域车的里程利用率均高于区域车(见下图)。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大调查显示,市域车全天平均里程利用率为67%,区域车仅为58%。两者的里程利用率时间分布基本一致,17:00—18:00为利用率最高时段,市域车为78%,区域车为66%。
里程利用率时间分布
从时间维度上比较,上海市出租汽车的里程利用率持续上升。2014年出租汽车整体里程利用率为65%,较2009年上升4%,相应的空驶里程减少11%。对比各时段的里程利用率时间分布,2014年市域车和区域车较2009年均有所上升。其中,早高峰、晚高峰时段里程利用率上升最为明显,2014年8:00—9:00市域车和区域车较2009年分别上升12%和13%,2014年17:00—18:00市域车和区域车较2009年分别上升7%和22%。
虽然上海市出租汽车利用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每车仍然产生约120km/d的空驶里程,累计产生600万km/d的无效里程,日均消耗汽油75万L,相当于消耗805.6t标准煤,相应二氧化碳排放约为1664t,占上海市全年城市客运交通(不含私人小汽车)总能耗的16%。
整体而言,上海市出租汽车的服务车次呈现相似的时间分布特征,21:00后出租汽车服务车次所占比例迅速降低;至 4:00左右达到全天最低点;随后逐步回升,8:00左右的早高峰达到第一个服务高峰。
在8:00—21:00,上海市两类出租汽车均维持较高的服务车次比例,出租汽车整体和区域车服务量分别占全天服务量的70%和76%。但从白天的具体服务车次时间分布看,区域车明显区别于出租汽车整体(见下图)。出租汽车整体在 8:00—21:00维持相对稳定的服务车次比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峰,仅 10:30—12:30和17:30—19:00略有下降。区域车则在8:00—10:00出现一个明显的服务车次比例高峰,占全天服务车次的14%。
出租汽车服务车次时间分布
上海市出租汽车整体的行程起讫点分布并不平衡。从全市的六大交通地带来看,出租汽车的主要服务集中在浦西中心城,特别是内环内浦西区域(见下表)。内环内浦西区域仅占全市总面积1.2%,人口占12.2%,就业岗位占19.6%,但出租汽车上下客比例分别占全市的33.3%和30.5%。
各区间出租汽车上下客数据
从相对微观的交通小区来看,行程的起点更为集中,主要发生在中心城区内,特别是内环内的中心商务区(见下图)。外围地区主要存在三处高度集中区域,分别是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嘉定主城区。另外,郊区的松江新城和大学城组团、奉贤南桥、金山新城、嘉定安亭、崇明城桥等地也有一定的聚集量。出租汽车行程的终点分布则相对分散,除市区核心区域、两大机场外,其他高密度终点区域的聚集度均呈向外扩散趋势。图5b中的红色区块少于图5a,而橙色区域明显多于后者。
出租汽车整体载客行程起讫点分布
郊区出租汽车的上下客热点主要集中在外围新城的核心区域,但下客点相对更为分散,呈现郊区新城向外扩散的趋势(见下图)。这样的空间分布意味着郊区出租汽车空驶率更大,送客后就近接客的概率较低。
区域车载客行程起讫点分布
除4:30—6:30外,上海市出租汽车各时段的平均乘距基本围绕全天的平均乘距小幅波动,波动范围在±20%以内。4:30—6:00虽然服务比例为全天最低,但平均乘距明显高于其他时段,超过平均乘距的40%~70%(见下图)。23:00后公共交通基本停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的最早航班一般于6:30起飞,4:30—6:00出租汽车载客行程的终点以机场为主(见下图)。
注:将出租汽车的单次平均乘距设为100%,计算各时段平均乘距的相对数值。
出租汽车各时段的平均相对乘距时间分布
4:30—6:00出租汽车载客行程终点分布
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思考
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同时,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网信办等7部门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两份文件坚持“乘客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兼顾、依法规范、属地管理”的原则,突出了城市客运交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长期以来,出租汽车在上海市客运交通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近年来,随着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轨道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互联网新客运模式的兴起,出租汽车客运量持续萎缩。
面对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即日益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互联网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以及乘客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迎来新的调整和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结合《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对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坚持在综合交通体系
范畴内统筹考虑发展定位
对于上海这类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是缓解交通拥堵、解决超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唯一路径。即使出租汽车实现自身利用效率的提升,但与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大规模集约交通方式相比,仍然不是最集约的交通方式。因此,《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出租汽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特别强调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合理把握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分担比例,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坚持以乘客为本满足
