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导读

今天(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规划似水,其以水的灵性保持对变化的敏感,以水的韧性秉承因势利导的灵动,以水的持久守候时光流淌的漫长。


本文字数:5008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水占据了71%的地球表面面积,人体中的水分占比也差不多这个比例,因此,地球称作水球应该是宇航员的直接观感,人称作水人也合情合理。不可或缺和无处不在的水,使人与其产生了天经地义的存在感和习以为常的亲近感。大自然在地球周围形成的大气层,呵护着水在地球上的稳定存在,即使有温度的变化造成水结冰或气化,但每个水分子在常温常压下表现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构成了人与人居环境的必备要素。其重要性在于:生命不能离开水,而水可以离开生命仍然存在。


1

水以自然力保持其多态


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是水的常态。在地球的重力作用下,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的特性,似乎预示着高处的水变少而低处的水变多。然而,水摇身一变成为气态,就可以随风随云地满世界飘荡,从而轻易地回到高处上方,再摇身一变成为固态或液态而降落,高处的水分子则持续地得到补充。水在自然力的加持下,能够以气态和液态的形式在应对海拔高度时升降自如。大自然设置了春夏秋冬的温度起伏,为水的多态变化提供了极其适宜的条件,相对于动感的液态和气态,固态的水则显得安静本分,冰雪偏爱的冬季或高海拔能够使水分子安分守己地停留在原处,直至在春暖花开时再缓慢地滋润大地。固态的水体现了其能够在天然条件下积累和储存的属性,当人们担忧全球变暖造成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之际,也可以推断出以前一定出现过冰雪持续增多的年代。


每个水分子在自然力的影响下,实现了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的便捷转换,从而能够轻易地在海拔高度上跌宕起伏。周而复始的过程为地球生成了水循环体系,这既是自然力的生态结果,也使其成为人类拥有的生态原因和条件。水的多态以不同的方式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利益,其常态维系着生命过程,其多态支撑着人类文明。


2

水的多态与多彩世界


水除了具有生命之源的重要性以外,其具有的物理属性可以演绎出万千人类文明的技术成果。例如,帕斯卡定律[1]利用静止液态水不可压缩的属性,借鉴压强传递不变的原理,使人类获取了远超其自身力量的万吨水压机。其实,水在水压机中也没有“以身殉职”,在一个过程中水来“参与”一下,就能对一个过程的结果产生质变作用。水泥加水后逐渐硬化而能起到建造作用时,水就隐身而退;水对于许多物质的溶解性帮助了其它物质的随水传送,获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才能使鱼类靠鳃呼吸;日常的洗衣服,无非是一个让水来溶解脏物并使其带走脏物的过程;血液、牛奶、输液中的药品和营养等,均体现了水的一臂之力具有的关键作用。


气态的水引发了蒸汽机的产生,固态的冰可用于降温和保鲜。冰面上的低摩擦力可使重物更易于运输,由此才能在几百年前以原始的方式,将保和殿后的数百吨九龙大石雕[2]从房山拖到故宫。水的千姿百态同样也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增添了鉴赏元素和审美意识,远山无脚的画理既是总结了透视与构图的绘画技法,也是反映了远望山体时水雾缭绕的浪漫自然景象。冬季的冰天雪地虽然对动植物们展露了生存考验的冷酷,但一望无际的洁白所意蕴的纯净却能为众人带来唯美和精妙的情感。一片雪花恒定的六边形和不重样的花瓣,足以担当得起为论文查重系统代言的资格。


水的资源性促使生命体依水而生,水的多态与人类思想及行为相互影响,从而推动文明依水而兴。临水而居的生活方式概括了人居环境选择的理性和愿望,水循环的自然系统不仅为人类生活乐善好施和排忧解难,也馈赠了人类静如止水、柔情似水、以及小桥流水等的实际景致和心灵慰籍。水对生命和文明的贡献广泛而深远,然而,水呈现的载舟覆舟双重能力之强大,也能造成尽数破坏和摧毁的结局。


3

水害与水分子的无辜性


在不需要水或水量超出安全限度时,仍然我行我素的水则对人类生活具有危害性。真菌在湿热环境中获得了水分就会欢呼雀跃,引发对人体皮肤、内脏等部位的病灶;霉变、腐烂、生锈等生活中厌憎的质变,都能发现水在其中的推波助澜;精密电子产品在水面前一向妄自菲薄,受潮后的结局很可能就无法起死回生。因此,人类想方设法发明了诸如干燥剂之类的物品以抗衡潮湿产生的麻烦。当然,很多生物或物质并不是如此怕水,但一旦水量过多造成了泛滥洪水,水的凶神恶煞才会全然毕露,横扫一切的力量能够使所经之处皆遭灭顶之灾。


