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昨天,备受瞩目的地铁二号线全线开通,为更多的市民,尤其是城西片区的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捷。轨道交通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杭州迈向世界名城的重要空间支撑。当前,杭州的轨道交通正处在成网的关键时机,借鉴国内外知名大都市的发展经验,正应抓住契机,及时控制沿线和站点用地,满足民生需求,整合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升级,逐步实现杭州城市发展从地面转向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交通疏解由低效向高效转变。为此,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

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17年-2022年,涉及1号线三期、2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5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共10条地铁线的100多个站点。此次规划体现了哪些特色呢,“杭州规划”带您一睹为快。

01

轨道交通引导城市以人为本

围绕着中心老城区“摊大饼”的蔓延发展会造成道路交通拥堵、人居环境不佳等一系列城市病,要改善城市蔓延现状,实现城市的精明增长,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受益,就要立足“TOD”(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策略,在对地铁沿线以及站点周边的用地功能、开发强度和开发策略因地制宜做了规划控制,注重站点附近布局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市民民生需求,并留足建设用地间隙布置公园、绿地以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站点周边用地控制示意

02

注重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

根据规划,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更是一大重头,未来要实现地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一体化,做好站点周边建筑地下空间或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

03

合理布局换乘,引导高效便捷的出行

根据规划,要完善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快速公交为主导,其他出行方式为辅的出行方式,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站点,设计了不同的交通接驳体系。

基于上述原则,规划通过对沿线100多个站的梳理分类,分为城市枢纽站、城市中心站、副城中心站、片区中心站和外围一般站(详见下图),并对位于主城区范围内的70多个站点沿线用地做了控制规划。

(点击查看大图)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城市枢纽站

依托高铁站和机场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设置的轨道站点,是城市内外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也是城镇群范围内以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鼓励结合区域级及市级商业商务中心进行规划,其车站周边用地除大型交通设施、换乘设施以外,其他用地布局基本与城市中心站一致。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例如:7号线城站

由于地处城站火车站的附近,这个地铁站点同时也是一个杭州进出外地的中转站。因此,在临近地铁口的位置,规划增设了大量换乘设施,例如公交站点、出租车停靠点和非机动车位,缩短换乘距离。此外,规划还加强了以站点为中心的立体步行系统,更好地“人车分流”( 此区域将会做进一步的城市设计)。

城市中心站

多分布在主城区内,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集商业、服务、办公、居住等为一体,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和再开发比较活跃,形成有活力的、出行便捷的市级、地区级公共中心。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例如,9号线中央公园站。该站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域,规划通过地下通道与西侧建筑实现地下联通。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很多市民会骑车前往地铁站,杭州在这次规划中,特别考虑了在地铁站附近增设非机动车(公共自行车)的停车位。今后,大量公共自行车堵住路的现象将缓解。

副城中心站

多分布在三副城和六组团的中心站点,主要为所在的副城和组团提供生活服务,就业类功能在规模和多样性方面不及主城中心区,副城中心作为对主城功能延伸,承担了主城区部分的商业办公的功能。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例如,3号线东新东路站。它位于杭州城北副中心的中心地带,周边不仅有小区、商住区,还有产业带(跨贸小镇)。因此,这个站点周边,既要承担了主城区部分的商业办公的功能,也要提供生活服务。

本次规划中,R21地块与A51地块进行了调整,原来位于R21地块的医院移到了A51地块,这样医院离地铁站就更近了。

片区中心站

分布于主城与绕城以内区域,为城市的发展更新区域,车站主要表现为交通功能,站点周边地区发展具有一定的更新开发潜力,承担城市的主要居住功能并设置一定的商业办公功能。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例如,3号线潮王路站。它的周边有朝晖小区、潮王人家等大量住宅小区。在规划方案中,对该站出入口附近增设了公交站点和非机动车位,缩短换乘距离。另外,还增加了步行系统,形成了连续的地下空间网络。

外围一般站

分布于城市外围区域,是交通网络与城市中心体系协同发展等级最低的站点,一般以居住或就业功能提供轨道服务为主要职能。该类站点影响区内居住用地比例较高、商业商务用地比例较低,交通出行采用“P+R”模式,站点周边用地可作为“地铁新市镇”统一建设。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例如,8号线桥头堡站。本站点作为8号线过江进入大江东的第一个站点,规划在站点周边设置了较多的公建地块,引导站点结合周边地块进行综合开发,还计划以地铁站为核心对周边地块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形成片状相连的地下空间网络,从而增加周边地块与地铁站点的相互联系。

轨道引导城市发展丨《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正在公示

目前,杭州市规划局正在对《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项目主城区部分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7年12月28日-2018年1月26日,公示地点是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新业路229号市民中心裙楼L座),杭州市规划局网站(www.hzplanning.gov.cn)也将同时展出,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反馈意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