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今日(2月26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城市韧性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导则》)意见的通知。《导则》确立了城市韧性评价的总体原则,并给出了城市韧性评价的指标、类型、方式、主体、程序和打分与计算方法。并在附件中给出了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定量指标计算方法。


在评价指标方面,《导则》指出,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三个层级。其中,三级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包括实地调查、访问座谈、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材料审核等。
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可将各项三级指标赋予相等的权重系数。在资料充分的条件下,可以选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重要性排序法、复杂度分析法等方法确定权重系数,必要时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后确定。
《导则》提出,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城市韧性评价分为市级评价和区级评价两种类型。其中:
-
市级评价分为自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两种方式;
-
区级评价分为自评价、上级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三种方式。
不同评价方式的评价主体如下:
-
自评价由评价对象所在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可委托其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具体评价工作;
-
上级评价由评价对象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可委托其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具体评价工作;
-
第三方评价由独立于评价对象所在人民政府和其上一级人民政府之外的机构负责组织。
在评价程序方面,《导则》提出城市韧性评价程序宜划分为:确定评价方式、组建评价小组、实施评价工作、形成评价报告等环节。
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以上内容改根据《导则》整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导则》全文内容
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END
相关专题PDF推荐
专题推荐:
城市韧性评估与规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建设来增强城市韧性,是当下我国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3年,“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第38个专题为“城市韧性评估与规划”,分享了“城市韧性评估与规划”的相关文献及政策、评估与规划研究,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济南市的相关规划案例,等等。《2023年专题038:城市韧性评估与规划》专题总结PDF文档,扫码查看详细内容:



更多专题
持续更新中…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韧性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北京市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