形成灾害的众多水分子并不是生而有罪。一个造成灾害的水分子,经过水循环体系的一段位移,也有机会成为沙漠地区滋润生灵的甘露。即使在诺亚方舟[3]成为唯一拯救生灵之处的危情之际,造成灾难的水分子仍然托举着诺亚方舟而使之履行保护之责。洪水的摧枯拉朽对于生命和财物的损害触目惊心,但因此将无辜的水分子当作为罪魁祸首却是冤枉的。水的是敌是友问题取决于水所处在的环境和条件,处在失水或缺水状态则显示其珍贵;处在泛滥成灾时则展现其低贱和残暴。因此,改变水所处在的环境和条件,就有可能出现化敌为友的期望结果。


自然的水循环体系既没有以人的意志出现或消失,也没有按人的需求实施量控,从而致使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变水的环境和条件,以增强水利并减少水害。古今中外的水利设施均以水库来调节水量,以水渠来优化水的空间分布。按照人的意志和需求使水分子表现为好宝宝,不仅取决于水分子能否俯首帖耳,也涉及了人的意志与需求到底想让水分子干什么?如果人为意图需要改变水在空间中的存在方式,特别是意图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那么,持续不断地管控水在空间中的存在状况就转化为常态性的规划过程。


4

规划的常态与无辜性


规划的自有属性和使命是对空间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常态性管控。人的意志与需求构成了规划的缘起,规划过程将其转译成规划成果,以告知行动者哪些空间要素需要增减、移动或变更,从而使意志化为现实及需求得以满足。未雨绸缪的规划如果使实施处在预料之中,证实规划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就理直气壮,然而,当规划出现与实施相异、意志受挫、以及需求不能满足时,质疑和反对规划就会声势浩大。饱受批评、代人受过、屡遭误解等经历是规划无法回避的常态。


人们可能以水是带来益处还是坏处来评价水分子的好坏,也会同样以规划成果是否有效、有利和适时,来评价规划存在的意义。规划因人存在意志而保持其常态,也因多种意志的存在而保持质疑规划的常态。规划成果的不当、无效或失败,意味着还有更好的规划成果未被发现,那就需要继续更新规划;规划实施后受到公众的批评,说明了规划成果的形成过程仍缺乏足够的意见征集,那就需要深化公众参与的规划过程。规划成果的不尽人意事实上来源于批评者对具体结果的否定,而批评者之所以愿意表达批评,恰恰证明了批评者仍然相信规划具有体现其意志的作用。把反对意见说出来,否定的是这个规划成果,肯定的是继续以规划来完善规划成果。


水分子可以是久旱逢甘露的贴心相助,也可能是屋漏偏逢雨的忙中添乱,水分子并不是先天注定是好水或坏水,水的资源性或危害性,皆因使用者的需求差异而显现水是正派还是反派角色。同样,规划成果经使用者评判后会有优劣或成败的结论,但规划具有体现意志和扶助需求的资源性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


5

 规划的多态与多彩世界


规划是中外高校设置的学科和专业,它既有其职业要求的规则与程序,也是众人连接各自意志与行为的方式。高校设置规划专业、行政系统设立规划局、企业兴办规划设计院等,使规划的专业要素和行为融入了各层次的社会生活。就像周而复始的水循环伴随着人类进化史一样,规划始终存在于人类意志与行动的联动之中,并伴随着人类文明进化史。


水的多态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现能够帮助幼儿认知水世界的多彩。奶粉必须加水才能喝、晾晒的衣物在阳光下会更快变干、冰激凌入口后就会化冰为流,当然在动画片《名侦探柯南》中,用冰制成的冰刀能够在杀人后使凶器消失,也揭示了利用水的多态进行犯罪活动的可怖行为。幼儿即使没有在规划的专业训练下,也能够在其日常生活行为中感知规划中意志与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幼儿可以根据家长的态度作为现状条件,分析和判断达到自己规划目标所应采用的有效实施途径,如果哭闹有效就会经常发发脾气,如果乖乖听话有效就会审时度势地收敛自己。


专业性的规划内容和过程以多种类、多层次及多范畴的方式,涵盖了全部人居环境中有关空间的意志和行为。根据水具有固态、气态和液态的区别概念,规划与水的多态也具有殊途同归的对应属性。固态的规划倾向于将具有共识的概念、原则和规定等保持长期的稳定,以维护专业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基础,并坚持和发挥只有长期主义才能奏效的目标和作用。易被侵占的生态空间、关乎生存的粮食等农田空间、保障水资源的流域安全空间等,均需要以不妥协的规划要求保持固定的空间格局。此外,当人们盛赞如故宫等历史文化空间时,当时的规划也因数百年的固定不变而保持了其历史与文化的积累价值。固态的规划体现了稳定持久的特质,年轮的增加会无形地为规划产生叠加价值。


