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再次明确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要求。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是严守耕地红线的战略之举。耕地保护责任落地过程中,市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中“一把手”是关键,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市县党政一把手谈耕保”专栏,邀请市县党政“一把手”讲经验、谈体会,推动耕地保护底气更足、措施更硬,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姚飞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安徽省肥东县强化“三量提升”、推动“三化并举”、突出“三个落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耕地高水平保护互促共进,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保持157万亩耕地面积持续稳定基础上,2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翻一番、新增3家百亿产值企业,工业经济迈上千亿元台阶,切实走出一条县域经济高质有效、耕地保护坚决有力、人民群众普遍有感的特色发展之路,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坚持党政同责,从严从实护地
守牢耕地总量。肥东县搭建“督查一张图、管控一条链、巡查一张网”,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足额带位置分级下达,推动县乡村758名田长管理全覆盖。坚持“以补定占”,落实“三占三补”要求,连续3年耕地实现净增加。推动“耕地下山、林果上山”,腾出耕地3800亩,储备6800亩,不断增加耕地生态效益。
提升土地质量。肥东县坚持“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米”项目,构建“一横三纵”水源调配网络,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近3年新增水田3000余亩,高标准农田突破100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3%。做好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促进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抓好农地产量。肥东县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六大工程”,建设10万亩以上水稻绿色高效生产示范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土地流转率近70%。2023年粮食总产增长2%、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积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全省首创“气雾栽培”的雾耕农业、“水肥一体化”的开垦农业等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产量占全市比例均超1/5。
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
耕地规划科学化。肥东县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宜建则建”的原则,合理划定三条控制线,实施林地“一张图”管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占县域面积比重分别超45%、40%。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1.93万亩。连续4年获省级耕地保护和激励资金。
建设用地集约化。肥东县严格执行占用耕地“五不得、六严禁、八不准”,对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充分论证,做到精准供地、少占耕地、盘活低效用地。近3年,90%以上的供应土地用于重大项目,“化零为整”保障晶科能源、协鑫光伏、清电光伏等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用地8192亩,规上工业产值连续两年增速超3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增幅超30%。加强商合杭高铁、合新高铁等国家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用地审查,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耕地占比降幅近30%。完成低效用地改造提升1538亩,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下降到566亩/亿元。
闲置土地高效化。肥东县坚持“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原则,全面优化村庄规划布局,腾挪村庄建设用地9万亩,新增耕地面积近2万亩。古城镇黄山社区村庄规划成果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全国优秀村庄规划案例。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项目增减挂钩,做好项目复垦、复耕、复绿等后续管护、保护,先后实施“增减挂”项目160批次,新增耕地5万亩。
坚决纠正查处,依法依规管地
落实“田长巡”。肥东县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创新建立田长制监管信息平台,做到每个地块都配置田长、巡查员、信息员,落实常态化、网格化巡查制度,织密“人防+技防”保护网,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今年以来违法图斑同比下降81.3%,实现耕地“零违法”。
落实“执法管”。肥东县严格落实临时用地到期复垦制度,加强设施农用地监管。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严查处”。2021年以来立案查处各类违法用地56件,党纪政务处分11人。今年以来立案查处各类违法用地同比下降60%。
落实“源头治”。肥东县常态化加强流失地找回、撂荒地整治、宅基地监管,保证耕地实至名归。“一图斑一方案”推进流失耕地图斑整改,近3年找回耕地4.48万亩。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复耕复种一批、引导流转一批、土地托管一批,分类推进撂荒地整治。建立农村安置点用地“三次验线”制度和“三次验线”与政府资金拨付相挂钩制度,倒逼加强用地全周期监管,从源头疏解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引导全社会依法合理用地。

作者系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孙安然
新媒体编辑:刘川

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以高水平耕保推动高质量发展

赞(0)