城市居民个性化出行需求
根据前文对出租汽车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等运营特征分析,出租汽车乘客的出行需求已经发生显著变化。1998年2月实施的《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已废止)只规定“出租汽车实行扬手招车、预约订车和站点租乘等客运服务方式”。《指导意见》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新趋势,明确将网络预约视为出租汽车服务的主要方式。同时,《管理办法》也对网约车等新业态的发展做出顶层设计,有助于整个出租汽车行业的规划发展。出租汽车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有利于满足乘客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坚持科技创新提高
出租汽车绿色发展水平
2014年,上海市5万辆出租汽车日均周转量占全市机动车周转量的9.3%。由于全市出租汽车仍使用化石燃料,尽管客运量比例只占16%,但能耗比例却占城市客运交通(不含私人小汽车)的45%。综合运用科技信息手段有助于实现出租汽车使用效率的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普及发展有利于解决上海市出租汽车能耗高、排放大等环境问题。
写在最后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出租汽车GPS行程数据和历年交通调查数据的深入挖掘,着重对出租汽车的需求端运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出租汽车的平均乘距和长距离出行比例逐年增加,但客运量却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表明出租汽车的使用人群被其他交通方式分流;2)上海市出租汽车运行效率整体有所提升,主要体现为里程利用率提升明显;3)全市出租汽车整体和区域需求的空间分布均存在不平衡性,这直接导致出租汽车运行效率的提升存在瓶颈;4)区域车与市域车运行特征存在的差异,一是由于市区和郊区用地性质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同,二是由于两个区域用户使用习惯不同。同时,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2014年以来互联网约租车的快速发展,各大出租汽车公司推出新的约租车服务模式,出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运营特征也在变化,各细分市场的服务特点也更加鲜明。
本文采用的方法和分析结果可为出租汽车的行业评估、管理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后续研究应将出租汽车的发展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从用地变化、使用者行为等多角度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本文刊载于《城市交通》2017年第2期,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文章
中规院交通院始建于1982年,是全国性的交通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机构,承担国家城市交通领域政策和基础研究项目,开展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编制,承接地方政府和有关机构委托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研究咨询,组织学术交流。
原创文章检索:
回复“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
回复“2”:拥挤收费的政治策略
回复“3”: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规划技术方法探讨 ——以重庆地区为例
回复“4”:山地贫困地区城镇化特征与交通发展策略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回复“5”:公交改革在中国
回复“6”:大型国际活动交通组织规划方法综述
回复“7”:共建长株潭交通一体化 ——株洲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策略与实践
回复“8”:对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强制性内容的思考
回复“9”:高速机动化下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与交通组织思考
回复“10”: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比较研究
回复“11”:我们能从道路交通拥堵中学到什么
回复“12”:公共自行车系统——里昂
回复“13”:中国电动车自行车发展浅析
回复“14”:出租汽车行业稳定与发展探讨
回复“15”:国家尺度空间运输联系现状特征与趋势展望
回复“16”:TOD内涵分析及实施框架
回复“17”:城市交通设计思考
回复“18”:发展中国家机动化讨论
回复“19”: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与城市规划管理 ——以北京市为例
回复“20”:地震灾害与交通系统应急规划
回复“21”:城市交通设计实践之:北川新县城规划中人性化交通系统的构建
回复“22”:《城市交通设计导则》简介
回复“23”:快速公交专题之二——公共交通规划思考
免责申明:本号刊载内容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