相对于固态的稳定,气态则体现出变幻、自由和飘逸的属性。纯粹的理想主义思想、无需立即在实践中运用的模式、排除多样性和多变性影响因素的重构体系等,都可以归入气态的规划范畴。让想象力自由驰骋是规划富有创造性和活力的必要源泉,不拘泥于现有条件限制、拒绝循规蹈矩、敢于另辟蹊径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对规划理念体系与实践机制的迭代升级带来突破性的推动力。因此,乌托邦的理想追求、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实验等,虽与现实格格不入,但仍然是规划教科书中领会规划意义的必要章节。在规划的语境中,梦想、幻想与空想并不等同于毫无意义。一位有心的家长总能从孩子的微小变化中发现未来的希冀,在幼稚中发现闪光是规划面向未来和希望的可贵思维。


6

规划似水


常态的水无色透明,随着时间流淌,可融入万物而无形,也可依容器而显形;稀缺时是无价之宝,泛滥时便贻害无穷;遇冷时噤若寒蝉,遇热时雀跃不宁;它物融水后它性展露,它物成全后即离水而去。


常态的规划既不是固态的一成不变,也不是气态的虚无缥缈,在“装载”了具体的规划成果之前,只具有意志属性的规划意识无色透明,无数的意志转化为各种需求,归类为具体的规划成果以供决策、采纳、实施、评价、质疑或舍弃,由此规划融入了万千规划成果使众人认为该成果就是规划。规划成果的不当造成了对规划本身的怀疑,因此,规划设计院普遍比建筑设计院的历史要短,说明了历史上就存在着规划的寒冷季和规划的春天。


一旦出现杂乱无章的建成环境,召唤规划的声音就会不绝于耳,七嘴八舌的意愿衍生出浩浩荡荡的各种需求,也会形成规划成果的洪水。将可能相互矛盾的规划成果在空间上梳理得秩序井然,与修建水利设施的行为一脉相承。由于规划总“装载”着具体的规划成果,众口难调的原因势必延续再调众口的过程就像流水一般绵绵不绝,上一版规划总是用来改进的,这一版即使做得再好也会成为以后的上一版。


规划随着时间的流淌显现了流的动态性和传承性。依照意志和需求的变化而不停息地更新规划成果,才能保持其流水不腐的作用;借鉴历史的经验和顺应一方的风土人情,才能使一方的精神需求得以寄托,避免动辄推倒重来而使文脉断流。规划对于城乡空间中各种流的属性有着司空见惯的视野,人流、交通流、物流、以至资金流等,均是规划中以流定形的推理条件和评判空间效能的构成要素,保障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各区域或要素之间有序和高效的相互流动,是规划使各类空间具有价值的职业本分。


水以无声的语言传递着自然法则,与水共频的理念和行为更易产生自然的融洽与和谐。没有规划专业背景或没有规划职业训练并不会妨碍领悟规划似水的启迪意义,白居易和苏东坡关联着杭州西湖中白堤和苏堤的绝佳美景,并不是因为他们取得了注册规划师资格,而是两位诗人融贯了治水的艺术和水景的诗意。规划以水的灵性保持对变化的敏感,以水的韧性秉承因势利导的灵动,以水的持久守候时光流淌的漫长。当积累的规划成果能够带来眼中可见的巨大变化时,规划已践行了润物细无声的诺言。


参考文献(References)(上滑查看全部)

[1] 帕斯卡定律(流体静力学的一条定律)百度百科 (baidu.com). [EB/OL]. [2024-03-0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95%E6%96%AF%E5%8D%A1%E5%AE%9A%E5%BE%8B/1533934

Pascal’s law (a law of fluid statics) Baidu Baike (baidu. com) [自行翻译][EB/OL]. [2024-03-0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95%E6%96%AF%E5%8D%A1%E5%AE%9A%E5%BE%8B/1533934

[2] 故宫里的最大石雕——保和殿御路 (baidu.com). [EB/OL]. [2024-03-0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481236339012912&wfr=spider&for=pc

The largest stone carving in the Forbidden City – Baohe Palace Imperial Road (baidu. com) [自行翻译][EB/OL]. [2024-03-0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481236339012912&wfr=spider&for=pc

[3] 诺亚方舟(《圣经》中诺亚制造的大船)百度百科 (baidu.com). [EB/OL]. [2024-03-0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A%E4%BA%9A%E6%96%B9%E8%88%9F/4963?fr=ge_ala

Noah’s Ark (the ship made by Noah in the Bible) Baidu Baike (baidu. com) [自行翻译][EB/OL]. [2024-03-0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A%E4%BA%9A%E6%96%B9%E8%88%9F/4963?fr=ge_al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特约稿件 | 华晨:快餐之便的得失与城市规划品质的级差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特约稿件 | 华晨:排名之下的社会氛围对规划策略的传导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特约稿件 | 华晨:动物园的人为性与规划干预下的有限自然界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世界水日 | 华晨:规划似水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